第八章 朝廷为官(10)

2025-03-30 17:17:45

和其他国家事务一样,蒙古帝国的社会福利也被处理得井井有条。

受灾家庭可以向专门负责此事的官员报告自家灾情。

马可解释说,灾民要出示一份记录,来说明过去一年里他们从官府领到的福利数额,然后,官员会根据这些数字决定他们当年的福利额,同时,官府还给灾民提供包括衣物在内的其他物品。

发放给百姓的这些福利款是大汗从羊毛、丝绸和亚麻等织物收缴的‘什一税’中抽取的。

依照法令,手工业者每周要向大汗上缴相当于一天劳动所得的费用。

在冬夏两季,大汗正是靠这笔额外的收入给需要帮助的人发放衣物。

马可承认,欧洲人和蒙古人似乎都不习惯接受任何形式的救济。

同时,他也承认,在鞑靼人没有信奉佛教之前,按照风俗,他们从来都不给别人施舍。

如果有人走到跟前讨要,乞讨者不但会被他们轰走并且还有恶语相加:‘滚开!年成不好,是老天爷给你的报应!老天对你我都一样,你去找他要吧!’自从忽必烈继承汗位后,他开始实施公共救助,但在此前,蒙古人就算看见那些饱受饥饿和病痛折磨的人以及老者都奄奄一息了,他们也会视而不见。

在所到之处,马可亲眼目睹了忽必烈汗举行的赈济活动。

大汗给所有前往官府讨要的人都会免费发放一份热乎乎的饭菜,无一例外。

马可估计了一下,一年之中,每天大概有两三万人接受食物救济。

通过马可的描述,我们在脑海中大致可以勾画出一幅老百姓在救济站排队等候救济的场景:他们看上去饥渴难耐,眼里充满了焦虑和期待,他们明白大汗提供的食物是他们唯一的生存保障。

我们也不难想象,这些人心中对乐善好施的忽必烈汗该是多么敬仰和感激。

忽必烈汗的善举赢得了众人对他的尊重和忠心。

马可称老百姓非常爱戴和拥护这位可敬的大汗,把他当神一样来崇拜。

马可在蒙古帝国期间,忽必烈汗的救济活动已经在全国推行了。

每年大汗都会派监察员去查看庄稼收成情况,一旦发现因为暴雨、大风、虫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受损,他不但会免收农民当季或当年的税,而且还会从自己的谷仓中拿出粮食赈济灾民。

这样一来,受灾的农民不但有了口粮,而且还有了备耕的种子。

到了冬天,忽必烈汗也会派人外出巡察,如果发现某省农民的牲口有被冻死的情况,大汗不仅会免去他们当年的所有税收,还会把从其他省份征来的什一税中的牲口拿出一部分送给这些农民,或者低价出售给他们。

忽必烈汗的善举绝对不是做做样子的。

由于蒙古大草原上林木稀少,没有任何防护,所以雷电经常会给当地带来严重危害。

马可说:如果雷电击伤了羊群或者其他牲畜,大汗会免去受害者三年的‘什一税’。

同样,如果雷电击中了满载货物的船只,他也会免去货主的租金。

因为大汗认为,任何人的货物被雷击中都是不祥之兆。

当然,对货主免除租金的做法更多的是源于迷信和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而非慈善救济。

大汗曾说:‘如果上帝憎恨一个人,就让他遭雷劈。

’所以他也不愿意将那些被上帝的雷电击中的货物收归国库了。

在为忽必烈汗服务期间,马可一再强调这位蒙古最高统治者的无私的动机。

大汗最关心的是如何才能帮助他的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威尼斯人也没有忘记给读者介绍蒙古帝国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以及有关蒙古家庭生活、农业和军事方面的一些活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