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对这种巨响做出的反应,常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
受到惊吓后,马往往会挣脱缰绳逃跑,像马可一样初来乍到还没有经验的商人便给马戴上脚镣,以防它受到惊吓后走失,因此,凡是有经验的商人走这条道时都会事先准备好脚镣。
不过,过往的马匹很快就习惯了这种巨响,脚镣慢慢就派不上用场了。
在马可看来,西藏地区有着独特的社会风俗。
他说:当地的男子一般不会娶处女为妻,他们希望自己要娶的女子与很多男子有过交往。
按照当地习俗,如果在婚前女子没有与其他男子交往过,那么该女子就没有什么价值。
马可对此似乎很感兴趣,他又补充说,新娘如果还是处女的话,就说明她不讨神灵喜欢,只有拥有众多情人的女子才会招人喜欢,而且女子的身价是由与她们有过交往的男子的数量来决定的。
像马可这样来到这里的商客,往往经不起当地年轻女子的诱惑。
马可说,看到途经此地的商队或者异乡人支开帐篷准备休息,村子里的所有男子就会带着他们的女儿来到帐篷前,竞相恳求商客与她们发生关系。
马可对这种荒诞的做法的客观冷静的描述表明他并不喜欢这里的女子,而且这种赤裸裸的交易背后的商业化本质让他感到惊异。
男子们可以与当地女子尽情寻欢作乐,但却不能把她们带往外乡或异地,而且男子要给与他发生关系的女子留下一些珠宝或者钱财,这样女子就可以将其作为证据,向未来的丈夫显示自己曾有过情人。
这种做法慢慢演化成一种风俗,当地女子脖子上都会戴很多件珠宝,这就表明她曾与同样数量的男子有过性关系。
马可说,饰品越多的女子越受她父母的疼爱,而且她们自己也以此为荣,经常向别人炫耀从陌生人那里得到的礼物。
马可也承认:和他年龄相仿的十六至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随便和很多女子发生关系。
尽管马可经常标榜自己在性方面并不保守,但西藏人对性的态度让他很受触动。
马可提醒自己和欧洲人,寻求道德的约束还是很与必要的。
马可说毗邻此地的建都省的女子比西藏女子的行为更让人难以接受。
马可说,这里的男人们不觉得自家的妻子、女儿、姐妹与外人调情是对自己的侮辱。
更让人感到诧异的是,他们竟然认为她们和别的男子发生关系是件好事。
只要有陌生人来到家中,男主人会主动回避,去田里或者葡萄园里干活。
有时候,陌生人会在他家待很多天,在此期间,男主人会把自己的帽子挂在窗前或者院子里,作为家中有客人的标记。
更让人诧异的是,等客人走后,男主人回到家中,看到家中女眷个个兴高采烈,自己也会因此感到很开心,还会让她们讲述与陌生人在一起的这段日子,同时感谢神灵对家人的庇佑。
尽管马可很喜欢用夸张的描写来刺激读者,但这次他却谴责这是一种很卑劣的风俗。
虽然这一风俗曾被忽必烈汗废除,但当地老百姓似乎对此并不以为然。
马可含蓄地说,当地的这一风俗使他离开建都时感到非常尴尬。
由于住在 大路两旁的村民对路过的商客特别热情,所以商人们常常会报之以织物或者其他小礼物。
马可可能也曾这么做过,并且还和主人发生了摩擦。
如果商人们送的礼物不合主人的心意,当他们骑马准备告辞时,主人便会冷嘲热讽,甚至恶语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