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这个名字出自拉丁语,早在公元971年就频繁出现在威尼斯城市档案中。
记录显示,曾有个叫多梅尼科·波罗的商人提交了一份请愿书,希望禁止与阿拉伯人的贸易。
其他几位记录在册的波罗氏,有人拥有土地和盐矿,甚至还有人担任过威尼斯法官。
由此可以推测,马可·波罗的祖先们就生活在威尼斯和达尔马提亚。
波罗家族的贸易目的地一致延伸至君士坦丁堡。
1168年的拜占庭帝国正处在鼎盛时期,当时的资料显示,与马可·波罗同名的马可的叔祖在君士坦丁堡拥有一艘自己凑钱装备的战船,他的这一做法与小马可在库尔佐拉之战中的做法如出一辙。
在威尼斯,波罗家的其他成员为争得财富和荣誉一直奔忙努力着。
马可·波罗的祖父,圣菲利斯教区的安德烈亚·波罗有三个儿子,马费奥、马可和旅行家的父亲尼科洛,当时他们已经是威尼斯的贵族阶层了。
据威尼斯档案记载,年轻的马可也是一位贵族,而且他本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贵族头衔,因为这一头衔可以给他在所到之处带来地位和荣誉。
马可认为,威尼斯贵族这一头衔不仅是他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而且也有助于他免遭窃贼的洗劫和无赖的纠缠。
无论身处何地,也无论接待他的主人之前多么陌生或是让人生畏,马可总会设法让对方明白:他是一位威尼斯贵族,应该得到与他贵族身份相符的款待。
马可·波罗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费奥本来在威尼斯经营着一份生意兴隆的家族产业,但1253年,兄弟俩决定离家踏上了去东方寻求发展的征程。
可尼科洛临行前也许并不知道,他的妻子已经身怀六甲,就在他走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254年,马可·波罗出生了。
马可出生时,他的父亲和叔叔正在君士坦丁堡。
1204年那场大劫掠之后,受威尼斯人控制的君士坦丁堡昔日的繁华已成了过眼烟云,以当时的条件来看,威尼斯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贸易中心之间的旅途是相当危险的。
往来其间的基本上是威尼斯的商船,所有乘客除了自带行李箱、被褥、水和干粮外,还得做好随时参加战斗的心理准备,一旦商船与沿途袭击他们的敌人发生冲突,船上的所有乘客就得加入到战斗的队伍中。
因此,即便是一次称得上顺利的航行,也让人难以忍受,潮湿拥挤的船上随处可见腐烂的食物和人的粪便,臭气熏天。
波罗兄弟和船上所有乘客,成天不得不与蟑螂、虱子、老鼠为伍,而失眠、晕船更令他们苦不堪言。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煎熬了一两个月后,波罗兄弟俩终于到达了君士坦丁堡,此后,他们没有急于开始新的艰苦旅程,在这里待了六年。
六年间,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东方的商人进行贸易,为自己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
此时,君士坦丁堡正陷入无尽的债务纠纷之中。
最后一位拉丁国王鲍德温二世被迫将一些价值连城的圣器卖给了威尼斯,以此来偿还债务和勉强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王位。
事态甚至严重到,他用据说是耶稣圣物的荆棘之冠向威尼斯银行家作了贷款抵押,而且还主动让自己的儿子做人质。
就在法国国王路易斯九世准备援助鲍德温时,佩利奥洛格斯王朝的迈克尔八世联合热那亚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再次沦陷后,动荡不安的政局多次引发了生活在这里的威尼斯人、热那亚人和希腊人的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