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发生些什么吗?那么,去看看街头上的乞丐,是痛苦、是白眼、是饥饿、是寒冷,如果说经历了变迁或人世的冷暖的话,再没有人比乞丐经历得多的了,可乞丐能用语言来表达吗?只有一些作家、画家或诗人在他们笔下诞生过乞丐的形象或思想,像著名诗人艾青写过《乞丐》一诗:在北方乞丐徘徊在黄河的两岸徘徊在铁道的两旁在北方乞丐用最使人厌烦的声音呐喊着痛苦说他们来自灾区来自战地饥饿是可怕的它使年老的失去仁慈年幼的学会憎恨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凝视着你看你在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在北方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乌黑的手要求施舍一个铜子向任何人甚至那掏不出一个铜子的兵士记忆中,还有一个中国诗人也写过乞丐的诗歌:蔷薇路上/走来乞丐一个。
/口里唱着山歌/手里握着花朵。
/明朝不得食/便死在蔷薇花下。
,至于小说或散文中的乞丐形象就更多了,用不着再多举了,是啊,生活里,乞丐经历了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折磨和饥饿,可那些对于乞丐而言,就仅仅是把自己的一双黑手伸到你的面前:行行好,给我一块钱。
悲剧使人深刻,可大街小巷里那一个个蓬头垢面的乞丐他或她本人深刻了吗?这更深一层的悲剧,是自然或人为的因素?是啊,没有经历过的能深刻表达那种思想或情怀,而经历过的反而沉默不语,乞丐和艺术家们对这个世界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或许是人类深层次的幽默或讽刺吧。
生活或个人经历仅仅是人在自身发展中能为你提供一种可能,可能不能发展,那就是牵涉到你目标、思想或语言的过滤环节了。
对乞丐而言,是每天能填饱肚子的乞讨技能,如果说有悲剧意识,那也只是针对乞丐个人本身来说的,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谈不上什么大悲大痛,可对艺术家而言,就不可同日而语了,那是大悲剧、大痛苦了。
谁的悲剧、痛苦大?是乞丐或是艺术家?多少次,我在城市的街头看见过那一个个乞丐的身影,每当他或她乞讨到一元或两元钱时那份惊喜、那份自得意满的神情,是知足者长乐吗?而寂静的深夜里,一个个艺术家们却在一盏盏灯光下奋笔疾书乞丐的悲伤、饥饿和寒冷。
这个世界有些古怪,那幅画面常有的细节是船上人不着急,岸上人闪断了腰,有时,我忍不住啧啧惊叹道:那扇窗户、那盏灯,而一个个乞丐的身影穿行在您们书籍的河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