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麦克风,一对小小的音箱,苍凉的歌声就漂浮在城市的街道上空。
那女学生的嗓子混杂在市声的喧哗之中,一身纯朴的天蓝色镶白条子运动装,当我走进她唱歌的那条人行道边的旮旯时,她低下了头,我看见有两三张报纸铺在她唱歌的人行道边,上面摆放着一本某职业学院的学生证,旁边紧挨着的是用毛笔写在白纸上的几行行书:我来自于偏僻的乡村,家里很穷,为凑集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到街头唱歌卖艺,各位叔叔、阿姨请伸手支援支援我吧。
那女学生的嗓子很一般,她唱的好象是一首爱情流行歌曲,有几位穿着饮食店白色服装的伙计、大婶站在旁边的饮食店指指点点比划着,而行人们匆匆穿行而过,其中,有人走上前,递给那女学生一元或五角钱,也有人回过头看了两眼,又回身离去,没有人围观,没有人喝彩,而伴随着女学生时高时低歌声的是那本学生证、还有那几张皱皱巴巴的一元或五角钱。
那女学生在那条繁华的街道唱了几天?她有母亲和父亲吗?她的母亲和父亲知道她在街头唱歌卖艺吗?是什么样的勇气?是什么样的命运?那样的歌声、那样的艺术,能改变命运吗?或许,那女学生是个骗子,我正默然思索着,一个四、五岁男孩的童稚声音响起:给,姐姐,这是十块钱!不,小弟弟,我的歌声不值这么多钱,谢谢!你给姐姐鼓鼓掌吧!是我的耳朵听错了吧,瞬时,我的脸红了起来,前边,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牵着那一边回头一边鼓掌的男孩匆匆离去:姐姐,明天,我还来听姐姐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