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止戈道长在宝钗楼已经呆了十日了,我们是否要去请他回来?小三不禁问道。
不急,我觉得止戈道长之所以要这样做必定是有他的道理,道长乃世之高人,绝不会沉迷于酒色之中。
这可能是他掩人耳目的一种方法,小三,你想想看,像止戈道长这样的当世智者辅佐于我,必定会引来太子和燕王的嫉恨,如果道长整日在青楼醉生梦死,这样就可以成功消除太子和燕王等人的戒心,道长这一招着实是高,我不得不佩服!刘弗陵分析道。
……媚姨被薛涛召来,静静立在一旁,脸上也没有了媚荡之态。
薛涛柔声道:媚姨,据你这几日的观察,你可知道这位止戈道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媚姨美目一亮,小心翼翼地道:大姐,这位止戈道长可以说是好色之极,他在我们楼里的这十天,每天都要换不同的姑娘去伺候他。
他虽年纪轻轻,对付女人却很有一套,卿卿这个傻丫头自跟止戈共度了一晚春宵之后竟不再接客,只钟情于止戈。
哦?薛涛好奇问道:这么说来,这止戈必是有什么长处?据卿卿所讲,这人确实雄壮,而且久战不疲,却不是行采补之道。
薛涛虽是大姐,却年芳二十五,正是女人最成熟娇艳之际。
听媚姨说的详细,心中一荡,知道她有所误会。
但她没有表露,只淡淡道:我是指止戈的身份背景。
媚姨思虑一下,才道:这人好像不是本地人氏,我查了此人底细十天,却只是知道他乃昌邑王刘弗陵的门客,其他不详。
薛涛微微皱眉,平素精力大都放在王公贵族身上,突然要查个不知名的小人物,确实难办。
她疑问道:这昌邑王只不过是长安城中一位不得志的王爷,没有任何实力可言,止戈是他的门客,料想也不会有什么本事,怎么太子党的人会去笼络他呢?薛涛百思不得其解。
大姐,这可不一定,有些自命清高的能人异士往往不依附权贵,而是投靠一些不得志的主子,这样才能把他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就好像三国时的诸葛武侯一样,他既不投靠曹操,也不投靠孙权,反而投靠刘备。
你是说这止戈会是和诸葛武侯一样的人物?薛涛唇角飘出一丝笑意,以带点嘲弄的语气道,像他这种日夜沉迷于美色的人能有什么才能!媚姨反应机敏,连忙道:大姐说的是!薛涛忽道:你看此人可有何弱点?好色。
薛涛顿时一呆,继而呸了一口,对止戈心生厌恶。
……止戈神清气爽的从宝钗楼走出。
虽未真个渲泄,却也达到了舒缓身心的目的。
眼睛随意的环顾四周,长安物丰人足,繁荣昌盛。
光是皇城中庶族、平民就达六十万人,各族杂居,龙蛇混杂。
这十余日来都在宝钗楼度过,足不出户,今个觉得楼里空气窒闷,所以出来透透气,顺便逛逛长安城。
行至街角,忽从另一街转行过来一顶绣锦软轿,轿夫健步如飞,差点撞上他。
止戈抬头一看,轿帘飘飞之隙,里面坐了一位青艾**,虽短短一瞬,但她端庄秀美的容貌,婉约娴静的气质已经深印在脑中。
巳时左右,止戈到了长安城最大的酒楼‘云醉楼’,要了二楼临窗的一张台子,点了几个小菜,一壶酒。
自斟自饮。
颀赏着都城繁华的美景,庶民百姓游街热闹,非常热烈,感受着大汉的兴盛,心中忽一阵欣喜,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似乎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最起码还可以坐在这贵族才能进来的酒楼里挑个好位置,不下山不知道,一下山吓一跳,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么的美好,怪不得以前在泰山的时候,师兄师姐们常常吵着闹着要下山。
在泰山之上,止戈习武十余年,练就了一身好本领,特别是听觉、视觉,早已达到了耳聪眼亮的境界。
从自己进来坐在这里,周围三十几桌酒客中,至少有三组人的目光若即若离的盯着自己,从他们的桌位位置及行事方式来看,应属于三伙不同势力的人。
止戈面色如常,心里暗暗盘算会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对自己感兴趣。
不过随后一想,便知道必定是太子和燕王的人,只是还有一组又是谁派来监视自己的呢,莫非是当今皇上?但仔细想来又不可能,因为那组人注视自己时目光如刀,仿佛与自己有深仇大恨一般,奇怪的是自己初出茅庐,应该没有什么仇人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武功绝对不容小视。
忽然他耳中听到有两个轻灵的脚步声,后面还跟着两个沉重却很有规律节奏的步履声。
止戈虽没有抬头,继续喝着他的酒,但从众人同时传来的惊艳声中,止戈已经知道,定是个美女。
心中暗忖:这美女怎么会向我这边走来,难不成是看上了我?看来今日我是艳福不浅!止戈越想越是得意,就快要自己笑出来了,不过幸好他没笑出声来,要是自斟自饮还大笑出声,众人一定会以为他是个神经病患者。
止戈假装很自然地扭头望去,仍不由的大感惊艳。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华丽漂亮的少女,一身浅黄的华贵貂皮锦袍,勾勒出玉体柔和的曲线。
粉嫩健康的皮肤,新眉如月,琼鼻微挺,粉红的唇瓣即可爱又有几分性感,一双南方少女特有大眼睛,清明剔透,含着几分纯真和调皮的慧黠,高贵的气质和旁若无人的神态暗显出其定是贵族骄女。
身后现出的少女同样的俏丽可爱,亦步亦趋的跟着前面的少女,略显紧张,应是婢女之类的身份。
随后上来两个三旬左右的壮汉,武士打扮。
左边的武士个子不高,脸略长,双目无神,面不讨喜。
右边的武士虽高却削瘦,短眉窄目,阴沉着脸,令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