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IBM PC 就用上了新发布的Lotus1-2-3表格程序。
这是一种面向商务用的计算机。
Lotus应用起来非常便捷,使得IBM PC的销售量一下子猛涨。
这使得苹果公司开始恐慌。
此时,微软虽然有苹果的交易在此。
但盖茨可没让自己闲着,他一方面为苹果Macintosh开发文字处理软件—Word;一方面开发与表格程序――Lotus1-2-3一争雌雄的Excel。
所以,史蒂夫?乔布斯又来找盖茨。
希望微软能够给Macintosh机装上象Lotus1-2-3这样的杀手型应用软件。
他提出:如果盖茨能让Excel至少在三年内不用在PC机上,那么 他愿意取消他的Macintosh小组已开发的BASIC编程语言以便盖茨保持对Macintosh计算机语言市场的控制权。
(那时,编程语言一直是微软的主要财源,因为盖茨相信,编程语言对他在个人计算机市场获得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盖茨并不满足于史蒂夫?乔布斯的条件。
他也知道史蒂夫?乔布斯的心思,提出:BASIC的市场比IBM PC计算机的表格程序的市场要小得多。
如果苹果愿意答应一个条件的,微软会考虑再与苹果合作。
也就是,微软想得到还尚未成熟的图形用户界面――Windous中使用Macintosh界面的一些要素的权力。
史蒂夫?乔布斯拒绝了盖茨讨价还价。
在盖茨和鲍尔默从拉斯维加斯回来之后,微软马上将Windows提上加速日程。
盖茨知道,将来与Macintosh和VisiOn竞争的对等程式――Windows一定要走在前面。
盖茨甚至有些心急火燎,所以他竟然拿起了多年前在湖滨中学的劲头。
可是现在容不得他做一个单纯的程式员。
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做。
他要为Windows摇旗呐喊,虽然这种呐喊并不一定有多少诚实,但他却把战场搅得烟尘四起,把所有人都迷惑了。
商场上这种呐喊叫做宣传。
盖茨拼命在拥有DOS许可证的公司前面把Windows 描绘得天花乱坠。
盖茨保证,Windows将是一个完全兼容的系统,可以用在所有基本硬件上。
【1】【1】智慧评析:成功者的业绩都是被磨砺出来的。
因为有竞争就会有风险,要正视风险的存在。
其实风险从另一个角度说能够让你加倍努力。
它将包括菜单和多个屏幕上的窗口功能、图形用户界面的骨架和一个鼠标。
盖茨这一行动目的是让所有的硬件制造厂商都来支持微软的Windows,而冻结掉市场。
但其实,这时的Windows在微软还几乎只是个意念上的产品。
后来盖茨这种虚虚实实的打法益发练得炉火纯青。
美国毕竟是个比较明主的法制国家。
盖茨的行为肯定逃不过舆论和司法机关的眼睛。
曾经的IBM为此吃过大亏。
为了消除必要的商业行为带来的烦恼,盖茨请来了帕姆?埃德斯特罗姆。
他是一个公关专家,他来微软的目的就是为微软建立一个强大的舆论机器。
他没有辜负盖茨的希望。
在他的机智的工作下,不但让人们知道了BASIC和微软,还让树立一个光辉四射的比尔?盖茨形象。
按今天的说法,那就是为打好品牌效益这一关,即树立了盖茨和微软的形象。
【1】在商场上这种竞争方法的微妙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要不然各企业就不会不惜花重金在形象宣传上。
盖茨也深谙此道。
所以,微软在华装丽服上从来没输给过谁。
【1】智慧评析:作家威廉?伯利梭曾经写到: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以你的所得做投资,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做。
真正重要的是如何从损失中获利,这才需要智慧,也才显示出人的上智下愚。
盖茨能从IBM的失利中找到微软反攻的武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智。
可是IBM不买盖茨的帐。
当微软把打大部分硬件制造厂商拉到自己的一边,支持那个云里雾里的Windows时,IBM拒绝加入他们的行列。
不但如此,蓝色巨人还公开否决了微软的方案,并且宣布将支持VisiOn。
IBM的做法有他自己的原因。
微软与IBM最初的交易的一部分包括定期改进和更新DOS。
微软当时IBM签下的是包制的合约。
所以,微软有义务进行DOS的改进更新和维护工作,而不需付版权费。
但是,IBM的高官当时就没有想到,如果干等着微软做这一切事情是不是会有足够的耐心。
当微软看到更新鲜的牛排,他还会那里顾得上义务二字。
因为协议中又没提到微软的工作有时间期限,或者因为技术不精而被惩罚。
然而对于IBM,的修订版被无限的延期,必然影响顾客对它的看法,从而影响销售。
的毛病越来越明显,IBM终于对微软失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