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

2025-03-30 17:32:26

1994年夏天,谍杯公司总裁格拉斯?考白斯在芝加哥国际机场碰巧与克拉克相遇。

两人在联合航空公司的贵宾室里进行了简要的交谈。

他们就浏览器的开发谈了一下各自的情况。

克拉克并不把碟杯公司当做自己的对手,因为碟杯是个小公司,基金小,无论开发能力还是销售力量都很有限。

所以,伊利诺伊大学把浏览器技术转让给它反而给他安全感,至少是暂时的安全。

假如,那只沉睡的狮子买下了的话,他们就没戏了。

克拉克临别时说:我们要跟微软一决高低!考白斯好好高兴了一回。

因为这位硅谷高人都这么看中浏览器,说明这个领域真的可以有发展了。

他知道自己不能和那些大公司们比。

他的公司只有几十个人,银行账户上没几个钱。

浏览器既然那么热门的话,像微软之类的公司一定会找上门来,有技术在手就一定可以做一笔好的交易。

真是人穷志短。

结果只经过几个月的时间,10月份,网景的导航者测试版在网上一发布,微软在1994年12月就找来碟杯购买浏览器了。

微软要把碟杯的浏览器整合到视窗操作系统中。

盖茨竞争天性怎能容忍一个这么大的市场被别人拿走。

微软一清醒已经晚了。

网景已经做得热火朝天。

盖茨心想,自己开发显然已经晚了。

考白斯如意得到一笔不少的现金,着实高兴了一阵。

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大限也到了。

一年后,盖茨就免费发放他的浏览器。

碟杯只好卷铺盖走人。

克拉克闻讯心里一阵恐慌: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这么快!盖茨不但这么快就找到了碟杯,还接着找到了网景。

盖茨发现,碟杯的浏览器还是一个根本不成熟的产品,比起网景来简直差多了。

而网景的导航者浏览器越做越好,越来越受顾客的欢迎。

1994年的时候网景公司只有3个人。

由于采取了安德森的方案,免费发放流行的浏览器软件,网景成长起来。

一年之间,就发胀到了220人。

1995年1月,克拉克还找了一名经理,教吉姆?巴克斯代尔。

于是盖茨想了一个干脆的办法,把网景也买过来。

但克拉克是个有野心的家伙,根本不会卖。

盖茨心想,就和网景合作也可以。

至少这样做了不会产生一个强大的对手。

【1】【1】智慧评析:有位哲学家说过: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要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

在市场竞争中没有绝对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对手。

要善于把对手转化为朋友,如此一来一则可以消除竞争,二则可以把自己做大做强。

1995年6月12日,微软的高级代表从西雅图总部飞到旧金山,在加州山景城网景总部一个二楼的会议室里举行了一次决定双方命运的秘密会谈。

盖茨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但他通过电话对微软的谈判代表进行遥控指挥。

网景方面,总裁巴斯克代尔和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安德森都参加了这次会谈。

关于这次会谈的基本情况,据以后司法部调查微软垄断行为间期披露的材料,微软方面提出的了盛气凌人的要求,同时也给了网景一些好处。

如网景将获得以下优惠:微软愿意向网景注资,以获得15%至20%的网景股份;微软愿意提供相关的技术信息,并适当调整微软的操作平台以便使网景的浏览器能在微软的视窗平台上运行得更好。

作为回报,网景要给微软一个董事席位;网景的技术要允许微软使用;网景的产品开发计划要事先向微软汇报;网景不得开发可以在微软两个月后即将发布的新一代操作平台视窗95上运行的浏览软件。

据以上的情况,盖茨又使出了他的一贯做法,就是先向对手提供一定的好处,再试图从对方那里达到自己的目的。

【1】比如,微软向网景优先提供视窗视窗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得到这种API的公司就能够更好地开发基于微软视窗系统的软件,而如果网景拒绝合作,他将无法得到微软技术的优先权。

【1】智慧评析:做大事的人往往都能把眼光放远,懂得舍得之道,舍小利、赢大利。

虽然市场竞争是利益的竞争,但思路要放宽,眼光要放远,切不能为了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

很显然,盖茨就是想封杀克拉克在浏览器方面的野心。

其实这位霸主岂止是想掐死浏览器市场,有任何一个对他绝对独尊的存在,他都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