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首富诠释成功人生:比尔·盖茨智传 > 第六章 强者的弱点需要强者弥补(2)

第六章 强者的弱点需要强者弥补(2)

2025-03-30 17:32:27

于是1991年2月,新的程序语言终于诞生了。

受办公室前一棵橡树的启发,高斯林把这种语言叫做橡树(OAK)――这就是爪哇语言的前身。

努顿用这个语言设计了一个电器与电脑间的三维可视界面,包括漂亮的可活动图形。

接着,绿色小组又设计了运行这个软件的硬件――一个装有电池的小盒子。

太阳把这个小巧的装置叫做七星。

这个小装置只有一个显示屏,没有家用电器遥控器那样的按钮,也没有个人电脑的键键盘。

它只要人用手触摸屏幕就能打开,然后你能看到一个卡通片中常见的红鼻子小人儿公爵。

小人儿带你走进每一个房间,你只需要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而不是鼠标)!你可以坐在沙发上控制录像机录制电视节目,也可以控制电烤箱的温度和时间。

七星是专门为未来的智能化房间设计的。

这种装置成熟以后可以充当智能化房屋的虚拟主机,里面的所有电器都受它的调遣和控制。

在九十年初,万维网、马赛克浏览器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英特网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

因此太阳的管理层根本没有注意爪哇语言本身,而只是对既成品的七星产生兴趣。

但是七星发布后倍受冷落。

因为太阳即使批量生产这种装置,一个能够运行爪哇语言的芯片也大约50要美元。

那么装置的成本就更大了。

电器厂商对成本极为敏感。

即使生产出了这种小盒子,普通消费者也很难接受。

其实,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太阳人就提出网络就是计算机这个富有预见性的口号。

九十年代初,因特网上有50%的UNIX网络计算机都是太阳制造的。

但太阳的领导层一直爪住爪哇语言和七星产品不放,迷失在家用电器里,不可自拔。

1994年春,马赛克浏览器在英特网用户市场流行起来之后,网络一下子流行起来。

上网成为一大时髦。

网迷们欣喜之余慨叹网络技术仍有诸多缺憾之处。

其中最大的是界面是静止的。

要是英特网屏幕上能有互动游戏、动画,电影等,还能够把因特网变成一个庞大的免费软件市场那该多好。

爪哇语言让静态的网络界面开始变成动态的世界,严重威胁微软视窗系统生存。

1994年夏,乔伊的到来为太阳找到真确的灯塔。

在一次会议上,乔伊批评高斯林对语言本身太过保守,要大夫幅修改。

他认为OAK不够好,应该改善。

而高斯林因为花了五年时间却没有商业回报,急于开发出新的产品。

这位世外高人给太阳带来了福音。

他为太阳那些聪明的工程师们指点了迷津之后,拂袖而去。

他说:打好地基比盖好房子更重要。

他让努顿、高斯林改善爪哇,并应用到网络上,却给盖茨带来了灾难。

1994年9月,强纳森?潘恩(Jonathan Poyne)运用爪哇语言编写了浏览器程式。

原先为家用电器用户界面设计的卡通式人物红鼻子小儿儿,出现在浏览器上向人们招手。

潘恩再输入OAK过去的测试程式,出现了一堆会挑动和旋转的可乐罐,这些可乐罐不久便换成跳动的人头。

这不仅仅是动画效果的展示,它表明了可以在网页上进行物理现象的计算。

这相对于当时静态的网页来说,不能不是一场重大的突破。

在计算机语言这种科技产品领域,已经形成了免费提供的惯例。

因为在历史上,凡是妄图收费的语言系统,最后都遭遇了自杀性的后果。

因为这种科技型的产品要让人们接受,首先必须有人应用它。

市场占有率决定一种语言是否成功。

所有就浏览器发布的问题,在First Person(以前的绿色小组)公司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开发者们都赞成免费销售,销售主管也赞成免费。

应为太阳公司的浏览器运用的是爪哇语言。

但是公司的总部否决First Person的免费建议。

这使得First Person的工程师们心灰意懒、士气低落。

接着就是一个个的爪哇语言的大功臣们辞职。

这引起了太阳内部的恐慌。

首席技术精英,恳求他们再作一次努力,写一份报告给董事长麦克尼里,要求把爪哇与因特网联系起来,并且免费发放。

在Java 向网上发布的前两天,《圣荷塞邮报》商业版的头版头条上发表一篇题为为何太阳认为爪哇可以帮助你?的文章。

其中有一大段放大的字体,引述了安德森的话:这些人在进行的工作的确非常创新,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