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首富诠释成功人生:比尔·盖茨智传 > 第十一章 客户永远是上帝(3)

第十一章 客户永远是上帝(3)

2025-03-30 17:32:28

微软就经常研究竞争对手入莲花和(Noveil)的行为,假设其可能采取的行动,同时以特有的SWOT分析法草拟对策。

微软还研究其它竞争对手的产品、客户、财产、行销计划、配销管道及其知道经营之道等。

在了解了竞争对手之后,盖茨会采取系列的措施,甚至是残酷无情,最终达到他占有市场的目的。

而迅速出击,抢占先机是至关重要的。

在商业竞争中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在最具有现代产品性质的电脑软件业更是如此。

产品的更新换代就是6~14个月。

只要一落后竞争对手,就一直落在后面。

所以盖茨经常为了抓住先机,抢占市场,做出一些极端的决策。

【1】【1】智慧评析: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

对待极端的生存环境,只能选择极端的销售策略。

极端,在市场竞争中并不是死脑筋、不变通的代名词,而是一种非常智慧。

比如,在微软还是起步的阶段,1981年的时候,盖茨得知加州硅谷施乐公司的PARC研究中心有一项新技术——图形用户界面。

就是一种有窗口、图标和鼠标器的新型电脑:Star计算机。

微软在1982年就集中20名工程师投入了界面管理者项目的设计。

但是早在微软之前,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也发现了PARC的这一突破性的新技术。

而且以重金挖走了PARC的一批科技精英,也开始研发苹果的图形用户界面,并在微软之前开发出了Macintosh。

但是盖茨是不会把这样一个有前景的项目拱手让给对手。

因为盖茨已经意识到这项新的技术带来了很多软件应用的新概念。

问题就是开发这种视窗界面首先在技术上就不如人家,其次当时的个人电脑的内存只有256K,而视窗所需要的内存远不止这些。

盖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借为苹果公司的Msc机写应用软件的机会,学习苹果的技术。

但是,在外面,微软为了夺得市场的先机,微软不断召开各种各样的宣传会,向个人电脑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宣传微软将推出全新的产品――微软图形用户界面。

并公开向新闻媒体表态:微软将在1984年内推出这种软件。

经过这样的一通宣传,微软就电脑产业界,包括社会广大的电脑使用厂商和个人爱好者和使用者,都把目光集中在微软身上。

微软一时间出在一种万众瞩目的位置,微软所有的工作只这等着真正产品的上市。

可时间到1984年的时候,微软并拿不出当时自己所宣扬的产品。

于是,不得不向客户保证,微软将在1984第一季度之内一定交货。

2月,三百多家软、硬件公司的代表兴致勃勃地来到微软总部,参加微软举办的研讨会,满认为可以得到有关视窗的资料。

谁知直到会议结束,他们非但没有得到资料,反而得到了更坏的消息:视窗又要推迟到5月才能面世。

转瞬间,5月又到了,微软仍然拿不出视窗。

它的销售经理不得不亲自上门,一一安抚那些软、硬件商,要他们把捏在手中的钱再放一放,不要急着买可视的Vision软件,微软8月份一定会交货。

8月,微软再一次地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

面对众人的责问,比尔?盖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断调兵遣将,充实科研队伍,加大开发力度。

事后,有人透露开发最初的视窗版的设计时间耗费11万个程序工作小时。

1985年5月,盖茨终于能带着演示版视窗,出现在当年的康迪斯电脑大展上,向成千上万的观众表演同时用鼠标和键盘打开或关闭窗口的效果。

同时,他代表微软公司宣布:视窗版软件仅标价95美元。

1个月后,微软公司对外发放了视窗的测试版。

盖茨的这一炮不仅打响,而且声威震撼了世界。

争夺操作平台是如此,拼抢表格应用市场亦是如此。

1982年,新成立的莲花公司推出了一套莲花1-2-3软件,它将为那些不能使用电子表格的客户提供帮助。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1983年9月,盖茨秘密地安排了一次小型会议,把微软最高决策人物和软件专家关在西雅图的汇狮宾馆,开了整整3天的头脑风暴会。

盖茨宣布会议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推出世界上最高速的电子表格软件。

他们在会议上透彻地分析和比较了莲花1-2-3和多元计划的优劣,议定了新的电子表格软件的规格和应具备的特性。

而盖茨也没有隐蔽设计这套电子表格软件的意图,从最后确定的名字超凡中,谁都能够嗅出挑战者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