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危机与人类选择:超越2012 > 第四章 “超人”时代(2)

第四章 “超人”时代(2)

2025-03-30 17:35:00

此外借助望远镜,人类发现,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太阳也不过是无限数量的恒星中的一颗。

我们还发现所处的银河系在不断地膨胀,整个宇宙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和规模在爆炸……总之,望远镜让我们人类长上了千里眼,浩繁宇宙,尽在人类的瞳孔之中。

20世纪初,美国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使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成为现实。

英国航空士官学校的惠特尔,从乌贼喷水中得到启示,利用反作用力原理于1941年4月发明了喷气式飞机,从而使人类的飞行速度一下子达到每小时600公里。

人类天生就是一种血肉相连、灵魂共享的物种。

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一度被崇山峻岭、五湖四海分割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彼此隔绝,相互封闭。

斯巴达和雅典为争夺希腊霸权而大战,但地处其他地方的邻邦却对此一无所知。

那时的墨西哥人、印度人、中国人、日本人也从未认为这些事情对他们有什么关系。

但如今的人类,依靠其发明的科学与技术,最终实现了地球与人类的一体化。

尤其是,正如美国历史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所指出的那样,即:人类发展成几何比例【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三章。

人类的一体化进程也是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早期的人类借助信鸽、烟火、书信传递信息,如今人类则借助电报、电话、传真、通信卫星,随时交换彼此的信息。

尤其是国际互联网技术的问世,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

国际互联网立足全球的信息资源,通过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亿个网点,向人们提供浩如烟海、包罗万象且瞬息万变的信息。

如今的人类,随时随地共享与其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

可以说,如今的世界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一个宛如生活在一个房间内的点的世界。

耶鲁大学的D·格冷特教授在谈到未来的人类生活时,如此写道,在未来的理想社会中,人们不必从床上爬起来,不必离开舒适的椅子,不管在办公室、在学校、在商场还是在你喜欢的世界,你都能与正在进行着的生活发生联系。

【美】J·布洛克曼:《未来50年》,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6月第2版,第186页。

人们完全不用怀疑,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身处看似穷乡僻壤的山沟,还是在喧闹无比的闹市;不管你身处冰天雪地的极地,还是在酷热难耐的热带雨林;不管你身处欧美第一世界中的任何一个国度,还是位处中非或西北亚的某个地区,你都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同。

你可以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时间之内到达地球上任何地方。

凭借高速的互联网与绵延全球的物流体系保持密切联系,你也可以在忽略不计的时间之内享受到任何地区的东西和信息。

对位于任何一个地点的任何人,都是等距离、等时间、等信息的。

在行的方面,人类则以空前绝后的超高速度在进行交往。

公元前6000年左右,人类依赖的长途运输工具是骆驼队,每小时平均走8英里。

马车是在大约公元前1600年问世的,平均时速仅达20英里。

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蒸汽机车的发明则使人类的交往速度提高到每小时100英里。

而到了1838年,驾驶飞机则使人类突破了每小时400英里大关。

人类发明的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产生的浮力,让列车在地球表面上如蛟龙一般凌空飞驰,最高时速接近每小时600英里,简直就是陆地客机。

纽约、北京、莫斯科、东京看似相隔千山万水,其实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到达。

如今,航天飞机的速度达到每小时4800英里;宇宙飞船问世后,人类则以每小时18000英里的速度绕地球飞行。

短短时间,人类就可以绕地球十余圈。

如今,空间、时间,对人类交往行为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了!在世界历史上从没有过像今天一样,文化、哲学以及宗教间的交流让人应接不暇。

【德】卡尔·雅思贝尔斯:《大哲学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1—2页。

也正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指出的那样: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复存在。

今天社会联系至密,大事一出,影响迅即及于全球。

越南一战改变了北京、莫斯科、华盛顿三地的离合,激发了斯德哥尔摩的抗议浪潮,影响了苏黎世的金融交易,引起阿尔及尔的秘密外交活动。

【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新华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第9页。

地球已经成为真正的地球村了。

一旦插上科学与技术的翅膀,人类是想往什么地方飞就可以往什么地方飞了,想到什么地方住就到什么地方住了。

现如今,真的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了。

如今的人类,不再是必然王国中那位只能耳听面命于大自然的傀儡,而是在自由王国里随心所欲、纵横天下的超级国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