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武器中国思想家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如此写道:夫兵者,不祥之器。
当我们设想站在宇宙中的任何一颗恒星上,俯瞰地球及其附近地区,我们不禁会大吃一惊:地球及其附近地区硝烟弥漫,充满杀气。
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不祥之物,充斥着地球及其附近的宇宙空间。
根据我们已经发现的史前时期的古人遗物来判断,并且根据最早时期的人群和如今还生活在美洲、北极地区以及亚洲某些极端落后地区的野蛮人的生活方式来判断,人类最古老的工具,无论是那些打猎的工具,还是捕鱼的工具,都曾经同时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战争的武器。
恩格斯在其著名的《自然辩证法》中对此曾经有过经典的阐述。
劳动工具与战争武器的合二为一,是由原始社会条件下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人类即使是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生计问题。
因此,在这个阶段,战争仅仅是人类在争取食物过程中偶尔发生的事件,现代意义上的常备军是不可能存在的,有限的剩余产品也不足以维持这支队伍的存在。
因此,那些从事战斗活动的战士往往同时也是劳动者,作为劳动者的生产工具自然同时往往也是进行格斗用的武器。
作为战争手段的武器,与作为劳动手段的工具的相互分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作为阶级专政工具和种族战争工具的国家机器出现的必然产物。
走出原始社会的人类,其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与之同时,各个不同阶级之间,不同种族之间的矛盾、竞争也随之激化,战争逐步成为人类生活的主流模式。
这种情况也自然催生了作为阶级之间与种族之间斗争工具,即常备军以及为之提供作战武器的军事技术系统的诞生。
到今天,原本是从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的武器,已经进化得让人类无法认识其祖先了。
无论是威力无比的洲际导弹,还是横行海洋的航空母舰,抑或是那些奇形怪状的坦克大炮之类,除了用于人类的相互屠杀以外,实在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价值!当意大利军事学家朱里奥·杜黑将军着手写作《制空权》之时,军事领域里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空中是不可能战斗的,而另外一些人虽然承认空中战争的可能性,但航空兵作为一个兵种,充其量不过就是一种观察哨,其作用最多也就是从事诸如侦察、拍照、绘制作战地图,以及为炮兵指示射击目标等辅助性活动。
欧洲一些军事家,如法国参谋总长霞飞和军事家福煦干脆说什么飞行对运动来说一切都很好,但对军队来说没有什么用处。
刘戟锋:《兵器进化之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09页。
但在《制空权》1922年出版之后,空中力量不再被看成是只能在特定环境中起某种作用的辅助力量,而被看成是战争家族中第三位兄弟的诞生。
它虽然比较年轻,但其作用与马汉笔下的海军力量、克劳塞维茨笔下的陆军力量平起平坐,都是任何帝国逐鹿天下、决胜乾坤的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
也正因此之故,不祥之物便从地球走向太空、走向宇宙。
此外,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武器,也成为当代世界真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目前全世界有600多家厂家专门生产小型武器和轻型武器。
目前全世界可供买卖的小型武器就达到亿件之多,其中大部分来源于正规部队的富裕库存或者官方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