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危机与人类选择:超越2012 > 第十五章 不祥之物充斥天下(5)

第十五章 不祥之物充斥天下(5)

2025-03-30 17:35:01

日本的政治家和军界那些决策者同样如此。

根据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披露公开的日本仁计划资料,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空军参谋长安田武雄和后来成为首相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十分重视核武器研究,日本的海军和陆军(日本空军归陆军部管辖)都成立专门机构来研究核武器。

但海军不久就悲观地承认,从理论上造出一颗原子弹是可能的,但需要十年时间。

尤其是,他们还自以为是地提出,德国和美国都没有多余的工业能力可以及时地生产出原子弹来用于战争。

正是基于此显然是错误的判断,日本的海军解散了核物理成就利用委员会。

空军虽然维持以日本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仁科芳雄负责的仁计划,但终因日本政府无法提供研制核武器所必须的铀原料而无疾而终。

在轰炸日本广岛之后,当日本大本营要求科学家在6个月之内研制出核武器,以便为日本军队对美军展开进攻赢得时间,而保全日本天皇和大和民族时,无可奈何的仁科芳雄告知他们:不要说是6个月,就是6年也不行。

我们没有铀,也没有电,我们什么也干不成。

肯尼斯·加尔布雷斯:《核击日本》,王宏林译,京华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24页。

二、爆炸的潘多拉盒子核武器在当今世界的泛滥,大体上是沿着这样几个路径在加速进行着:一是核武器从原本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所拥有逐步扩散到世界上诸多个不特定的国家和政治集团;二是由几个列强大国所拥有逐步扩散到中小型国家;三是从早先比较集中的欧洲和美洲国家逐步扩散到除北极洲、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四是核武器从研制国家逐步被部署到原本并没有核武器的国家。

核武器之所以以上述几种令人恐怖的路径在加速扩散,自然与以下几种原因密切相关:其一,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

核武器可以在一瞬间使数千万人化为灰烬,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把这种武器作为维护其国家安全的最后手段。

纵使干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遭致全人类的惩罚与唾弃,也要登堂入室成为核俱乐部的正式成员。

其二,大国的示范作用。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通过示范让人们学好,往往很难;但是,示范坏的事情则往往容易成功。

诸多事实也反复证明,相对少的成功的坏事常常能激起人们蜂拥做坏事的不成比例的热情。

美国虽然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方面做了一些表面文章,例如该国曾经带头关闭了一些核武器设施,但实际上关闭这些设施仅仅是为了安全考虑而不是为了减少核武器。

迄今为止,美国和前苏联也没有改变企图依靠核优势来控制世界并随时准备用核武器先发制人打击敢于挑战其权威的国家,而世界其他国家则随时随地处于这些核大国的核威慑之下。

美国人在其1991年未公开的为美国战略空军指挥承担的《战略干预研究》(也称Reed报告)中指出,应该限制石油国家及新兴霸权主义大国不断增长的财富。

如果他们获得统治权,就会对世界的安宁造成威胁【英】保罗·罗杰斯:《失控:21世纪的全球安全》,肖欢容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0页。

为实现这个战略目的,美国提出了诸多新的核武器目标策略,包括组建主要是应对中国或第三世界目标的核远征部队。

同上书,第70页。

在克林顿和奥巴马这两位民主党主政白宫时期,在核武器问题上,美国的立场虽然有所软化,但美国不断强化其核优势,并随时动用核武器来对那些胆敢向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的任何国家采取坚决打击的决策没有任何变化。

俄罗斯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雷蒙·波普科维希(Roman Popkovich)提出,俄罗斯最新的战略原则应该包括这样一条,如果任何国家使用常规武力对抗俄罗斯所带来的威胁,超出了俄罗斯国家常规力量的保护能力,俄罗斯有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行还击的权利,而不只仅仅做出一般的回应或报复性打击。

同上书,第81页。

有这样的两个大国身先士卒,作为表率,何愁核武器不能扩散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