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百万吨级的核爆炸,在瞬间就可以使温度达到一亿摄氏度,其温度达到太阳中心温度的5倍。
1945年美国投放到广岛的原子弹的爆炸当量仅仅相当于15000吨炸药(TNT),如今的导弹可以携带超过广岛原子弹爆炸力100倍的核弹头。
根据权威专家的计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使用的所有炸弹的爆炸力,仅仅相当于一颗300万吨级的核弹头。
而1960年前苏联爆炸的氢弹,其爆炸力则达到6000万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使用的所有炸弹的爆炸力的20倍。
根据到目前的统计,仅仅美国与前苏联这两个国家,就进行了1300多次的核爆炸试验。
它们在顶峰时期共拥有5万枚核弹头,这些核弹头爆炸总威力达到130多亿吨TNT当量,相当于全世界每个人的头上悬挂着吨TNT炸药。
王仲春:《核武器核国家核战略》,时事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7页。
从全世界来看,截至1986年,全世界核武器的贮存量就有7万枚之多,其爆炸当量相当于180亿吨TNT炸药,地球上平均每人分享吨。
据估计,前苏联能够用其核武器摧毁美国145次,而美国则可以将前苏联摧毁1250次。
如此巨大的破坏力量,足以将我们人类生活于其上的地球毁灭若干次。
核武器是自有人类以来,唯一一个能把人类彻底予以毁灭的武器。
世界卫生组织则作出估计,一次大规模的核武器战争,可以立即让11亿人魂归西天。
失控的军火贸易在不祥之物充斥天下的背后,是疯狂的军火贸易。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正是罪恶的军火利润,刺激着人类像生产日用工业品一样疯狂地生产着各种军用武器。
我们的地球成为一个随时可以爆炸的东西,超额的军火利润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今世界,每年世界军火贸易总额据估算大约在250亿―400亿美元之间。
在传统的军火生产、出口大国中,美国多年稳居龙头地位。
仅2001年以来,其年出口总额就一直保持在100亿―150亿美元,约占世界军火贸易总额的四成。
不仅销售总额第一,而且在地对空导弹、军舰等销售方面,均居世界首位。
近年来,谋求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俄罗斯,在军火出口方面也有长足进展。
2000―2004年,其武器和军事装备出口总额超过250亿美元,2006年为65亿美元。
除拥有极佳声誉的军用飞机外,俄罗斯S―300反导系统、大型军用舰艇等又成为国际市场新宠。
值得注意的是,一手从美国进口大量先进武器的以色列,另一手也在大量出口军火,2006年,其防务出口为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近15%。
据统计,世界军火贸易中的大部分军火,是被发展中国家买去了,其中多数在亚洲,中东尤为集中。
世界十大武器进口国中,中东就占了五个。
2002―2005年,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军火,占世界交易总额的%,2005年的比例达%。
沙特阿拉伯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在海湾战争后进口的武器装备总值接近500亿美元,包括坦克、防空导弹和作战飞机等,几乎将本国武器库更新了一遍。
阿联酋在2006年耗资80亿美元从美国购买了F―16战斗机,还将再花费60亿美元购买反导导弹、空中预警系统和空中预警机。
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等海湾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也都不是小数。
近年来,印度的最新武器购买计划颇为可观,引起了国际社会关注。
除发展中国家外,日本、韩国等一直是美国先进武器的重要买主。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越来越将其庞大的国民收入用于军事支出,在美国,大约国民生产总值的10%、全部劳动力的9%、联邦预算的50%、科学家和工程师的60%被直接或间接用在国防上。
根据路透社披露的情报,美国政府仅通过被其控制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F—35战斗机一项就将投入3820亿美元,堪称人类史上最昂贵的武器项目。
愈演愈烈的军火交易更使我们的地球雪上加霜。
目前国际军火贸易额每年达到250亿到300亿美元,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是其供货商,而这些军火最大的消费者则是亚洲国家。
为了防务,中国的台湾地区、中东的沙特和东亚的日本等国家都是最大的军火消费者。
目前亚洲是世界上军火密度最大的地区。
不管是出于一种恐惧的心理本能,还是出于一种理性的选择,人类也曾经试图采取一些措施来挽救这个地球。
例如,人类曾经相互之间签定了诸如《全面核禁试条约》、《反弹道导弹条约》、《化学武器公约》、《生物和有毒武器公约》等条约,但是,无论是那些飞扬跋扈的强国、大国,还是那些怀抱光脚不怕穿鞋的无赖小国,他们都不把这些条约当一回事,耗尽民脂民膏,能造则造,不能造则买。
如今,我们地球已经变成一个遨游在宇宙太空中的一个彻头彻尾的兵工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