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危机与人类选择:超越2012 > 第二十三章 天下一体(5)

第二十三章 天下一体(5)

2025-03-30 17:35:01

1955年4月5日,爱因斯坦在给世界联邦主义者联盟(The United World Federalism)的信中仍然坚持:只有通过创建一种超国家的组织,才能够避免普遍毁灭的危险。

同上书,第387页。

1955年,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爱因斯坦还对世人一再发出警告:当今的最大问题是人类世界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各方实际上都知道并且承认,当这种权力之争转变为战争时,我们的人类将会灭亡。

……没有哪个当权的政治家敢走超国家安全这样一条唯一有希望的道路,因为这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的结束。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路》,载:《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方在庆等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272—273页。

由于爱因斯坦不断呼吁国际社会放弃武力开展国际合作,其行为确实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冒着不讨任何人喜欢的危险,【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最后讲稿》,载:《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方在庆等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272页。

爱因斯坦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国际上都似乎成为一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在美国,一个由美国退伍军人组成的美国军团(American Legion)所属的效忠于美国全国委员会(The National Americanism Commission),通过其刊物《火线》(Firing Line)出版了一个专号,专门对爱因斯坦及其追随者进行攻击。

他们指责爱因斯坦不爱国,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爱因斯坦列为反对美国的害群之马和危及美国核心利益的颠覆分子。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被指责为颠覆分子的答复》,载:《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2版,第383、387页。

不仅如此,爱因斯坦的提议在国际上也遭到严厉的口诛笔伐。

在前苏联,爱因斯坦更是受到各种无端的指责和批判。

1947年,在前苏联政府的精心策划和操纵下,前苏联物理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院长谢尔盖·瓦维洛夫,化学家A·N·弗鲁姆金,列宁格勒市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A·F·约飞,莫斯科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N·N·谢苗诺夫等四位科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题为《爱因斯坦博士的错误观念》的公开信。

在此公开信中,前苏联科学家以一种典型的冷战语言对爱因斯坦进行指名道姓且非常系统性的批判。

义愤填膺的前苏联科学家们指出,爱因斯坦等人主张的世界政府的观念从来就不是进步的东西。

它们反映着统治主要工业国的垄断资产阶级认为其本国国界太狭窄这一事实。

它们需要一个世界范围的市场,世界范围的原材料来源和世界范围的资本投资场所。

由于他们政治和行政事务上的支配地位,势力庞大的垄断利益能够利用国家机器争夺势力范围并用经济和政治手段努力征服其他国家,以使像在他们自己国家内一样自由地充当主人。

前苏联科学家还指责爱因斯坦的观念,只是资产阶级垄断势力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块色彩艳丽的招牌,借助于世界政府这个牌子,正在努力夺取世界霸权的资产阶级掠夺欲就这样被披上了伪进步的观念的外衣,此举是怀着把联合国变成美国国务院的一个部门的目标,这个建议与美帝国主义坦率的拥护者的建议没有什么区别。

前苏联科学家还指出,爱因斯坦的建议,远不能促进持久和平和国际合作,而将其仅仅作为对建立了阻止外国资本从当地掠夺利润的政权的国家进行攻击的掩护屏障。

它将助长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的扩张,并在思想意识方面解除保持独立的国家的武装。

在前苏联科学家看来,由于命运的嘲弄,此时的爱因斯坦已经落入诚恳的国际合作和持久和平的死敌的手里,事实上成为作为和平与国际合作最凶恶敌人的阴谋与野心的支持者。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方在庆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56—162页。

在今天看来,这些前苏联科学家对爱因斯坦的批评和攻击,完全是从一种畸形的冷战思维出发,迂腐可笑,实在不值得花费太多笔墨去加以评述。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路》,载:《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海南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61页、1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