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危机与人类选择:超越2012 > 第二十八章 宽容与和解(1)

第二十八章 宽容与和解(1)

2025-03-30 17:35:01

复仇,本来是没有法治的野蛮社会里面的普遍习惯,戴季陶:《日本论》,九州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36页。

复仇者之所以要采取以牙还牙的态度对待那些曾经的伤害者,原因在于出于对伤害施加者极端的仇恨,不采取极端的手段予以惩罚,就无法防止此种伤害再度发生。

按照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来说,则是一种野生的裁判;在培根看来,一个人要是念念不忘复仇,他就是把自己的伤口常使其如新。

一旦复仇主义的病毒侵蚀国际社会的机体后,人类就随时会葬送在由此而引起的仇恨的火山之中。

仅仅在20世纪,人类就因此付出过无数沉重的代价。

因此,要维持人类的生存,笔者提醒人类还真的必须具有一种以德报怨的宗教精神,最起码不能永记仇恨,随时都在筹划以怨报怨,以暴力对抗暴力。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无疑是罪魁祸首。

对这个国家进行必要的惩罚,也是天经地义。

但是,真正理性化的惩罚,其目的是要那些作恶者意识到他们何以遭受如此惩罚,而不在于惩罚本身。

如果这种惩罚除了让被惩罚者感觉到羞辱,而达不到其他的效果,那么就是一种复仇主义了。

在如何处理这个国际社会的坏孩子,当时许多所谓的战胜国却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血液中流淌的完全是由宗教、种族冲突、种族压迫,以及延续几千年的仇恨和猜忌,主宰这些人的,除了要对过去的怨恨进行报复的冲动外,看不出有别的动机。

法国就是如此,在法国人看来,德国在历史上曾经两度入侵法国,给法国人民造成无穷灾难,因此,以法国总理克雷孟梭为核心的法国代表团强烈要求肢解德国,彻底摧毁德国,以使之不可能东山再起。

英国也是如此。

为支持报复德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支持者疯狂地喊出绞死德皇和把德国榨干的口号。

劳合·乔治则语出惊人:要敲骨吸髓地把德国压得再也翻不过身来。

在这种极端的报复激情的刺激下,一个《凡尔赛和约》,就是一架疯狂的榨干机,把德意志民族整得是灰头土脸。

德国不仅被强迫认罪,独自承担战争责任,还为此损失了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以及600万左右的人口。

此外,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大部分自然资源和工业能力丧失殆尽。

被仇恨浸泡的《凡尔赛和约》造就了一个充满复仇欲望的德国,也正是在这种仇恨的支配激励之下,德国人拿出中国古代英雄勾践卧薪尝胆的架势,一步一步发展自己的经济,并把其巨大的经济实力转化成为军事力量。

武装到牙齿的德国一旦被某种极端势力所控制,这种畸形的仇恨就演变成为一种毁灭性的力量。

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这种仇恨结下的硕果。

仇恨,是一颗浸泡着毒性的种子,一旦在某个民族的心里埋下,迟早就会成长为一种毒刺。

美国人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造成十几万人当场死亡的原子弹,无疑成为20世纪人类种下的最大的仇恨之种。

如今的日本,因实力不如美国,什么也不敢说;在各个方面有求于美国,不愿说,但这种仇恨是永远无法泯灭的。

美国人在占领日本之后,千方百计帮助日本,对日本非常之好,影射出美国人对过去核武器事件存在一定的忏悔心态?但再好,可能也很难弥补这种已经融化到血液中的仇恨。

日本人曾经在几百年之后,最终报了以前几百年向中国岁岁来朝的耻辱,谁能知道日本在多少年之后去报核武器之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