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的人至于我们所生活在其中的宇宙图像到底是什么样子,至今我们人类也很难给出什么绝对正确的看法。
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泰勒斯(Thales,约公元前640—前546年)曾经因在仰视天空观察天体的时候跌进井里被人嘲笑,但他对宇宙世界的解释还是挺有意思的。
他说,水是宇宙的本源,世界万物都起源于水,我们的地球不过是漂浮在水上的圆盘,而天空则是由稀薄的水汽所组成的盖子。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神话把地与天描述成为两个由水所支撑起来的平扁圆球,他们将天描述成为坐落在围绕地周围海洋中的半球形拱托物。
美国著名的科学家贝特朗·罗素曾经做过一次关于天文学方面的讲演,在讲演中,他描述了地球是如何绕着太阳运动,以及太阳是如何绕着我们称之为星系的巨大的恒星群的中心转动。
演讲结束之后,一位坐在房间后排的老妇人站起来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废话。
这个世界实际上是驮在一只大乌龟背上的一块平板。
罗素很有教养地问:那么这只乌龟是站在什么上面的呢?你很聪明,年轻人,的确很聪明,老妇人说,不过,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直驮下去的乌龟塔啊!不管人们怎么说,我们人类与天地之间的其他众多生物与天地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宇宙,或许没有什么争议的。
天地人(广义的包括其他一切有生命的物种的意义上的人)三位一体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具体解释开来就是:在构成宇宙的三位中,大到按照数亿光年来计算直径大小的宇宙天体,小到连在高倍显微镜下都无法看到的那些东西,他们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所组成。
他们不仅都拥有同样的双螺旋体遗传结构,而且按照同样的规律进行永恒而无限制的复制的方式在进化。
不仅如此,世间万物与天地一样还受到同样的自然规律所支配,生如此,死也如此。
可以说,宇宙是人的放大版,人则是宇宙的浓缩版。
人即宇宙,宇宙即人。
在永恒运动的宇宙中,天地与人类则处于一种尊卑有序的稳定结构之中。
作为到目前为止唯一被发现的最富有智慧的物种,我们人类对自然发挥着巨大的形塑性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人类也能决定这宇宙的存在,没有人类就没有宇宙,但从最本质的意义上来讲,无疑是天地为尊,而人类为卑,是天地决定我们人类,而不是人类决定宇宙,没有天地则没有我们人类。
更为关键的是,天地之变化决定着其间的物种必须随着发生变化。
同样,我们人类也必须随着天地之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简言之,天地之变,则人必须随之而变。
反之,如果天地在变而我们人类不变,我们就不可能生存下去。
同样,如果我们人类的变化速度适应不了天地的变化速度,我们同样会走向灭亡。
这就是天地间最无情的一个真理。
美国著名的古代中美洲宇宙学研究专家詹金斯(John Major Jen-kins)对玛雅历法的诠释,虽然未必正确,但它据此提出的对人类的借鉴却值得我们重视。
在它看来,本世纪的2012年是宇宙之间天、地、人的一次新的重组。
在这次新的重组过程中,我们人类将经历一次脱胎换骨的革命,以往一切被奉为真理的东西,可能一钱不值,为了适应天地之需要,我们人类必须以一种全新的道德伦理来应对这场革命。
如果人类还继续执著于迂腐的教条,人类除了灭亡,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
如果天地还能给予人类再一次重生的机会,人类就必须牢牢抓紧,否则,我们又将是恐龙的另一个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