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危机与人类选择:超越2012 > 第三章 从食物采集者到财富创造者(1)

第三章 从食物采集者到财富创造者(1)

2025-03-30 17:34:59

随着人类从东非古猿进化为世界公民,人类在经济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正是在这种变化之中,人类由一种靠天吃饭、简单依靠捡拾地上果实、追杀飞禽走兽的原始土著,进化为财富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为了塞满肚子而活着,人类可谓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机关算尽。

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前是极其原始和落后的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

在这个阶段,人类与周围的动物,如其近亲属类人猿、眼镜猴、狐猴类,或其远亲属豺狼虎豹类等都毫无二致,完全依靠漫山遍野挖掘植物根茎、捕杀动物为生。

偌大一个地球,每个角落都留下了饥肠辘辘的人类寻找食物的足迹。

那时的世界也便成为人与其他动物血腥搏斗的古战场。

人类能否生活下去,或者生活得怎么样,完全取决于人类能够采集多少植物,或打死多少动物。

残酷的环境注定了人类的命运是极其凄惨的。

因为据估计,即使在那些冬季气候也很温暖、物产丰饶的地区,每平方英里也只能养活一至两名食物采集者;如果在气候寒冷的地方,在热带丛林或沙漠地带,那么每养活一名食物采集者则需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82页。

至于人类到底能够捕获多少动物就更难说了。

小羚羊,一遇到危险就伏在草丛中一动不动,所以很容易抓到。

鹿、犀牛、猪、水牛、大象、河马、兔子、野鸡之类虽然能短期内逃脱人类的追捕,但终究不是人类的对手。

不过如果人类碰上诸如老虎、狮子、豹子等其他厉害的动物就另当别论了。

在与这些凶狠无比的动物的搏杀中,是人把动物杀死还是人类成为其他动物的腹中之餐,则充满着巨大的变数,其风险可想而知。

为求得大自然给予更多的恩赐,以维持生存,苟全性命,人类或祈求于上苍,或祈祷于巫术,甚至血腥宰杀自己的同类而奉献给所谓的神灵,但一切都是无济于事。

于是乎,在正常年景,人类也只能凑合活着,饥寒交迫而朝不保夕,一旦遭遇饥荒,便是饿殍遍野,枯骨处处了,吃人之风也因此流行于整个古代世界。

中外历史学家曾经为弄明白取代狩猎经济和采集经济的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而进行过不少的研究,但至今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结论。

人们只是大概知道,人类是在大约公元前15万年或12万年之间,开始了两项非常重要的试验,即驯养牲畜、培育植物。

【英】H·J·韦尔斯:《世界简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60页。

于是人们也把这两项活动看成是农业经济取代传统的狩猎经济和采集经济的标志。

在农业文明的早期阶段,人类翻挖土地,主要依靠手拿锄头来完成,劳动非常辛苦而缓慢,妇女被迫与男子一样承担繁重的农活。

而到了农业经济的成熟阶段,大批原来人类饲养用于果腹充饥的动物,如马、骡子、驴子等则取代人类而把许多艰苦的农活承担下来。

用美国历史学家J·H·布雷斯特德的话来说,就是以牛耕为特征的犁文化取代了粗陋的、效率低下的锄文化。

【美】J·H·布雷斯特德:《文明的征程》,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1页。

人类也因此由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方式,转变为固定的群居生活方式。

更为关键的是,农业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依靠大自然恩赐的食物采集者,转变成为日益摆脱大自然的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

此事件在人类史前时代的千万年中,是一件可以与人类的诞生,即从灵长类动物转变成为真正的人类相媲美的伟大事件。

由于农业经济和畜牧业的出现,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彻底改变了。

从此,人类成为能够几乎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变周围生态的唯一物种。

人类的诞生、农业文明的问世,为人类全部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