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识破职场沟通陷阱:职场秘密语言 > 第3章 “我尽量长话短说”(2)

第3章 “我尽量长话短说”(2)

2025-03-30 17:40:02

文件得了肥胖症那些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发言,还有长达4分钟的语音邮件(结尾从来不会有人听)都让我们深受其害,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篇幅长就意味着写文章花了功夫。

写篇50页的文章要花不少时间,但如果你只交5页,看起来就好像对工作没怎么用心。

高中老师就会用这个办法。

学期论文必须写20页,外加两页注释,参考书不得少于5本。

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办法对指导高中生是有用的,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讨论某个话题需要多少篇幅。

同样,这还能治治那些根本不想完成作业的学生,因为写出5页的垃圾没有写15页那么容易。

但是在商界这类方法并不那么奏效,因为目标不是在图书馆花1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而是沟通、说服、赢利。

很多高中生完成学业,长大成人,找到工作,做商务报告,可能高中时学的东西90%都忘了,但有几样一直记得,其中一样就是愚蠢地追求文章篇幅。

这不是件好事。

复制,粘贴,膨胀有人觉得篇幅长意味着看问题深刻,但通常情况相反。

如果你向经验丰富的编辑请教,她会告诉你,写出成功的短文要比写长篇难得多。

商界的傻瓜们根本就没真正动笔。

100页体形臃肿的PowerPoint不过是拙劣地从另外六篇体态膨胀的发言稿那里照搬来的,而那六篇则是在最后要交稿时才拼凑起来的。

如果有人真正用心去做,那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删去了。

元凶是谁呢?我们的朋友——复制键和粘贴键。

在使用打字机的年代,不管要写什么,都得先打好腹稿。

那时写出个长篇真是了不起,现在可不是了。

通过软件能轻而易举地把段落、文章和发言稿不断回炉。

在电脑上复制有思想内容的材料和复制空洞的垃圾应该分成两个不同的键,但可惜是同一个命令,把好的坏的都搅在一起了。

商界的人沉迷于避免重复劳动的原则,不鼓励任何人浪费时间去加工整理草稿(创造力可以休矣)。

最重要的是,有了软件,再长的文章写起来也不难了。

体会短小精悍的词优秀的演讲者除了发言简短,似乎还能成功运用很多短小精悍的词(单音节和双音节的词)。

温斯顿?丘吉尔是位语言大师。

他对词语的驾驭能力能让整个世界都抖擞起来关注事态——在真正需要着眼关注的时候。

丘吉尔有些最著名的文章中蕴涵着一种冲劲,听众会感受他的想法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轰鸣回响。

那清晰的语言和简洁的行文对我们有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我们决不气馁认输,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1940年6月4日《对下议院演讲》这是20世纪历史上最广为传颂的一篇演讲,并且实至名归,因为即使到今天,他的话仍会让人激动不已。

全文没有一个四音节的长词,全部一目了然。

他的语言打动了世界,让希特勒惶惶不安,并说服富兰克林?罗斯福制订了《租借法案》。

我们不太可能面临这么强大的威胁。

但如果真遇到了,那要记住这点:我们随时都可以把那些单音节的词调动起来,发挥它们的作用——即使在工作中。

弗莱士可读指数1946年,鲁道夫?弗莱士博士(Rudolf Flesch)设计出了弗莱士可读指数。

通过研究,他根据文章对读者教育水平高低的要求,发展出一种计算文章难易度的方法。

他发现,长句和长词要求读者教育水平更高,付出精力更多。

一个句子超过21个词读起来会很困难。

当词语音节平均数接近2的时候,可读性会降低。

这听起来很残酷,但别忘了大多数英语单词都是单音节。

他设计了一个复杂的公式来计算他所说的可读性分数。

按1到100来打分,100分为最易读。

下面是弗莱士计算出的一些表明他公式应用的例子。

连环画92《体育画报》63《华尔街日报》43美国联邦税务局税法 -6不同分数适于不同读者。

写篇可读性分数为100的文章可能性也不大(除了特警灵灵狗《特警灵灵狗》(See Spot Run),也译《警犬追杀令》:喜剧片,美国华纳兄弟公司2001年出品。

——译者注),因此我们也不建议要追求这么简单。

但一般来说,如果你想让普通的商界读者看懂并真正看完,你的文章可读性分数至少要在35分以上。

长篇大论的真正问题在于妨碍你同听众交流。

满眼都是带术语的句子,一个接一个的,让人觉得灰心丧气,总担心听不懂。

同样,轻快简短的词让我们觉得心领神会,能看懂了。

这与上次你参加的那个长达两小时的商务发言不同,当时发言的傻瓜每隔半个来小时就得提醒大家他的发言提纲。

简短的文章和发言都不会把负担推给听众,让听众去梳理文章的逻辑。

反正大多数人都不会去为这事费力。

虚伪是表达的大敌下文是真正短小精悍了。

简短的发言出拳更有力(像林肯这样优秀的演说家就使用了这一技巧)。

短句比长句给人印象更深刻(可以长短句混搭,但对大多数人而言,一个句子要是超过21个词就太长了)。

单音节的词势头足,并对多音节词形成冲击(丘吉尔掌握很多多音节的词,但在最关键的时刻,他把长词束之高阁,而青睐单音节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