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财神!你的魅力奇妙地给予了我们!否则,我们肯定会认为你有失体面,当人们的好感增加后,它会给你带来上帝般欢乐,混合了猪和猴子脸孔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就如他尖尖的脑袋那么明显,亲爱的读者,我们详详细细地将他展现给了你们;然后我们将把犹太人独自留在他的荣耀中。
内森死后,大量他的黑色半身侧面影——大多数使用伟大人物的身影字样作为标题——包含了比较多的同情意味,它们其实也不是献媚。
即便罗斯柴尔德家族请人给内森画了大量的肖像,实际上也不是试图赋予其光辉的形象。
在许多人眼里,内森的伟大本来就存在于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
一些人看待工作中的内森时,觉得他周围笼罩着一种英雄般的光环。
这篇开头引述的那个美国访者宣称:他周围的气氛以及他的处事方式中,有一种统帅一切的感觉,那些接触他的人主动表现出的恭敬,显示出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
‘那是谁?’是自然而然的问题,‘犹太人之王’则是答案。
但是,尽管他的性情与拿破仑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是金融界的帝王却从没有受到过英雄般的对待。
当时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胖子在买卖一张张纸片:人们挤在他的周围,举着各种汇票。
他会扫一眼某张汇票,还给对方,然后肯定地点一下头;接着转向另一个寻求建议的人。
两个俊朗时髦的年轻人站在他身边,做着记录。
他们的讨价还价控制着当天整个欧洲大陆的汇率。
他的弟弟詹姆斯同样易于接触。
1837年,一个巴黎的记者要见冯·罗斯柴尔德先生本人……他是人人传颂的人物,公债的大东方组织(欧洲最老的共济会组织)以及欧洲安全的关键枢纽。
这个记者惊讶地发现,国王走进他的首都时是那么的普通:冯·罗斯柴尔德先生只露面一小会,从下午3时到3时25分,这就是说,收市前5或10分钟……他通常由一个侄子陪着来到交易所,他的出现引起的骚动不是一般的猛烈。
人们急切地围住他,尤其是那些纠缠不休的交易员,但这并没有干扰他倾听他们的声音,然后用他惯常的幽默回答。
他自己会向一些关系紧密的银行家打招呼;他与别人的交谈从不冗长,说话时也没人交头接耳;当铃声响起时,人们四下散去;人们走后,他也如别人一样离去——没有到来时的那种仪式。
萨洛蒙在维也纳似乎更平易近人:每天,从12点股市开盘到下午4点收市,他一直被交易员和投机者围绕着,他们向他焦急地报告着市场的走势,并急切地希望得到并执行他的交易委托。
那些曾经进过罗斯柴尔德办公室的人也被他出乎意料的谦虚所震惊——尽管对外面的人来说有些不可思议。
1826年,皮克勒王子第一次见内森时,吃惊地发现伦敦城的统治者……实际上……待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在他账房的小院子里,我见了这个神圣同盟中神通广大的人,狭小的院子里还摆放着一辆装着银锭的货车。
详细描述内森时代纽考特内部情况的文档无一留存下来,但我们或许可以从迪斯雷利的小说《坦克雷德》中找到一些相近的描述(尽管作者可能有所修饰)。
与皮克勒当年一样,坦克雷德拜访时,发现与罗斯柴尔德相像的西多尼亚已经与一个外国大使在小房间里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