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纪元1894年,天朝光绪二十年,倭国明治二十七年,这是东亚气运变化的关键的一年。
主导了东亚几千年的天朝,被倭国击败。
倭国进了大陆......-*-*-*-*-*-*-*-*-*-*-*-*-*-*-*-*-*-时间:耶稣纪元2011年4月5日地点:天朝岭南行省的广深高速公路...李承乾(我们的主角,终于出场啦...)开着拉风的丰田AE86,回广州上学。
昨天,李承乾去拜祭了父母――在他高一时因为飞机失事去世。
现年19岁的他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二年级学生。
从他的座驾,你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宅男。
父母留下的遗产,足够他无忧无虑地过完一生(羡慕妒忌恨的说......)。
所以,他就是一个富二代。
不过,李承乾做人低调,用他的话就是平凡的日常才是王道。
可惜,上天喜欢和人们开玩笑......突然,大地剧烈地震动。
前方的道路出现了巨大的裂缝,丰田AE86掉了进去......-*-*-*-*-*-*-*-*-*-*-*-*-*-*-*-时间:耶稣纪元1894年1月11日地点:朝日光鲜之国,全罗道,古阜郡...全?准率领农民军队在全罗道古阜郡举行起义,反抗当地郡守赵秉甲的压迫。
东学党之乱爆发......起义军提出四个行动口号:1.不杀人,不伤物;2.忠孝双全,济世安民;3.逐灭夷倭,澄清圣道;4.驱兵入京,尽灭权贵,大振纲纪,立名定分,以从圣训。
周边各郡的民众纷纷响应,农民拿着木棒、铁锹、镰刀进攻城镇,用从政府军那里缴获的武器组成军队。
起义军以全臻准为总督、金德明为军师、孙中和与金开男为大将,以白山为大本营,向北方的汉城挺进。
作为重点驱逐对象的日本人,却令人费解地在《东京日日新闻》和东京《国民新闻》分别刊登了显然具有同情义军――或者说挑拨朝鲜内战――的报道:东学党军纪之严正,实在令人钦佩而外无话可说。
如果有一个士兵夺了良民的财产或奸*淫了妇女,立即捕来,当众述说他的罪恶,处以死刑,警戒全军。
所以队伍经常齐整,服从命令,犹如臂之使指……地方人民一则畏如蛇蝎(指官军),一则爱如父兄,其间相去实如天渊。
政府发布了关于保证讨伐队粮米与人民应向官军交纳粮米的严厉命令,但任何人也不加理睬。
至于东学党的军队,它却有足够的粮米,用不着征集,因为农民完全自愿地给他们以各种帮助。
起义军势如破竹地向前推进,很快在全罗、忠清、庆尚三个道建立了新的行政机关执纲所。
6月1日,起义军攻克朝鲜南部的战略重地、全罗道首府全州,并在城门张贴檄文,使汉城震撼......-*-*-*-*-*-*-*-*-*-*-*-*-*-*-*-*-*-#%&#&#%#李承乾刚刚睁开眼睛,就听到一句不知是什么话。
倭国话?!回过神来,李承乾意识到对方刚才问他没事。
没事,谢谢关心~李承乾用倭国话回答道。
作为宅男,会倭国话是再平常不过了。
这时,李承乾发现眼前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
老头一身燕尾服。
我是大鸟圭介,大日本帝国驻朝鲜特命全权公使。
阁下是......大鸟圭介???大日本帝国驻朝鲜特命全权公使???公使大人,现在是明治二十七年?李承乾边问边打量四周。
大鸟圭介点了点头。
这里是帝国驻朝鲜公使馆?大鸟圭介又点了点头。
在下是工藤新一,公使大人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在下的?我们是早上发现工藤君倒在公使馆门外,可以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在下......打扰了,公使大人......一个一身军服的倭国人走了进来,在大鸟圭介耳边说了一些话。
抱歉,工藤君。
请好好休息。
话毕,大鸟圭介以及那名倭**人离开了房间。
东京密电?!虽然,李承乾没有听到刚才他们说了什么。
可是,读唇对于李承乾这个宅男而言小意思啦~看来今天是7月19日...-*-*-*-*-*-*-*-*-*-*-*-*-*-*-*-六日后,倭国联合舰队在丰岛海面偷袭天朝北洋水师,悍然挑起了甲午战争。
7月,天朝与倭国两军在朝鲜开战。
天朝毅军以分统马玉昆率五营一队(约2100人),与天朝淮军盛字军以及天朝奉天的奉字练军、盛字练军一起,构成了四大军29营,于8月先期入朝,在平壤与从牙山退回的叶志超、聂士成部汇合,朝廷命叶志超为驻平壤各军总统。
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
当时驻守平壤的天朝军队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倭**队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
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战场。
晨三时,倭**队第九混成旅团在大岛义昌少将的指挥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天朝军队发起进攻。
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
玄武门为倭**队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优势兵力,由立见尚文少将的第十旅团(又称朔宁支队)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联队(又称元山支队)担任主攻。
天朝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登玄武门指挥,激战中,左宝贵中炮阵亡,其部下三位营官也先后覆灭,午后二时玄武门遂被倭**队攻陷。
倭**队向城内推进,遭到天朝军队的奋力抵抗,只得退守玄武门。
其三为城西南战场。
晨七时,野津道贯亲率倭国第五师团本队,从平壤西南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天朝军队进行反击。
至中午,野津道贯见难以得手,下令暂停攻击,退回驻地。
此时,天朝军队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
六天里,天朝军队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
倭**队一路高歌猛进,占领朝鲜全境。
-*-*-*-*-*-*-*-*-*-*-*-*-*-*-另一方面,9月15日上午,天朝北洋水师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
倭国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投入战斗军舰则有12艘,包括其全都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
16日凌晨1时,天朝铭军的十个营共四千人分乘五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
16日中午,天朝北洋水师抵达大东沟,到次日早晨,天朝军队全都登陆。
17日上午8时,天朝北洋水师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
11时许,天朝北洋水师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了望,判定为倭国舰队。
于是,天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立即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
由东乡平八郎指挥的吉野号率先发现天朝北洋水师,向倭国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12时20分,倭国舰队逐渐接近天朝北洋水师。
中午12时50分,天朝北洋水师旗舰定远首先开炮。
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天朝北洋水师各舰一齐发炮轰击。
三分钟后,倭国舰队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
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战斗开始不久,天朝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发射时炸膛,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
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
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天朝北洋水师就失去了指挥。
倭国舰队第一游击队4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天朝北洋水师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
倭**舰吉野也被天朝北洋水师击中起火,但很快被扑灭。
13时30分左右,超勇沉没。
当倭国舰队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舰队右翼时,本队也与天朝北洋水师主力交相攻击。
倭**舰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遭到天朝北洋水师截击。
定远、来远、经远重创比睿、赤城。
赤城舰长坂元八郎太阵亡。
西京丸也受创。
14时15分左右,倭国舰队本队绕至天朝北洋水师背后,与倭国第一游击队形成夹击之势。
天朝北洋水师腹背受敌,队形更加混乱。
在混战中,天朝北洋水师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吉野、高千穗等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倭国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亨,令第一游击队救援赤城、比睿。
吉野冲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着火的致远舰。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毅然全速撞向倭国主力舰吉野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
致远舰向吉野右舷高速撞去。
倭国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致远舰躲过一条鱼雷后,终于被另一条击中,全舰252人全部阵亡。
经远继续迎战吉野,也中弹起火,管带林永升、大副陈策阵亡,随后舰也被鱼雷击沉,全舰270人除16人获救外,全部阵亡。
致远沉没后,济远管带方伯谦、广甲管带吴敬荣,临阵脱逃。
靖远、来远因中弹过多,退出战斗,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修补损坏的机器。
定远、镇远两舰浴血奋战,中弹甚多,几次起火。
下午3时30分,镇远舰的30.5公分大炮连续击中倭国旗舰松岛二次。
松岛甲板四号炮塔中弹后,火焰引发装药,发生了大爆炸。
松岛船轴倾斜5度,冒起白烟,火灾大作。
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
倭**舰赤城、比睿、西京丸负伤,旗舰松岛情况也不容乐观,吉野、扶桑也受了伤,又见天朝北洋水师重新集队,倭国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亨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
天朝北洋水师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
历时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到此结束。
-*-*-*-*-*-*-*-*-*-*-*-*-*-*-*-*-9月17日到11月22日,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
天朝方面节节败退;倭国数路齐进,接连攻陷辽东重镇。
11月21日,倭国向旅顺口发起总攻。
22日,倭国占领旅顺口。
次年2月17日,倭**队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天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同年4月17日,天朝直隶总督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
-*-*-*-*-*-*-*-*-*-*-*-*-*-*-工藤君,汉城一别,已经半年了。
在朝鲜一切安好?对于你选择留在朝鲜为帝国效力,老头子是不赞成的。
以你的才能,不出二十年,你绝对可以达到伊藤博文阁下那种高度。
你的《论帝国崛起》在朝野都获得好评,你应该回到东京,这才是你的舞台......大鸟圭介的信不是很长,李承乾读完后,嘴角一弯......东京么?朝鲜才是我的舞台!现在的时间是耶稣纪元1895年5月4日。
在李承乾原本的位面,5月4日是他的生日。
不管怎么说李承乾20岁了。
弱冠之年的李承乾在十九世纪末的朝日光鲜之国,会有怎么样的表现?牛bb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