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盛世大宋全集 > 第十二章 烽火岁月(二)

第十二章 烽火岁月(二)

2025-03-30 17:50:14

今天仿佛是已经迟到了许久的阳春三月湛蓝的天空中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然而大地上却恰恰相反一片杀气升腾。

这是一座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城数拄烽烟从城楼上冲天而起城墙上血迹斑驳城墙前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一小段城墙已经倒塌在无数碎裂的石块和残破的肢体上面一面千疮百孔的旗帜仍然在风中飘扬大大的折字已经由金色变成了暗红。

折克行带着数百名疲惫的弓箭手以及刀斧手现在就在碎石的后面他们在静静的等待契丹人的下一次冲锋。

士兵们中间有人在哭泣因为也许下一次他们就会和那些已经长眠在石块下的兄弟们再见了。

十九天了啊!折克行对有人哭泣并没有什么不满这些士兵有许多本来都是城中的百姓在城破后仍然能和他并肩站在一起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可恨的是为什么援兵还没有到?难道朝廷不知道三州这条防线背后就是广阔的丘陵再也无险可守了吗?折克行苦叹:十九天!看来就是我生命的最后十九天了。

我还能活到天黑吗?十九天了!城外的耶律那也红着眼睛愤怒的咆哮道:一个破城都攻不下你们这群废物想等到天佑老贼来取你们的小命吗?跪在地上的舒穆鲁拓跋哭丧着脸实在太倒霉了攻城这种要命的苦活每次都落在自己身上在南京的时候就是自己去打皇城没打下现在这府州的城墙可比皇城还高得多这城是这么好攻的吗?咱们契丹人历来就不善攻城啊!要不早打到宋国的东京去了:大帅息怒实在是因为宋人太狡猾!那滚水滚油如下雨一般….我恕末将死罪!一旁的耶律那齐脸色也是青一脚将舒穆鲁拓跋踢翻在地怒喝道:现下城破几天了哪里还有什么滚水滚油?滚!你给我滚回去再组织一次冲锋拿不下来我就要你的命!看着舒穆鲁拓跋连滚带爬跑回去组织冲锋耶律那也仍然怒气难消对耶律那齐吼道:看你出的见鬼主意!这下可好现在咱们不上不下的要是天佑老贼追过来怎么办?嗯?耶律那齐这时根本没办法还能怎么办呢?引胫就戳好了报大帅!夏国宰相梁乙逋有信送到!一名军官匆匆跑来耶律兄弟大为惊讶梁乙逋出兵宋国这件事全天下都知道但是你打你的麟州我打我的府州谁也不碍着谁说起来还互有补益怎么莫名奇妙来封信呢?哈哈!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耶律那也看完信后大笑一把将信递给一头雾水的耶律那齐:梁乙逋说麟州訾虎分兵来援府州让咱们放弃进攻直接去打訾虎和他们前后夹击。

耶律那齐有点犹豫:对咱们有什么好处?老弟!看信吧他说只要灭了訾虎麟州城军无主将兵力单薄府州更无力救援麟州麟州指日可下他承诺麟州一破便给我们安排去西凉府。

夏人可信?为了咱们会去得罪辽国吗?耶律那齐不相信。

耶律那也长叹一声道:形势比人强啊!天佑老贼恐怕现在已经占了大同府说不定已经直扑塑州了就凭塑州那帮废物能挡他几天?你说说?目下着府州都打了十九天了咱们这点粮草早已不济怕是梁乙逋这鬼狐狸算准了这点若是拒绝了梁乙逋咱们就再无生机了。

传令!收兵全军南下!冲上去上!此时舒穆鲁拓跋正指挥着军队疯了一般往城墙缺口冲去尽管城墙已经垮塌了一小段但是遍布着各种形状的碎石的地形仍然使冲锋的效果大打折扣宋军的箭像是永远也不会停歇一般从正面的各个角度射出而当盾牌手试图挡住箭雨掩护部队进入时城内投石机抛出来的石块却又把这些队形集中的契丹武士变成了肉泥。

这次这次一定要行! 舒穆鲁拓跋忽然现对方的箭没有以前那么密集了石块飞出来的频率开始明显的下降心中狂喜宋军的储备再多也经不起这样没日没夜的消耗了。

短短的城墙缺口处仿佛人间的炼狱双方无数的士兵在这里砍杀根本不用看人只要刀斧挥出就可以带起一片血肉当然这片血肉有可能是敌人的也有可能是自己兄弟的在这残酷的战场上想要去分清敌我只能会让自己死得更快。

不行了啊!折克行有点绝望现在只有短兵相接了他身后的几百刀斧手已经冲了上去只留下两名亲兵孤零零的站在一旁。

然而在城墙处的血战是如此激烈血肉横飞几百人上去也根本消耗不了多久。

陛下!母亲!在震耳的拼杀声中折克行紧握手中的大刀狂喊起来没错他是一个文人但他早已经决定赴死全节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援兵不会来了:弟兄们跟我上杀蛮寇啊!所谓弟兄们也就是两个亲兵了纵然还有在其他城墙上的士兵也早已抽调得比米汤还要稀疏了。

就在这时候鸣金声响起契丹大军如同潮水般退去……契丹蛮子退了!拔营跑了!城楼上的瞭望台有士兵大叫欢呼声顿时从那些幸存的人们口中出尽管在欢呼声中有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尽管在欢呼声中有许多人虚脱躺倒在布满尸体的地面上。

退了!得救了!在突如其来的幸福包围下折克行还是保持了一丝清醒:契丹人怎么突然放弃了?再坚持一下就要得手了啊?当然在折克行庆幸劫后余生的时候他料不到訾虎正匆忙向府州赶来。

******谓州啊!谓州果然是我秦凤路的屏障!林东现在伏在一片高地的树林边上这个地方其实离谓州还有相当的距离但仍然可以隐约看见谓州城头上仍然高高竖立的蔡字大旗心中不知道是喜还是忧终于看到了谓州城可是谓州城外密密麻麻的营帐分明显示出谓州也正面临着危险。

几天前的那个夜晚林东率领着剩余的一百二十多骑兵去而复返把松懈下来的三百多通边寨夏军杀得片甲不留然后第二天林东就带人趟过了白沿河只是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夏军的斥侯联想到通边寨有夏军埋伏的情况林东的警惕性徒然高涨所以他又退了回去等待消息。

在这几天里令林东意外的是他居然等到了好几伙从兰州、熙州等地溃散而来的宋军通边寨里此时已经聚集了几百号人马而且非常奇怪的是附近的夏军似乎对这股由散兵聚集起来的小队伍还没有作出反应几天下来没有任何集中力量来扫荡的行动靠着通边寨里的粮食以及白沿河的水几百人还是能维持一段时间林东是这些人里职位最高的所以他成了这伙人的头今天林东在布置好哨探后就一路潜行到了谓州城外这时才现谓州早已被夏军围得水泄不通。

怎么办?尽管谓州还在但对林东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作用是不是远去凤翔府呢?又或者…..回通边寨!在树林里趴得腰都开始疼起来的时候林东作出了决断他要去打游击:他***我跟夏人耗上了你们不是要攻谓州吗?你敢断老子的活路老子就在你背后搞风搞雨叫你鸡犬不宁!一个多月血腥的战场生活使林东林观玉这个从前自命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佳公子从基本上变成了一个悍匪。

******唉!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当訾虎抚摸着自己的佩剑引用项羽这句名言的时候他已经被前后数万大军堵在了阑干堡这里离府州只有不足五十里却是再无可能赶到府州了。

天还没亮的时候訾虎就带着一万军队出了麟州城前往府州。

照原来的设想去府州只用大半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而夏军大营远在麟州十里之外。

不会反应如此之快就算集中了兵力来追也快不过他谁知道还差这五十里的距离就被迎面而来的契丹人给挡住了再想调头则不可能一是队伍在别人近距离的威逼之下调头那是兵家大忌二来夏军的大部队也赶到了身后。

对于夏军訾虎曾经有过非常辉煌和美好的回忆当年依靠着训练有素的军队和他准确无误的指挥战胜过梁乙逋的老爹――梁乞埋。

但是今天看来却没有可能活着去到府州或者回到麟州了。

且不说宋军在野外作战向来不是契丹或者夏人的对手就看双方的兵力也实在是对比悬殊梁乙逋加上耶律兄弟何止十比一啊!大丈夫死则死耳!訾虎仰天狂笑:老折不知死了没有如果死了就请在黄泉路上等哥哥片刻!来人!击鼓!战鼓声冲天而起訾虎上马亲自挥舞大旗宋军此时都知道了自己的处境非常不妙不过这些士兵们都在麟州这个血与火的军事重镇中生活了许久倒也磨练出了胆色没有任何的慌乱随着指挥摆好战斗队形迎接血战的到来。

万马奔腾的场面非常壮观无数的骑兵在战场上往来冲杀而宋军的步兵则结成一道道的环形阵地用长枪和盾牌抵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

哈哈!天黑前应该就能解决问题了吧?梁乙逋在一处山坡上看着偌大的战场真是惊天动地啊!看着战场中央宋军的环形阵地不断的萎缩梁乙逋的心情也是很愉悦的:打完这场我看宋国就算是完了从麟州到太原如此宽广的土地哪里还有能阻挡我大夏铁蹄的地方?旁边的李缓马屁及时送上:相国大人真是神机妙算末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哼!想来麟州城里没什么力量了吧?府州也无力相救了吧?我的李缓大将军这里就交给你了记得一定要把訾虎的人头拿到我要给王德来看看看他降还是不降?哈哈!梁乙逋开怀大笑。

******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进在官道上车辆、牲畜、人员一眼望不到头士气高涨的河东路大军在渡过了黄河之后就从延安府的东北边境上划过然后北上米脂。

真是有够远的!杨翼骑在马上对一边坐在马车里的曾布牢骚:怎么会选择晋州作为备战的大本营呢?离我们河东路的主战场实在是远得离谱啊!曾布这几天已经受够了各级军官对这件事的指责没好气道:这可是朝廷下的命令据说原先判断夏人可能要去征讨吐番又或者从天都山进攻秦凤路夏州军不过是骚扰而已所以才让我们主力南移嘛谁知道怎么会这样呢!杨翼极端不屑:枢密院那地方我干过都是一群腐朽文人能知道什么军国大事?曾布笑道:子脱你好胆!知道这是谁的意思吗?这可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决断的你要不要我写个条陈告诉娘娘你对此事不满呢杨翼立即转移话题:也不知道麟州怎么样了虽然那日下官赞同佟大人的计划但下官几日来仔细观察地图以为目下以大军去解米脂之围可能有点儿戏!若是我们还未到米脂而麟州有失则梁乙逋长驱直入则太原危矣!我大宋危矣!曾布皱眉思索一下旋又展颜道:麟州有两万人呢!倚坚城固守没有几个月他梁乙逋能插上翅膀飞过去吗?况且我等在米脂威胁了他的侧翼恐怕他不会这么轻松就往前猛跑吧?杨翼不说话心说侧翼这个东西有麟州在当然就存在若是麟州没有了仁多保忠又从延安府兜过来谁的侧翼受威胁还不一定呢。

当然即便如此杨翼对整个战场还是带着非常乐观的态度不只是他所有人都带着这样乐观的态度仁多保忠当然不会放弃对延安府的打击而麟州这样兵强马壮的大城是无论如何不会轻易被攻下来的占据了米脂河东大军就可以如鱼得水南北联络支援延安府和麟州三路齐出、粮草不足的夏军就要处于进退失据的地步了。

当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在正在等待着趾高气扬的河东大军一场震动天下的变故顷刻在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