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 第十八章 凡一平眼中的陈逸飞(3)

第十八章 凡一平眼中的陈逸飞(3)

2025-03-30 17:50:32

2002年8月28日,我就离开了《理发师》剧组。

在把我封闭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剧本改了七稿之后,剧本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我觉得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增加新的编剧就成为一种必要。

陈先生温和地征求我对增加新编剧的意见。

我立即表示同意,因为我觉得,只要为《理发师》好,增加一个编剧,哪怕增加两个、三个编剧,我都愿意。

陈先生很感谢我的理解和支持,并请我放心,我的利益会得到保证。

离开剧组那天,我忽然想起去年8月28日,正是小说《理发师》改定发稿的日子。

我那天的心情,其实就跟写完小说的心情一样,是一种释然的感觉。

创作是一种特拼体力和心力的活,在你作品未完成以前,你的神经是绷着的,当你把作品完成,人就像跑到终点的运动员一样,大喘气。

我那天确实是松了一口气,但也不断地冒虚汗。

我想我的身体出了毛病,便打电话给我在南宁的妻子。

我当医生的妻子在电话里给我诊断,然后叫我在北京的同学高福厅,在药店把药买来给我,并留下陪我。

我吃了药后,半夜就好了。

我说这事的意思,是想强调陈先生是一个拼命工作的人,他实在是太忙太累了,根本不顾自己的身体。

我跟他坐过两次飞机,他一上飞机就睡觉,并且一倒头就能睡着。

他告诉我,如果睡不着的话,他也会拿速写本,在飞机上画画。

对《理发师》剧组的不欢而散,凡一平恨自己无能为力,没能起什么协调的作用。

对姜文和陈逸飞的分歧和分手,凡一平也恨自己无能为力,没能在两位大师之间做点劝说什么的。

这时,他跟陈逸飞见了面,陈逸飞一口一个对不起,一个劲地来安慰凡一平。

这让凡一平更深地理解了陈逸飞的气度。

2003年元月18日,是停机事件发生的第20天,我给陈先生打了个电话。

这之前我一直沉默。

我沉默的原因是因为我总觉得陈先生和姜文仍然有继续合作的可能。

在这种时候,沉默是金。

但当我从媒体上得知制片方的决定:姜文走人,陈逸飞继续执导《理发师》,我必须打电话了。

这是我离开剧组后第一次与陈先生通话。

他在电话里跟我说,对不起,凡一平,发生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了。

请你放心,《理发师》还要拍下去,并且要把它拍好。

我不明白陈先生为什么要跟我说对不起,他没有做错什么,至少我不觉得他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地方。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理发师》,而《理发师》何尝又不是我的《理发师》呢?我想只有一个气度很大的人,才会对一切事物、人物慈善为怀。

陈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理发师》发生变故以后,陈逸飞再次邀请凡一平前往上海,共商剧本修改和重新开拍大计。

凡一平注意到一个细节,陈逸飞跟朋友打电话,末了总要交待一句,多保重身体。

他身边坐着的夫人则总要对陈逸飞说,你自己呢。

我记得这两年凡一平多次提起这事。

2003年2月1日,大年初一,我从南宁青秀山的寺庙下来,在草地上刚坐下,就接到陈先生的电话。

他说他正从浙江外景地回上海的路上,原来的外景地保护得很好。

电影也马上要重新拍了。

但剧本还需要改一改,请我去上海一趟,商量剧本怎么改。

于是2月3日,我到了上海,仍然住在上次住的达华宾馆。

陈先生让我先看剧本,晚上再跟我谈。

晚上,陈先生过来了,随同的还有他的夫人。

我们到了他在新天地的逸飞之家。

陈先生知道我很想了解关于停机的原因,对我说,这个事情就不说了,没事的,不就损失一些钱嘛。

他看看他的夫人,又说你看,连这件事情我都不跟我老婆说的。

他的夫人说是的。

我在国外,不知道这件事情,他电话里也没跟我说。

这个时候,陈先生接了一个电话,从说话的口气知道是他的朋友打来的。

陈先生在打电话的最后请朋友保重身体。

打完电话,他的夫人抱怨地对他说,你请别人保重身体,你自己却不注意自己的身体。

陈先生笑笑,接着就和我谈开了剧本修改的话题。

那晚我们又聊了很多。

第二天,陈先生又约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倪震教授,在虹桥宾馆,让倪教授对我提了不少剧本的修改意见。

回到南宁,我立即对剧本进行了修改,并寄给了他。

因为《理发师》,因为凡一平,陈逸飞来到南宁。

陈逸飞是在《理发师》停拍后来到南宁的。

陈逸飞出席了广西电视台的时尚之旅晚会。

在凡一平的安排下,我有机会与陈逸飞先生认识,并探讨一些问题,也问及与他有关的一些问题。

记得第一次晚餐,陈逸飞不参加喝酒,自己吃饭,并提前回房间,等凡一平去讨论《理发师》。

2003年3月27日,陈先生来到了南宁。

这是他第一次到南宁。

与其说他是来南宁参加一个时尚晚会,不如说是来和我谈剧本的,因为我一从机场接到他,刚上车,他就和我谈开了剧本。

到了宾馆,简单地吃过饭后,他又和我在房间里谈起了剧本。

我被他的精神感动着。

他比我更爱《理发师》。

告别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