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 第五章 旅美十年创辉煌(4)

第五章 旅美十年创辉煌(4)

2025-03-30 17:50:28

陈逸飞把1980年至1991年的创作称为第二个创作阶段,这一阶段的创作,可以称之为陈逸飞的第二个创作阶段。

他认为在美国的这10年是他艺术技巧的巩固期,在艺术上更加精耕细作,个人风格更明晰更丰富。

如果说陈逸飞在第一个阶段的绘画创作更多地受到前苏联艺术的影响的话,那么第二阶段在美国为主的创作则更多地受到欧美绘画艺术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陈逸飞在海外生活和创作的这些年,在对比中更深刻地体味了中华文明,这也体现和沉淀在他的绘画作品中。

蒋祖烜在叙述陈逸飞人生历程和艺术历程的时候,对画家第二个创作阶段的创作是这样评价的:陈逸飞最早萌发在作品中的崇高、悲壮的美感是易于从他的成名作《红旗》、《黄河颂》、《占领总统府》中领略的。

后来,陈逸飞的笔触集中在女性身上,从西方当代女性的典雅到近代东方女性的华贵直至藏族女性的执著,尽管面貌各有不同,时代、气质、服饰,乃至形体与面容差异甚远,但无一不是渗透着优美的古典风韵的理想人物。

有的批评家批评陈逸飞浓厚的‘怀旧’意识,认为陈逸飞带给人们的是一幅虚幻的图景,是被剥离了历史语境的图像。

以优美的姿态向人们招手微笑,并告诉你旧的就是美好的。

但是,在我看来,陈逸飞油画即便是对旧时人物、场景、故事的描摹,也暗示着某种以今天作为参照的对比。

‘海上旧梦’系列就是一个可供剖析的个案。

作者在表现旧上海的富户豪门醉生梦死时,无疑是持明显的批评性倾向。

而‘水乡系列’尽管也是追忆过去的岁月,则完全可以从中观照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理想的歌者——读陈逸飞》,《理论与创作》1999年3月)蒋祖烜曾广泛搜集和阅读过有关陈逸飞的文章和资料,并编成《神话陈逸飞》一书交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蒋祖烜仔细研读过陈逸飞的作品,还多次前往上海与陈逸飞进行访谈交流,因此他的评价值得重视。

陈逸飞第二个创作阶段的绘画成就,具有风格的深层次一致性与风格的延伸性求变性。

其实,在艺术家那里,这风格的两面总是会趋于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