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 第九章 模特架构的世界(1)

第九章 模特架构的世界(1)

2025-03-30 17:50:29

(1995年—2005年)1995年,逸飞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成立。

起步之初,逸飞模特经纪公司与新丝路这个当时在国内已经具备相当影响力的品牌合作,加上陈逸飞这个国际画家的名人效应,很快就开拓出一片模特文化的新天地。

在陈逸飞众多的文化产业子项里,模特经纪产业和随后的服饰设计产销业是两项联系最紧密的产业,是逸飞文化产业体系中的配套产业,它们与其他产业一起,构成陈逸飞视觉文化的大家族。

模特美感绘画、电影、服饰、模特,还有其他,陈逸飞做着系列产业,够忙够累够广泛。

有人问陈逸飞为什么涉足那么宽阔的产业领域,陈逸飞说:现在我考虑的不是挣钱,而是自己喜爱不喜爱。

艺术家都是游戏者,游戏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在结果。

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是人世间最大的幸福。

(崔益军、江乔勇:《陈逸飞跳起霓裳羽衣舞》)在陈逸飞那里,已经不是解决个人的吃穿住行的问题,而是要寻找最佳的生活方式,寻找快乐,寻找乐趣。

陈逸飞心目中的模特,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

晓戎问陈逸飞:你在上海逸飞新丝路模特经纪公司中有许多签约模特,你对他们总的印象如何?陈逸飞说:都有良好的形体条件,但要达到一定的水准需要作很大的努力,还需有许多外部条件配合,其中包括不可或缺的亲身经历体验。

想一下表演夜礼服时,为什么我们的模特总有力不从心之感,因为参加这类活动的实践经验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所以没有感觉。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模特,一定要参加国际交流,要去锦江迪生商厦,换句话说,要开阔眼界。

不仅是模特,画家也一样,除了灵性,经历和实践也是你的无形资产。

我不是说一定要长住在国内或国外,但去了解一下是非常必要的。

在美国时常有朋友跑来问我,陈逸飞,你看我是留在这里还是应该回国?我说,你觉得哪里感觉更自在些就去哪里。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只要想通了,留在海外或返回故乡,都是有道理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的鸿沟会逐步缩小,世界并不只属于你我,它是人类共同拥有的。

又问:您觉得近期内中国不会出现世界级模特吗?陈逸飞说:不会,条件不成熟。

当然,将来是大有希望的。

中国有那么多人,在比例上占了很大优势,世界级模特的产生和经济发展也有很大关联。

(晓戎:《大画家的平常心》,《世界时装之苑》1997年第3期)这个谈话是在1997年。

中国模特群体的整体素质的提升,绝非是一天两天能完成,而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2000年,陈逸飞再次强调中国模特群体的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

记:您选模特的标准是什么?陈:当然一定要职业化。

许多人理解模特就是漂亮,其实不是这样。

它是一种职业,职业有职业条件,本身的潜质、素质,文化的积累和修养,我觉得应该强调职业道德。

记:您最喜欢的女模特是哪位?陈:在中国,我觉得还是陈娟红。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她本身的潜质比较好。

记:你觉得中国的模特和国外模特相比有什么不同?陈:我们模特的一个大的问题是文化素质和美育积累。

郭晋丽:《Layefe文化作时尚》,《北京晚报》2000年2月6日这可能也是陈逸飞为什么要做模特经纪产业的重要原因,他想为这个群体的整体推进做点文化上的努力。

作为画家,模特还是陈逸飞绘画的重要对象。

陈逸飞的《待月西厢》(1994年春)是以模特陈文韵为原型的,那时的陈文韵正当年华,满面风韵,期待的目光,古典雅致。

陈逸飞偶然在一家单位电梯边的墙上看到陈文韵的照片,几经寻找,终于寻来这位女子,当时还是中国纺织大学模特班的一位学生。

另一幅画作《扇》,是以模特叶继红为原型。

叶继红是大名人,新时期第一批著名模特,首届中国模特大赛的冠军得主。

画叶继红比较得心应手,陈逸飞认识她比较早,到画她的时候已认识8年多,那装扮的洋气,神态的冷艳,东方的脸型,一画就把画家和模特的审美趣味融在画面里。

选模特儿并非选美,选的是味道、感觉、气质。

创作的重点也绝不是甜俗、媚俗,而是在发掘精神层面和状态。

美最重要的是要有特点和表现力,也就是闪光点。

(张晏萌:《陈逸飞和他的画中人》,《中》月刊1997年1月号)模特不只是脸蛋,也不仅仅是漂亮,陈逸飞看重模特的涵养。

模特打造陈逸飞用聪明二字来概括模特的整体素质。

他对获得波多黎哥2002环球小姐季军的卓灵有较好的评价,认为她聪明。

卓灵在逸飞模特经纪公司发展,陈逸飞评价说:印象中卓灵的最大特点就是聪明,她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因此卓灵有很强的自我调控能力。

卓灵的自身条件非常优越,而她的聪明又帮助她在回答问题时非常得体。

(《北京晚报》2002年6月3日)陈逸飞认为卓灵能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好成绩,是胜在善于尽快在比赛推进中调整自己的心态,胜在综合素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