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 第十四章 《理发师》的西去之路(5)

第十四章 《理发师》的西去之路(5)

2025-03-30 17:50:30

1月14日的诸多文章里,傅庆萱的《陈逸飞昨就〈理发师〉停机事件进一步挑明实质性原因是经济问题》特别醒目。

文章介绍说:近日,姜文就《理发师》停机一事在多家媒体发表我的几句话的公开信后,有关这一事件的内幕被传得沸沸扬扬,昨天陈逸飞对记者第一次直言不讳地挑明:停拍的实质性原因是经济问题,本来我对矛盾的真实原因一直保持沉默,但现在姜文的公开信把事态扩大了,我是不得已才开口的 。

陈逸飞说,按姜文的说法似乎是他想拍一部好电影,而我却不领情,但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根本原因是剧组的运作机制极不规范,经济上出现了严重问题。

陈逸飞说,我是这部戏的第二大投资方,同时还是执行制片人和导演,按照合同规定必须对整部戏负责,而且经济上的超支也要由我承担。

但实际上姜文控制了剧组的全部财务权和人事权,所有经济上的事情都由长期与姜文搭档的制片主任赵一军包揽,而且跳过了会计和出纳,从签字、账务到现金都在一个人手里,以至出现了许多漏洞和问题,比如花钱无度、支出没有原始单据,发票与现金出入很大。

主要演员在已经领取了片酬之后,每月零花钱竟高达八千多元,甚至连香烟及开拍前看病的医药费都要剧组报销;驾驶员明明只用了三十多天,开机总共只有一个多月,结果却报销了一百多天的费用。

投资方曾提出要委派一名财务总监,但也一直无法实现。

陈逸飞认为,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拍摄的正常运行,再这样下去,要出大问题。

对于姜文公开信中提到停机是因为陈逸飞一走了之的说法,陈逸飞说,暂停拍摄是四方投资商共同研究后签字认可的,我手头有复印件为证,当时还有律师在,然后又责成制片主任赵一军向剧组全体人员宣读。

再怎么说我有几百万元投资在这部戏里,我不可能一走了之,难道我跟自己的钱怄气吗?很多人以为这场风波是导演与演员之争,陈逸飞说,艺术上的分歧都可以讨论,我不是一个外行,我也拍过电影,也与有国际影响的明星合作过,作为一个导演,我深深懂得电影是集体创作出来的这个道理。

陈逸飞认为,电影并不是只有一种拍法,按他的说法,姜文不仅和他本人有矛盾,和剧组的其他人员、甚至群众演员也产生过矛盾,就连姜文自己推荐到剧组的女演员周韵都和姜文发生过争执。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姜文一个人做了很多事,每个创作人员都在为这个片子做着努力。

至于该片能否继续拍下去,陈逸飞肯定地说,戏还要拍的,这也是投资方很明确的态度。

至于什么时候继续拍,现在还很难说。

我不能说就不跟姜文再合作之类的话,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处理好这件事也是能力的体现。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要找的人一定要有国际知名度,但更要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1月15日,陈逸飞在《羊城晚报》发表的《几点声明》,全文如下:一、 我对电影的艺术形式充满了感情,电影是我大美术、大视觉概念实践的一部分。

2002年初,我买下凡一平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并请原作者改编成电影剧本。

组建剧组后,请张人捷和王述平进一步修改剧本,然后又组织主持主创人员讨论、修改剧本。

二、电影《理发师》是由世纪英雄电影投资有限公司、逸飞文化影视传播公司、北大华亿电影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投资摄制的。

我是第二大股东,并与另三家投资方签约担任该片的执行制片人和导演职务。

三、2002年12月30日,我去北京是由韩三平约我去的,行程是由制片主任赵一军安排的,不存在我不辞而别的说法。

四、根据四方的协议规定, 我有剧组的财政权和人事权。

但《理发师》剧组在筹建的过程中就已埋下了隐患。

姜文和制片主任是多年的伙伴,他们拉了一帮自己的人在剧组里担任各项工作,包括会计等重要职务,并运用各种方式抬高他们酬金,造成了戏还没有开拍,制片主任赵一军做的预算就超支150万元。

赵一军还擅自将投资方的资金都放在自己处保管,隐瞒资金的运作,导致资金的严重失控,包括演职人员的酬金等重大支出,全由姜文和赵一军二人控制,甚至产生了严重违反国家法律的问题。

1月9日投资方开会研究决定,让制片主任赵一军交出手上所有的现金和原始单据,但赵一军迟迟交不出来,一拖再拖,直至昨天晚上尚未完全交清。

《理发师》剧组机制上的不规范,导致了财务上的混乱,直接造成了摄制成本的人为上升。

五、中国的电影产业要搞上去,剧组的机制一定要健全,运作要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金合理运用到位,影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中国的电影产业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