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我听说了这个传闻,但是不属实,我不会演《理发师》,因为档期错过了,时间上合不来。
马上3月15日要在北京拍《手机》,预计要拍到5月20日。
记者:如果《理发师》剧组可以等您的档期,您会不会考虑接拍呢?葛优:那合同就要从头谈过,不太可能。
记者:《手机》的四位女主角确定了吗?葛优:目前徐帆已经定下来了,是扮演我在剧中的妻子。
范冰冰我也刚见过面了,估计也差不多定下来了。
还有江珊和杨欣,都还在谈。
记者:关于《编辑部的故事》续集,据说剧组有意找你和吕丽萍继续扮演原来的角色?葛优:是有这个说法,但是还没人和我谈这个事儿。
不过听说在续集中主要是以年轻人的故事为主,我和吕丽萍也就前面一两集会出现一下,算是带一带,做个过渡。
(朱霁芳:《〈卡拉是条狗〉上海展开宣传,葛优头发是成功之母》,《广州日报》2003年2月26日)2月17、18日,诸多媒体披露消息,《理发师》的财务清算结果出来了,剧组因停机损失共800万元。
3月29日,《当代生活报》发表赵娟采写的《陈逸飞拒绝谈姜文》。
其中载述道:陈逸飞说,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们应该向前看,把精力放在如何把《理发师》拍得更好上面,而不要去纠缠人际关系。
我们在财务上损失了800万,先前拍摄的五分之一镜头作废。
不过,虽然主演换了,但影片的风格不会改变,因为导演还是我。
3月30日,陈逸飞以《理发师》导演的身份向媒体披露,他想将《理发师》片名更改为音乐盒。
主要原因是影片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理发箱,里面装着一个留声机,随时随地都可放出浪漫的音乐,理发箱其实是个音乐盒子。
陈逸飞说,音乐盒这个片名让人产生很多联想,有一种浪漫的感觉,剧本修改时也这样努力。
此前几天,陈逸飞到了南宁,与凡一平商讨剧本修改问题,也说到了想变动片名的问题,凡一平认为可以考虑。
接下来的两天,诸多报纸都刊发了这一消息。
但后来,陈逸飞多方考虑,也与其他主创人员多次商讨,最后还是用理发师这个片名。
4月10日,《北京晚报》发表李峥嵘采写的《大视觉中的陈逸飞》,并提到《理发师》风波,其中载述陈逸飞所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我现在没有必要来讲述这件事情的开头和结尾。
但是有一点,我希望我做的事情和自己设想的能和社会认可的游戏规则相吻合。
重新开机2003年,陈逸飞曾计划在4月和8月开机,没有想到这一年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把这一计划给误了。
陈逸飞对8月情有独钟。
2003年,他计划过8月开机,2004年,他再次计划《理发师》8月开机。
2004年3月26日,《中国文化报》发表王岩写的《〈理发师〉大规模修改剧本八月开拍》,介绍了陈逸飞对剧本修改的设想和8月开机的设想。
文章介绍说,近日,来北京签售新书《逸飞视觉》的著名艺术家陈逸飞,透露了有关《理发师》的最新动态。
关于此前《理发师》的拍摄风波,陈逸飞已不愿再提及。
对于外界传言该片将停拍的消息,陈逸飞付之一笑,说一年来尽管没有拍摄什么镜头,但影片在江浙一带的外景基地不仅保留着,并且还一直在付租金,《理发师》的拍摄一定会继续,并有望在今年8月份再次动工。
一年来有关《理发师》的新闻层出不穷,反而使公众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更大的好奇和期待。
但让陈逸飞觉得有所收获的是这一年来的沉默带给自己的感悟。
陈逸飞透露,长时间的思索使自己能静下心来和编剧不断完善剧本。
在新版《理发师》中,他删掉了原来电影中的大量对白,采用了其他手法来增强《理发师》的电影语言。
陈逸飞表示,在影片中他将运用光影效果最大限度地营造一种浪漫写实主义的意境。
尽管这个8月又没能按期开机,但表明了陈逸飞对8月的那份爱惜。
南方的8月,是高温的月份,只有过了中秋才能凉下来。
而《理发师》选的外景地大多是在江南。
2004年的冬季,《理发师》进入开机倒计时。
11月份,上海陈逸飞的工作室里贴满了很多照片,照片上的人都是《理发师》的候选演员,他们有已经大红大紫的,有为观众所熟悉的,还有一些是陌生的。
陈逸飞计划在12月10日左右最终定下演员名单,初步确定在2005年的大年初八开机。
陈逸飞的认真是出了名的。
在2003年至2004年这两年里,他一有时间就把《理发师》剧本拿出来审读,也和凡一平多次见面,多次讨论剧本的修改方案。
凡一平是小说《理发师》的作者,操刀`剧本也很方便。
快60岁的陈逸飞陪着年轻的凡一平熬了好几个通宵。
应该说,这个本子改了两年。
多次改动后的剧本,陈逸飞比较满意,两对男女的戏都加重了,情感纠葛更加突出,两位女主角的戏也增多了。
对影片中的理发师这个形象,陈逸飞认为,这个人物单纯,期盼不多,一生只想做个好的理发师,虽被时代和命运捉弄,人生理念不改,并且因为感情单纯被动,爱得很彻底。
对将要拍摄的《理发师》,陈逸飞说:我最大的希望是让普通观众去注意它,让专业人士觉得有点不一样。
《理发师》已经成为我艺术生涯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它,我的大视觉概念也不会完整。
我不是在玩票,它更像我的小孩,放不下啊。
(黄斌:《陈逸飞:拍电影绝不是玩票》,《南国早报》2004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