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经济的文化基因:犹太商人的智慧 > 第一章 天造地设的世界第一商人(2)

第一章 天造地设的世界第一商人(2)

2025-03-30 17:58:00

希伯来人作为哈比鲁人的一部分,在进入迦南的初期,像滚雪球似地把城镇中那些地位卑下或充当雇佣兵和商人的人员吸收到自己中间来。

后来,因迦南大旱,希伯来人移居埃及,在那里过了400年的寄居生活。

他们定居于尼罗河三角洲的东北部,在那里赚钱,并赢得了影响和权力。

即便如此,在当时的埃及,希伯来人也不表示民族或部族,仅表示非定居的权力低下的人。

最后,因为不堪奴役,希伯来人由其首领摩西带领,离开埃及,返回迦南,其时,各种来源的无根的人包括农奴和奴隶,自动地凝聚到以色列部落的周围。

在希伯来诸部落征服迦南的过程中,一个新的民族――希伯来民族,一个新的宗教――犹太教,和一个迦南地区的新国家――犹太王国,一起诞生了。

业已在无形中铸就的早期希伯来人的边际性和中介性基因,将在迦南这个边际性地域和边际性文化区域中,得到进一步的孕育和强化。

2.迦南的孕育迦南被历史学家称作肥沃的新月,在《圣经》中上帝应许摩西时,被称作流奶与蜜之地。

这也许仅仅对于来自于更荒凉的沙漠的希伯来人来说,才是如此。

迦南位于地中海和阿拉伯沙漠之间,北邻叙利亚,南接西奈半岛,幅员不大,气候与地势却千差万别,被人称作一个支离破碎、自相矛盾的地方。

在自然方面,迦南是边际性的:较之沙漠,它毕竟有平原和丘陵,也点缀着一些绿洲,有农业出产,有放牧的草场;同时,它又是贫瘠的,宜耕地不多,水源不足,土质极差,只能出产些劣质的作物。

在政治―文化方面,迦南也历来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当时是巴比仑与埃及之间。

由于迦南地处要冲而又地势多变,使得历史上周边依次兴起的大国都想染指它,但又无法完全吞并它。

在希伯来人占据迦南之前,这里已经是地区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一个冲突或缓冲地带,一个稍显自相矛盾的地带。

从公元前11世纪犹太王国建立到1948年以色列诞生,这块地方曾先后被7个民族20次征服,征服时间长则400余年,短则10余年。

所以,迦南在当时的国际关系与文化交流方面也是一个典型的边际性区域。

这种双重的边际性,使得迦南不可能以物产而只能以为各地的物产提供交换(买卖)的机会而兴盛起来。

自古以来,迦南就是往来辐辏之所,整个的民族、军队、游牧部落和商队都从这里川流而过,肥沃的新月,实是个买卖兴隆的大市场!在希伯来人进入迦南时,这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已经相当发达。

除了出产粮食、油、香料等农产品之外,也出产手工制品,如战车、铜盔甲和银子等。

各城镇都有不少商店。

作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小亚细亚之间的纽带,这里的国际商业十分发达,各城镇都从事民族间的贸易。

王室经商,私人从事内外贸易的大商人也已形成,同时出现了相当复杂的职业分层。

在这样的社会―经济背景上,由哈比鲁人演化而来的希伯来人,虽然尚未完全定居,并且也从事畜牧业,但由于其天生的边际性以及同城市―商业的密切联系,很快就融入了这种早期的城市―商业生活。

最早率领希伯来部落来迦南的族祖亚伯拉罕,曾试图保持该地与埃及之间商队经商的传统。

到约瑟时代,希伯亚部落进入了国际贸易行列,参加从基列贩运香料、乳香、没药的商队。

犹太王国建立后,也有许多希伯来人前往巴比仑、埃及等地从事贸易活动。

犹太王国的第三代君王所罗门开发了通向埃及和阿拉伯半岛的关键地区内格夫,建起了伊锡安―格伯尔港,从这里出发,同阿拉伯、印度和非洲进行广泛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