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盛唐风流武状元全集 > 第242章 公主要创业

第242章 公主要创业

2025-03-30 18:01:16

何开正准备告辞,旁边李仙惠温言细语道:何大人远来辛苦,又为候府办了这么多事情,理应留下来用过宴席,让我们府上尽到一点谢意再走嘛!何开深长一辑,连忙说道:不劳夫人费心,何开还是告辞的好。

候爷府上的事情,可不能耽误了,得马上着手去办下来。

秦霄笑了笑:既然如此,那好吧,我也就不强留何大人。

一些琐事,多多有劳何大人了。

候爷太客气了,卑职告退。

何开领着一众儿仆役和衙役走了。

李仙惠将秦霄轻轻拽到一边,指着那几箱子铜钱:老公,这算是贿赂么?怎么会?秦霄笑道:这可是皇帝的意思,朝廷准了的。

心里笑道:不就是公款吃喝花销一些么,比起库房里钱财发霉的武三思那些贪赃枉法之徒,我真的算是勤勉老实的了。

好歹也是立过大功的人,在这个年代受一点特殊待遇算是太正常不过了。

我也就是随便问问,不出事就最好。

李仙惠继续说道:不过,现在可是开销日大,坐吃山空的道理老公肯定是懂的哦?秦霄奇道:那你想怎么办?赚钱呀!只花不赚怎么行!李仙惠说道:你也不看看,在长安那阵子,你花了多少钱,真的像是流水一样,紫笛时常找我来抱怨。

不过嘛,你的公事我可不敢过问。

只是在想,总得有个活水来源的门路。

光凭那六十顷永业田和百户食邑,顶多也就是不愁吃穿。

可是,我们也得要为儿女子孙们想想呀。

没点家业怎么行?哦?呵呵!仙儿你真是个好老婆。

秦霄不由得笑了起来:好吧,你说说看,有什么主意。

我要经商!李仙惠欢喜说道。

经商?秦霄一笑:的确是个好办法。

江南长江一带,可谓是富庶之地。

商铺活跃。

虽然朝廷最重视的是农桑,但对商业也还是不反对的。

而且呀,仙儿,我现在这个候爷的身份可是有用得紧。

这都不用交税你知道么?你要清楚,商税是很重的。

朝廷想更多的人弃商从农。

我知道呀!所以我才想要从商!李仙惠有些兴奋的说道:老公,你点子多,想一想,做什么生意最赚钱呢?秦霄细细的思索了一阵,突然灵光一现,连忙道:快去把墨衣找来!她有办法。

李仙惠奇道:墨衣?她能有什么办法?伸手对旁边的丫鬟挥了挥手。

让她去叫人了。

牙刷,就是你每天都在用的牙刷知道么?秦霄高兴的说道:南北走商么,太累人太显眼,虽然利润高,可是来回麻烦也有风险。

开酒店当铺,竞争太大,难得做出特色。

我们何不开个牙刷厂呀?这东西现在可没人来造,而且只要稍加推广,肯定有人会用——你也是知道的,这东西,比那槐枝蹭牙有用得多吧?的确是,真的是好主意!李仙惠兴奋不已:这个肯定能赚钱!这下好啦,我也有事可做了!片刻之后,正在后院练剑的墨衣被唤了过来,李仙惠对她说起开牙刷厂一事,墨衣马上点头应允:我早有这个打算了。

每日里坐在家里吃闲饭,能帮候爷做点事情还是实在一些。

秦霄笑道:仙儿,墨衣会做的。

具体要怎么弄,你们商量着办去吧。

嗯,一个厂长,一个副厂长。

紫笛,你就当经理吧,哈哈!紫笛惊愕地将嘴张得圆了:经理,是个多大的官儿呢?蛮大的。

秦霄笑道:到时候有了工人,全都是你的手下跟跟班儿。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

上官婉儿也出来了,笑嘻嘻的道:那我呢?你……秦霄思索了一阵:你就当形象代言人哪,多好。

你刷牙的样子特别好看,画张图贴出去做海报,一定人见人爱。

以你的声望和影响,随便一宣传,别的人不说,那些才子名士和文人骚客们,是肯定要买账的。

既然他们买账,那就有效应,能成为潮流和时尚了不是?武则天时代,年纪轻轻的上官婉儿可是天下诗文总评人,在诗人才子中的声望那可是极高的。

呵,敢情把我当招牌亮出来了。

上官婉儿笑嘻嘻的说道:也罢,索性是闲来无事,倒不如跟姐妹们一起办些有意义的事情。

白天忙正事,晚上打麻将。

这日子也算是充实了,好过整天诗词歌赋吃喝玩乐的空洞无聊。

四女兴奋地凑到一齐,叽叽喳喳的商量着开牙刷厂的事情去了。

秦霄支着脸坐在那里,看着她们兴高采烈的讨论,心里想道:没想到,堂堂的公主,也要创业当实干家。

既然我在朝堂上吃不开退下来了,也就找些有趣的事情来做做,总不至于像那些愤青一样整天哀声叹气的心忧如焚,自己折磨自己。

等忙过了这阵子,后庄的军营建好,就要开始新一轮的特种营训练了。

之前那两三月的特训和后来地技巧训练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离秦霄的预想目标还有巨大的差距。

郭子仪也要好好的细心调教一番。

他现在虽然文韬武略都已经不差,但是如果多接受一些21世纪的军事思想和知识以及特种技能,肯定会更加厉害!将来独挡一面充将担帅,绝对不是空谈。

想不到,赋闲下来了,我也会这样忙碌。

还要准备娶上官婉儿呢!既然是平妻,那也就要分宅立居,不能比主室的差多少。

原来的凌云居就有够大,但也要在正卧旁找间好点的房子,好好的装修一番,不能让她受委屈了。

朝堂之上,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我在这里养精蓄锐,什么时候才会有机会降临?罢了,先不想这么远,机会也只眷顾有准备的人。

这段日子,我就好好的准备吧!想得正入神,四个女子嘻嘻哈哈就跑了出去,秦霄问道:喂,你们齐齐的跑出去干嘛?收猪鬃!四个女子齐声答了一句,欢喜的就跑了出去。

秦霄坐在椅子上好笑了一阵,伸了一个懒腰:好,我也该办办正事了!狄光远差人给秦霄寻来了早点,随便吃过一点,就到了候府后院。

那一片空阔的草地上,邢长风正领着人在进行马刀劈刺训练。

呐喊阵阵杀气冲天,个个挥汗如雨,马匹健蹄飞扬。

郭子仪也极自觉地跟着邢长风他们一起训练,手里绰着那挺寒铁方天画戟,虎虎生威地劈刺一个个草人,宛如猛虎下山。

万雷看到秦霄来了,走过来施拳一礼:将军早!在军队里,万雷等人,还是习惯称秦霄作‘将军’。

兄弟辛苦了。

秦霄点了点头,然后对他说道:这郭子仪怎么样?不错,的确是个人才。

万雷说道:一点也没有贵公子的派头。

昨天我们搭行营的时候,他就和普通士卒一样跟着一起忙,说是要学习和掌握军队里的每一项细小的技能。

肯学,又聪明,而且很能吃苦。

他马术,是我们所有人当真最好的。

刚才我给了他一支三连铁臂弩,欢喜得不行了。

呵呵!好。

泰霄笑了笑:先让他跟着你们,熟悉一下军队里的气氛吧。

记着,把他当作是普通的士卒一样来对待。

任务没完成,或是做得错了。

该打的打,该骂的骂,千万别搞什么特殊待遇。

而且,最好是更加严格一点。

万雷一抱拳:末将知道了。

嗯。

好。

秦霄说道:这段时间,就像以前一样进行一些常规训练吧。

等军营建好全部安顿了下来,马上开始特训。

到时候我亲自主持。

是,将军!秦霄又站在那里看了一阵,郭子仪已经是脱成了光帮子,一身雪练似的肌肉梭角分明,魁梧强壮,简直就是乳虎下岗,干劲冲天。

郭子仪也远远看到秦霄过来了,冲刺完一阵后,拍马跑到秦霄面前,翻身下马就拜:师父!秦霄让他起来,笑呵呵的说道:军队里,可没有父兄子侄和师徒之分,叫我将军。

我刚才已经对万将军说了,你这段日子,光跟着特种营训练着。

同吃同住同训练,不会有任何一点的特权。

你吃得了这种苦么。

郭子仪凛然一抱拳:将军放心,子仪一定能受得了。

而且,子仪正想从最低层的士兵做起。

从扎营布阵到列队使旗,都要学到心中。

嗯,好。

秦霄一拍他的肩头:特种营现在进行的,只是普通日常的训练。

到时候特训一开始,是很苦的,你可要有准备了。

还有,白天你跟着他们训练。

晚上就来找我,我和你一起学兵法韬略。

郭子仪欢喜的道:是,将军!子仪去训练了!去吧!万雷啧啧赞道:真是个好孩子。

一腔热血品行上佳。

像这样的文武人才,真是罕见哪!是啊。

秦霄点头说道:他在某些方面,比我还要强。

将来的成就,一定非常人所能比拟。

这次被贬出长安,收得郭子仪,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晚饭过后,郭子仪来到前堂找到了秦霄,秦霄将他领到一间书房里。

那里全是一些秦霄随身带来的书籍,诸子百家,军事典籍,无一不有。

再加上秦霄差人买来的、上官婉儿收集来的,满满的一架子。

秦霄指着这些书,对郭子仪说道:子仪,你看书的速度快么?这么多书,你多久看得完?郭子仪微微的咋了咋舌:原本以为,我的书已经够多了,没想到这里更多。

子仪看书不是很快,这么多书,怕是一辈子也看不完。

秦霄随手拿出一本《孙子兵法》师徒二人在桌边坐了下来:这本你肯定是看过的了?这序是曹孟德作的,中间的注解也是他批注的。

一共十三篇。

是的,看过。

郭子仪点头。

其实呢,每一个不同的时刻,环镜不同,战争的方式也不相同。

秦霄理了一理思绪,对郭子仪说道:远古时候,国家财力和经济发展,是不能跟现在相比的。

那时候的战争,规模要小许多,不像现在动辄万人。

但是现在的这种状况,跟数百上千年后也是没有可比性的。

现在我们用的还是冷兵器,说不定到了那时候,火器、机械和立体作战,全都会出现。

郭子仪听了顿觉新鲜,疑惑不解的说道:冷兵器和火器?还有立体作战,是什么意思?秦霄微微地笑了笑:冷兵器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刀戈剑戟。

火器么……火药,现在已经有一些人用来开山挖矿的那玩艺,你知道么?就是以那种东西为基础发展起来地。

至于立体作战,那就是海、陆、空三个方位一起来。

这些了不了解不要紧,我只是打个比方。

意思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兵法,都要学得活,不能读死书。

因地制宜的带兵打战,才能有胜算。

而且,战争是政治的延伸。

朝堂之上的情况,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

打个比方,杨广那种残忍暴虐的君王,就算他手上有天下精锐的骁果军。

也保不住江山,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黯弱的朝廷和君王,拥有再强大的军队,也是维持不下去的;同样的道理,再强大的军队,如果没有圣明的君王和清明的朝堂支持,也是维持不下去的。

所以,军队的根本,是在朝堂。

你明白我的意思么?明白。

郭子仪点头:师父是说,不仅要当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

朝堂之上也要站稳脚跟。

嗯,说得对。

秦霄赞许的点头:战争是很奇怪的,他的本性归纳起来,无外乎三点:其一是‘爆烈性’,就是战争的盲目性,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

比喻一群天生野蛮嗜血的人,对另一群人进行的无缘无故的屠杀;再就是偶然性,比喻说,统军将领的一时激奋怒而发动兵乱,和远古时期部落之间的突然冲突,都是这种。

再者,就是刚才所说,是理智的政治产物。

比如当年大唐灭掉高句丽和百济,统一半岛立新罗国,这就是有目的的军事行动。

作为统军将领,要先了解战争的本质,才有可能有效的‘制止’战争。

制止战争?郭子仪大惑不解。

是啊,制止战争。

秦霄心里想着,这可是新世纪军事课堂里教的东西,我提前一千多年就教给你了。

于是挑起嘴角笑了笑,想了一些郭子仪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只不过,我们用的方式,也是战争。

《司马法》有云,‘以杀止杀,杀之可也’。

《孙子兵法》里也有提到吧?战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通过一场战争换取和平,来消弭更多的战争,这才是目的。

那……郭子仪浓眉紧锁:为何我大唐,包括之前的大周,与突厥打了那么年,一直还在打?圣后和当今陛下,为何不用一场战争来避免后来的战争呢?那是因为,他们办不到。

袁霄毫不避讳的说道:大唐到了圣后手上,一度遭废。

大周王朝,包括现在的大唐,是盛而不强,圣后和陛下虽然经营得方,军队的数量、装备和素质也足以令所有敌国胆寒。

但事实是,我们一直处于保守防守的阶段。

而且刚才我已经说过了,战争是政治的附庸。

圣后当政时,虽然统治稳固,可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上下并不是很齐心。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这你也是知道的。

往前看几十年,太宗手上,不是用李绩和李靖,一举灭了突厥么?当时贞观盛世,上下一心百姓用命,大的军事行动也容易成功一些。

所以,带兵之人,首先要看清朝堂,立足于朝堂,不要蛮干。

孤胆英雄固然可敬,可是如果都要以牺牲作为代价,那就得不偿失了。

哦,我明白了。

郭子仪一点就通:师父的意思是,以现在的情况看来,我大唐在突厥、吐蕃等国面前消极防守处于被动,根源是在朝堂之上?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唯有先从朝堂入手,解决后顾之忧?不错,很聪明。

秦霄赞许的说道:关于如何用计,如何布阵,如何点兵,如何发将,所有的典籍里都有记载说明,这些我们细细阅览加以理解贯通,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认清楚政治形势,这也是‘知己’必不可少的一条。

至于‘知彼’也要从敌军的朝堂之上看起,再到临军对敌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可疏漏。

《三国志》你肯定是看过的吧?那里面,就没少记载反间计、谍报、谎报这种利用敌军朝堂让对方撤败的战例。

连诸葛亮这样的人物也屡屡中计。

或者说,明知是计,也要中计。

所以,军队的要害,不是在于将领有多强悍,士卒马匹兵器有多精锐,而是对方的政治后台。

明白么?第四卷 万里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