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盛唐风流武状元全集 > 第390章 雪中送炭

第390章 雪中送炭

2025-03-30 18:01:23

御书房里,顿时有些静悄悄的。

张说与姚崇,同为左右丞相,代表着朝堂之上两股截然不同的流派。

以张说为首的是一班儿老臣、旧臣的守旧派;以姚崇为首的则是一派青壮年,敢做敢为的激进派。

李隆基心里清楚,虽然目下这两派人还没有形成恶劣的党争,但是常常在政见上不合,也是人人皆知的。

也难怪,老臣们智虑忠纯办事规矩,但是办难免有些瞻前顾后拼劲不足;姚崇等人则是一群大刀阔斧勇于创新的人。

这两种人,各有其妙,各有其短,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与坏能衡量的。

心中有了这本帐的李隆基,不想就秦霄这件事情引发太多的争论,弄得人心惶惶。

他笑了一笑说道:张阁老言之有理。

像秦霄这样的举动,的确是有些冒失,践踏我大唐的律法了。

不过,姚崇说得也有可取之处。

办实事、办大事者,不拘小节。

虽然朕不赞许秦霄这种做法,但考虑他当时所处的环境,朕也只能姑且原谅他这样干。

张说有些不服,正准备正说些什么。

旁边的庐怀慎和刘幽求连忙以眼神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张说好歹忍了下来。

李隆基看在眼里,心里何尝不清楚。

张说是为当朝首辅,眼看着一个河北的元帅这样不顾律法胡来,他当然看不下去。

这也是他的职责所在,算不上是对秦霄有了什么成见。

想到此处,李隆基轻缓说道:张阁老,东北那边,从即日起,朕会亲自过问这些事情。

担保不会出现什么岔子。

阁老说的话,朕也会牢记于心,左右细细斟酌办事。

张说顿时诚惶诚恐:陛下言重。

臣……惭愧!李隆基继续微笑,转头对姚崇说道:姚崇,户部那边联合工部和将作监,最近都准备一下,朕要开凿一条从幽州通往黄河的大渠,是为‘京杭大运河’。

想必河北道钦差宋庆礼已然有折子递上来了吧?姚崇知道,必是秦霄在密折里说起了此事,于是道:回禀陛下,刚刚收到宋大人寄来的折子提及此事。

臣等正在阁部商议。

不用商议了,准。

李隆基站起身来,认真说道:此举利国利民,一举多得,不可延误。

另外,朕要成立辽东军机处,令姚崇平军国章事,是为军机处首臣。

另外,加封张九龄为兵部侍郎,进入军机处议事;兵部尚书郭元振,是为副臣。

阁部宰相与兵部官员凡侍中以上者,皆入军机处议事。

朕要每日过问军机处的事情。

众臣不禁纷纷悚然动容:看来皇帝要下大力气,解决辽东的事情了!众臣自然拜倒领旨。

张说也没觉得脸上有什么不好看,因为皇帝刚才还说,牢记他说的话呢。

这可是莫大地赞誉。

李隆基接着道:河北赈灾、抚民、开渠的事情,御史台还要加派人手出去。

是为河北道安抚使与副使,前去协助宋庆礼。

让流民充当民夫去开渠,这很好么,一举数得。

渠道一建成,这些人也可以就地安顿重建家园。

东北户口不多,这些人正可以迁过去投入生产开发。

这是一项不错的国策,要好好落实下去。

姚崇,你是户部尚书,这件事情,你盯紧了。

臣遵旨!姚崇欣然领命,心中一阵畅快。

好了,今日就议到这里吧。

李隆基面色和善的看着张说:张阁老年岁已高,还要多注意身体,朕早晚还等着聆听教诲哪!张说的老脸上,顿时惶然而又惊喜,拜倒谢恩。

皇帝虽然没有采纳他的政见,倒也还是重视他的么。

左右都不去怪罪,是因为这些臣子都在为国为民着想,李隆基心里十分的清楚。

半个月后,幽州大都督府。

秦霄坐在议事厅里,拿着皇帝寄来的批折一阵发笑。

秦霄奏上的折子里,李隆基在后面批了几句话:你是古往今来最道貌岸然的强盗匪徒!我很想法办了你,但更想和你一起去抢劫,这一定很痛快!淮南道的盐税,今年怕是没什么指望了,你全拿去吧!另外,修筑水渠、抚恤将士的提案,也通过了。

我还成立了辽东军机处,让姚崇、郭元振、张九龄等同处议事,我每日亲自过问。

你要什么,我可是给了什么。

什么对候来个捷报,你看着办吧!还有,我新近纳了个极漂亮的妃子,羡慕吧?这就是皇帝给秦霄上折的批复。

秦霄左右翻着看了数遍,心里既畅快,也感动。

这个当皇帝的家伙,在他面前始终是一种兄弟的姿态。

兄弟同心、君臣同德,才能办好事啊!淮南道是大唐最富裕的地方之一。

因为这里,是大唐产盐的地方。

全国上下至少有一半的盐是出自这里。

所收纳的盐税,也十分的可观。

李隆基上台之后,着手整顿了一下淮南的盐井,税收大增。

本指望着今年国库能丰盈许多,却不料全被秦霄打劫了。

想到这些,秦霄心里就一阵乐呵好笑。

与此同时,皇帝的圣旨也一并下达。

准了幽州大都督府提出的修筑京杭大运河议案,派出熟识水利建设的姜师度前去与宋庆礼一起搭档办事;另外,淮南道抢来的银钱,也算是户部下拨的——今年共计会下拨八百万贯,粮食八十万石。

秦霄不由得佩服起李隆基来。

他这个当皇帝的,远在数千里外,居然也知道眼下幽州最缺的是什么——是皇恩泽披,稳定军民之心。

有了这些钱粮、开始挖掘河渠,就是最好、最实际的表示。

幽州的人们,就会知道皇帝和朝廷已经重视他们了,这样,今后的生活就会有了保障,人心也才会安定下来。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一般,对秦霄来说是最好的消息了。

秦霄马上开榜宣布了皇帝的圣旨,传遍幽州上下。

军民们顿时一片欢腾,人人拍手相庆。

本来秦霄让李嗣业和李楷洛传下将令的时候,将士们虽然高兴了一阵,但毕竟没有拿到实际地好处。

虽然吃饭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饷银一直没有到手。

有了这一道圣旨,将士们终于相信秦霄没有说谎,纷纷高兴起来,对秦霄一阵感激涕零。

到了幽州快一个月了,秦霄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点。

怀里揣着皇帝批来的折子,悠哉游哉地逛了出去。

眼下这一片青灰的楼台墙壁,看着也似漂亮了许多。

而且今日居然难得的有些清闲,这不禁令他一阵轻松。

刚出了议事厅,却看到大都督府门口的门卒和几个人在说些什么。

秦霄信步踱了过去,不由得笑了起来——这不是军医刘迪和胖厨黄冲么?门卒们挡着不让进,二人正在好说歹说地求情呢!秦霄上去招呼了两声,让二人进来。

二人喜不自胜地拜了又拜。

秦霄笑问道:皇帝老早跟我说过,要将你们二人给我。

我还奇怪,怎么一直没见人?刘迪道:三年前大帅离了皇城御率司以后,小人与黄冲依旧回了本部的左威卫,一直在军中。

前些日子听说大帅要来幽州,高兴得几晚没睡着觉。

近来见大帅忙碌,一直没敢来叨扰。

直到今日才偶遇了李大将军,请他老人家批准我们离了军寨。

来见大帅!呵呵。

好。

异地见了故人,秦霄免不得一阵开心:你们就都留下来吧,在大都督府里听用。

黄冲啊,我还正有些恼火呢,来了这里一阵不太习惯这边的饮食。

而且我和墨衣,看似都还有些水土不服。

黄冲呵呵的笑:大帅放心,俺今晚就给大帅整一餐儿好吃的,包管您吃得舒服。

刘迪细下看了一阵秦霄脸色。

凝眉说道:大帅的确是有些水土不服。

南方人来了这边,总要极长的一段时间适应。

这样吧,我替大帅和夫人开个方子,调理一下。

三日之内,去掉肝火平抚五脏,保证大帅和夫人身清体健!行!秦霄很高兴:那就有劳你们两个了。

去后院报个道吧,就说是我请你们来的。

谢大帅!二人欢喜的拜谢,快步朝后院走去。

这下秦霄的心情更好了。

有了胖厨帮着料理伙食,刘迪调整身体,日后的生活总会好过许多。

眼下,他都想哼几句小曲儿,到街上逛上一逛了。

但今天还约了李嗣业等一班儿将军,一起共进晚餐,商议大军训练的重要事宜。

来了这么久,一直在处理府里积压的许多事务,他还没仔细过问过军事上的事情。

对于这个,秦霄心里想得清楚。

后院不稳,是谈不上什么打仗的。

现在这里,不比当初在朔方时纯粹的行军打仗。

群众基础与民心军心,那才是真正摆在第一位的东西。

这就好比,一个人自己吃不饱饭,双脚也站得不踏实,是没法儿跟人战斗的。

只有解决了眼下的民生问题,稳住了军民的心,才好提训练与战斗。

不然,就算大唐的军人再热血、再无私,也总会军心涣散心不正焉,办起事来事倍而功半。

秦霄踱着步子,来到了后院。

看到院子里,墨衣正在练剑。

在江南三年,墨衣虽然偶尔也练下身手,但毕竟动得不勤。

她怕自己会有些生疏,这一个月来每日都勤加练习,渐渐的恢复了往日的水准。

秦霄驻足观看,欣赏着这个大美人行云流水却又不失凌厉与杀意的剑招。

邢长风赠送的纯均宝剑,到了墨衣的手中,居然如同逢到了真正的主人一般,如鱼得水,剑人合一。

看着墨衣挥洒自如的剑招和婀娜多姿的身段,实在难以想象她已经是当了母亲的人,还如同当年一般的丽雅脱俗英姿飒爽。

看了一阵,秦霄不觉有些手痒,猛然拔刀,飞身而上!墨衣早早留意了秦霄已经到了,此时凝眉一喝,挥剑迎上了秦霄的刀势!秦霄的刀,使得简单而又势大力沉,谈不上什么招式,全是适用的战场刀法。

墨衣则更偏重于武学技巧,剑走轻灵,飘乎不定。

二人各得其妙,见招拆招,一阵对练起来。

墨衣在杀意与力道上,远远不如秦霄,只能左右闪避,趁机进攻;秦霄则是明显的得势不饶人,步步紧逼。

他只要出了手,就是如同上了战场一般地力搏,手下丝毫没有留情。

也在战场上打拼过的墨衣,当然深知秦霄的用意和苦心。

这不是在江南时的娱乐健身般的练习,而是熟悉那种战场气氛的拼杀。

平日里不练习,一时上了战场,就是瞢住了也有可能。

二人都久离战场了,这样练习一下,不失为一种好事。

秦霄劈头一刀怒斩而来,墨衣不敢缨其锋,纵身朝后一跃。

秦霄亦步亦趋的紧追而上,又一刀斩下。

墨衣避无可避,正准备勉强挺剑一挡,好歹先避锋芒。

不料旁边一柄大刀迎上秦霄的刀头,‘砰’然一声巨响。

李嗣业粗犷的声音响起:大帅,你连老婆都舍得下这种狠手啊?哈哈!秦霄收起刀来,也哈哈的大笑:平日不流汗,上阵就要流血啊!墨衣知道我的用意的,不是么?墨衣也收起剑来,拿出手帕来给秦霄擦汗,温柔笑道:你说什么,那就是什么吧。

我只知道,你来了好些日子了,也没有给家里去封信。

墨衣这一提,秦霄还真的一下想起了这件事来。

来了幽州这么久了,一直忙得焦头烂额,心里也没怎么顾着想念仙儿和大头他们。

现在,是该写封信过去报下平安了。

虽然现在通信还不是很发达,但驿站还是能够将信送到不是很偏远的地方的。

想来,家人应该都在楚仙山庄安顿好,并且生活了一段时间了。

李嗣业呵呵的笑:兄弟,咱们自从在大狼原那边一起上阵以后,我就再没有见过你的身手了。

几年没见,你还是宝刀未老啊!不像俺这没用的家伙,上阵了被人打得满身是伤!说到底,像俺这样的猛冲猛拼,怎么说还是不如你的武艺好啊!秦霄笑了起来,抚着李嗣业的背带他一起走:来,今天介绍个人给你。

其实你也认识的,军医刘迪。

打从今日起,让他给你细细的调理一下。

过不了多少日子,我就要开始训练幽州的大军了。

你这个大将军,可要给我雄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