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盛唐风流武状元全集 > 第417章 幽州鏖兵(四)

第417章 幽州鏖兵(四)

2025-03-30 18:01:24

出匣的猛虎,终于开始驱逐败落的狼群。

数十年来,默啜在中原造下的杀虐,让中原的男儿们胸中集攒了太多的仇恨和愤怒。

仇恨是利器,愤怒是天罚!誓与之不共戴天,誓与之决一死战!疯狂的信念与铁一般的意志,让辽东军士气爆棚,杀气如虹!东、西、北三方,五万左骁卫、一万虎骑师、两万奚族铁骑,共计八万余人,开始了幽州有史以来最庞大的一场大反击之战。

百里战场,杀戮如魔,气势如火,生命如草菅,宛如阿鼻地狱般的狰狞沸腾。

晨曦初露之下,默啜回首看着漫山遍野杀来的唐军,一阵心惊胆裂。

失了马鞭,只好拔出刀来以刀拍马,头上厚实华丽的白狐绒帽也跑得掉了,满头的乱发被肆虐的北风吹得零七八碎,狼狈不堪。

李失活、李失活!默啜大叫:带着你的契丹勇士,给我抵住!李失活正策马跑在默啜身边,大惊道:大汗,唐军如此势大,我军兵败如山倒,如何抵挡?挡不住,也要挡!默啜大怒:你不是时常夸说你契丹骑兵是如何天下无敌么?现在是时候让我看一看你的战力了!若是得胜,回去后我踏平奚族,将奚族的土地全部赐封给你,奚族的男人女人都做你的奴隶,牛羊也全部归你。

你就是我突厥汗国的二汗!李失活狠一咬牙,勒住了马拔出刀来,叫住了身边的契丹大将可突于:可突于,我们留下来垫后!什么?可突于惊怒地叫道:大首领,这!这不是明摆着要让我们全部兄弟都战死在这里么?怎么,你怕了?李失活怒道:你还是契丹的男人和勇士么?可突于挺枪怒喝:怕?我可突于会怕那些唐军?来吧,我看看中原人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残碎的三万契丹骑兵,突然如同患了失心疯一般,疯狂地朝唐军包围圈中反扑过来。

李失活心中暗道:战也是死,不战,回去一样被突厥人处死。

与其这样,不如痛快的战死在沙场之上!三支唐军,已经呐喊声震天的杀奔过来。

八万人马,将三万契丹骑兵团团包围,开始了一场惨烈地围歼战。

可突于,果然是名符其实的契丹第一勇士。

那一条铁枪凌厉万般的刺向唐军士兵的咽喉,无不应枪而倒。

看他那架式,很有阙持勒当年战朔方时的风范。

契丹的骑兵,也着实有些战力。

纵然是被三支唐军包围,他们也极其凶悍的绝地反击,毫不畏死地四下冲杀起来。

一柄柄弯刀带着凛冽地寒意砍杀而去,唐军士兵的伤亡数量节节上升。

他们都清楚,今天多半是活不成了。

出于一种本能的野性,他们只要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有得赚。

契丹人的骑射,果然也是异常凶狠。

那一枚枚飞矢,都在凶残地掠夺着唐军士兵的性命。

眼下这契丹人,就如同一只被困住了的猛兽,在做最后的挣扎。

秦霄站在城楼之上,拿出了望远镜筒看着北门城外的数十里大战场。

契丹人绝地反击誓死一搏了。

这对唐军来说,实在是太不利了。

一来契丹人这样为默啜迎得了逃跑的时间,滦河河谷那里的伏兵截不截得住,还很难说;二来,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也不是什么好地打法。

而且眼下这伙契丹人,明显是将性命置之度外了。

战场之上敢于拼命的人,是很可怕的。

辽东军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规模和战力,任何一名士兵的伤亡,代价都是沉重的。

秦霄将望远镜筒递给了身边的金梁凤,表情有些凝重。

金梁凤细看了一阵,也有些惊讶的道:没有想到,契丹人居然会这样忠于默啜。

他们这样玩命的打法,我们太不划算了。

就算最后全歼契丹所部的这三万残兵,我们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秦霄沉声道: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留下来拼死一搏。

眼下,他们不是忠于默啜,而是忠于军人的气节和男人的尊严。

我不得不承认,李失活和可突于,还是有点气魄和胆气的。

金先生,有什么好的计策,尽快解决这股契丹顽寇么?金梁凤拧着眉头,缓缓的摇头:一群连死都不怕了的人,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去解决他们。

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让死亡来宣告他们真正的终结。

秦霄的眉头,越拧越紧了。

到了最后,他斗然睁大眼睛,大声喝道:传我将令,摆出百门军鼓出北门,本帅要亲自擂鼓督战。

誓将契丹人斩尽杀绝!得令!身旁的郭知运迅速跑去,下了城楼去传达秦霄的将令。

身旁的秦影身体一颤,仰头看向秦霄,木然的张了张嘴,眼神里满是戚然之色的欲言又止。

秦霄用余光瞟了他一眼,继续平视着前方,沉沉的说道:这就是战争。

秦影,你知道你为什么是一个流落到异乡、妻儿被人杀害的落难契丹王族么?就是因为,你不够狠。

站在大唐和我这个元帅的角度,眼下只有全歼这四万契丹人,才能赢取更大的胜利,谋求更长久的和平。

战争与和平,你懂么?秦影木然的看着前方的百里战场,喃喃的道:战争、与和平……战争,难道是为了和平么?对,战争,就是为了和平。

秦霄重哼了一声,嘴角挑起一丝冷漠而孤寂的笑意:将挑起战争的人打惨、打痛、打到万劫不复,才有可能迎来和平。

一味的姑息与容忍,只会让一些天性贪婪和残忍的人,更加热衷和盲目崇拜武力。

现在我就是要告诉一些人,我大唐爱好和平,但也绝不会放弃用武力来撼卫和平。

同时,我们在战场之上也不怕任何人!秦影的身子情不自禁的发起抖来。

他感觉,秦霄的话比这长城之外吹来的北风,更让他感觉到彻骨的寒意。

这不仅仅是一个元帅和将军的心声,更是一个泱泱大国雄浑而大气地宣言。

与唐为敌。

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秦影喃喃的说道:契丹,附庸于穷兵黩武的突厥人,终于召来了这一场灭顶之灾。

我……我身为大贺氏的后人,居然什么也做不了!秦霄转过头来定定的看着他,沉思了半晌,说道:你不说,我几乎都要忘了。

你还有两个名字,大贺咄从离和李为印。

你的祖先,曾是太宗皇帝钦封的大唐郡王。

虽然你的父亲李尽忠叛唐了,可这与你无干,那时候你已经被李失活和可突于追杀赶出来了。

秦影的脸上满是悲伤和无奈的神色:那又怎么样?现在,我只是一个落难的契丹人,连普通的大唐百姓都不如。

秦霄思索着眨了两下眼睛,朝城楼下走去:走吧,是时候去收拾你的仇人李失活与可突于了。

幽州城北。

百余面一人多高的大军鼓,已经装载在车上推了出来。

数十里宽长的大战场上,已是血染黑土尸横遍野。

恢弘而惨烈的大战场上,飞矢如雨,刀枪如风。

万马奔腾四下冲撞,断臂残骸零落飞扬。

秦霄骑着马出了城门,眼见着这样的情形,再冷酷、再沉寂的心,也突突地跳了起来。

热血,在这一刻瞬间沸腾!边疆,战场,多少男儿的性命如同飞马流星,永恨长眠!他们用鲜血与生命,在谱写一曲民族的镇魂之歌。

这个时候,岂能无曲!这个时候,岂能无歌!秦霄将手中的凤翅镏金铛扔给旁边的小卒,大声喝道:拿鼓锤来!他拿着两个手臂粗的鼓锤,跨步踏上了鼓车之上,大声道:兄弟们,我来起头,大家随我一起擂鼓。

曲调就是——《秦王破阵乐》让太宗皇帝的在天圣灵,目睹和庇佑我大唐的勇士们大胜敌军!吼!众军士齐齐剥光了衣服,露出一身身隆起结实的肌肉,将大鼓锤在鼓边敲了一声,算是应和了秦霄。

秦霄闭上了眼睛,耳边听着呼啸而过的北风,听着战场之上传来的人吼马嘶,听着这一声声惨叫与发自灵魂深处的大吼。

他的身体,情不自禁的颤抖起来。

那一阵阵汹涌澎湃的热血,仿佛让他全身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咚、咚咚!秦霄敲响了大战鼓,百余面军鼓同时应和。

那一声声震天响的雷鸣巨响,雄浑而激昂的传向天际,传向百里战场。

每一个唐军都听到了,这是熟悉的唐军军中乐曲!《秦王破阵乐》欢庆胜利的军中乐曲!胜利,我们要胜利!每一名唐军都顿时陷入了一种痴迷般的兴奋与疯狂——杀光敌寇,欢呼胜利!杀!咚、咚、咚!咚——咚——咚!曲调越见急促与激昂,如同天降雷音,笼罩了整个大战场。

虽然也未必就是所有人都听见了,只是那一种奋发杀敌的信念,让唐军之间彼此感染,士气与战斗力瞬时猛涨。

秦霄一直闭着眼睛,忘情的奋力擂鼓。

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一塌糊涂,一个古筝学了几年也是狗屁不通。

唯有这军鼓,秦霄对它感情极其深厚而且极容易的就学会了。

不管是什么军中的曲调,都能顺手拈来的打出滋味来。

与其说是用手来打鼓,不如说是用心在打,用胸中那股豪情壮志在打!到了后来,秦霄飞快的抡起鼓锤,鼓声越加的汹涌澎湃排天倒海。

最后,秦霄双手拿着鼓锤举天怒吼道:大唐必胜!在他身边的数千守城兵早已被眼下的厮杀场面和鼓声感染得热血沸腾,此时跟着一起齐声怒吼起来——大唐必胜!大唐必胜!是信念,是决心,是宣言,更是实力的象征和血与火的赞歌!战场之上的唐军们,顿时更受鼓舞,大声吼道杀朔风狂舞,地动山摇,契丹的残兵心惊胆裂!大唐必胜、杀这样的口号,迅速传遍了百里战场和整个幽州城。

城中的百姓和军民们,也情不自禁的跟着一阵大喊起来。

三万彪悍的契丹骑兵,顿时如同被摧枯拉朽一般的溃败。

三支唐军迅速的将包围圈缩小,进行最后的围歼战。

秦霄扔掉鼓锤拿起望远镜筒,遥看着战阵中的形势。

只见有一撮契丹骑兵,及其顽悍的左右冲杀,唐军莫可抵挡。

秦霄一皱眉,将望远镜筒交给了身边的秦影:看一下,那人就是可突于么?秦影有些疑惑的摆弄了望远镜筒半天,终于在秦霄的教导之下朝远处看。

顿时,他惊声叫道:就是他!就在眼前!说罢脸上就腾起了杀气,手指关节也握得骨骨作响。

大帅,让我上阵,去杀了他!秦影不顾一切的拜倒下来。

秦霄拧着眉头看了他几眼,终于说道:好,去吧!取他的首级来见我!是!秦影大喜过望,翻身上了马,拔出刀来就朝前冲去。

旁边金梁凤走了过来,轻声道:大帅,莫非你有意让他阵斩可突于,然后再出一些后招?秦霄微微的笑了一笑:果然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你呀,老牛鼻子。

契丹人崇拜勇士,秦影当年就契丹中屈指可数的勇士之一,更是大贺氏的嫡亲后裔。

如果他能在这个战阵中斩了可突于,那就有点意思了。

大帅是想,到时候再利用他去完全收伏契丹部族?金梁凤奇声问道。

为什么你要用‘利用’这个词呢?秦霄瞟了他一眼,表情平静的说道:契丹人需要一个真正仁慈而又博爱的首领,带领他们回归华夏民族的怀抱,融入到中原大汉民族中来。

你难道不觉得,这个秦影是个很适合的人选么?不,其实我们更应该叫他‘大贺莫咄离’或是李为印比较妥当。

金梁凤呵呵的点头笑了起来:看来,大帅的确不仅仅是一个将帅之才,更是个有着匡国济世之才的栋梁柱石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