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盛唐风流武状元全集 > 第427章 知足常乐

第427章 知足常乐

2025-03-30 18:01:25

使者宣布了对秦霄的赏赐后,又颁读了另外一份圣旨。

幽州与辽东军的大小官员、将佐,都得了赏赐。

军师金梁凤与大将军李嗣业、李楷洛等人自然是不必说,都加了爵、赐了食邑、赏了金银绸缎。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皇帝封了秦影,也就是前契丹大首领李尽忠的儿子李为印、大贺莫从离为讼漠候,正式认定他的身份为——李为印。

而被擒的原契丹大首领李失活,勒令押解到长安,既没有说要杀,也没有说要罚。

另外,下旨幽州大都督府在原奚族境内重建饶乐都督府,由饶乐郡王李大酺担任饶乐都督,奚族各部首领也分别任命为了刺史、长史等职务。

虽然眼下奚族投靠大唐的一系列具体措施还没有具体实施,但这样的一道圣旨,无疑于是给李大酺等一帮奚族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彻底了却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当晚,秦霄就在大都督府里开了庆功宴,众人兴致都极高,连受了重伤的李嗣业都叫仆人将自己抬了来,好歹凑了个热闹,分享了一下这份喜悦。

李大酺等一帮奚族人更是欢喜异常,频频向秦霄等一帮唐将敬酒,以示亲热。

毕竟他们亲眼目睹并参预了这一场大战役。

眼下,他们只在心里庆幸自己没有像突厥人和契丹人那样遭受灭顶之灾。

不仅如此,族人得以保全,大小的首领还成为了大唐的官员、将军,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也正因为如此,李大酺等人对秦霄的感激和敬畏空前骤增,现在不仅仅认识到了‘中原战神’和‘狼魔将军’在战场上的智勇无敌,更加把他当作是救命恩人和神明一般的来供奉。

以至于现在,奚族的骑士们都自告奋勇的要加入到秦霄亲率的虎骑师,搞得一阵群情激昂。

在辽东军里掀起了一股奚族人参军的大热潮。

秦霄的心情自然也大半是美丽的,酒席上,他不顾军医刘迪的劝阻,和李嗣业这个伤病号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爽得不亦乐乎。

与此同时,幽州城里的百姓也正在张灯结彩欢庆幽州大捷,城外的大唐驻军们也在今日获准大开宴席,杀牛宰羊的大庆祝。

方面百里的这么一块地方,转眼间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与滦河河谷附近的几个万人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都督府里的酒宴好歹是散了,天色也已经晚了。

秦霄打发走了官员将军们,安顿好了朝廷使者后,却将金梁凤独自留了下来,将他扯进了一间静室里。

今天高兴,连金梁凤平常这样老而持重的人,都有些喝得半醉了。

秦霄叫下人取来了火盆,二人沏上一壶茶。

就坐在火盆边下起了一局围棋。

我围棋很臭,你要让着点。

秦霄有些醉意阑珊的说道:当年跟我那恩师学棋的时候,没少挨骂,说我不是下棋的料。

行了,没有外人,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金梁凤人虽然有些醉,脑子里却倒是清楚的很。

他知道,秦霄一向不太喜欢干一些没意义的事情。

像这样闲来无事跟人下棋,他可是从来没有干过。

呵。

看来你比我还心急呀,老牛鼻子。

秦霄落下了一子,一边啜着茶,一边悠悠然地说道:我先要恭喜你呀。

金大人,这下被皇帝赐为平阳县侯,也成了国戚了。

哪儿能跟你相比呀,辽国公。

金梁凤讪讪的笑了笑,随意的下着棋。

秦霄轻笑了两声,吸了一口气说道:直说了吧,眼下皇帝给的这些赏赐,我不敢要。

金梁凤倒也没感觉有什么意外,抬眼瞟了秦霄一眼,平静的说道:莫非你又要像几年前一样,撂挑子走人?那倒不至于。

眼下我责任重大不比当初那时候,当然不敢再干那样的事情了么。

秦霄说道:只是今天听了皇帝的赏赐以后,我这心里一阵犯堵。

总觉得不塌实。

不塌实,就对了。

金梁凤微微一笑:加官进爵倒也还罢了。

还拜为宰相,加二品武职。

啧啧,当朝也就仅你一人了。

连本朝元宿张仁愿也及不上你。

前不久过世的唐休璟可谓是军中元老朝廷柱石了吧?也没享受过你这样的待遇。

所以我才不塌实。

秦霄拿着一枚棋子在手里捏玩着,淡淡说道:本来吧,眼下朝中就有许多不利于我的非议。

现在打了个大胜仗,算是能将这些流言蜚语给堵回去了。

可是另外的麻烦又出现了——功高震主哪!别的不说,你放眼当今朝上,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谁有我这样的待遇?亲王?皇帝最信任的几个亲兄弟?爵位是比我高,食邑也比我多。

可是他们谁手上有实权,有一兵一卒呢?在辽东这里,不管是大唐的军民,还是四方夷狄,都只认得我秦霄,不知道皇帝。

今天李大酺等人的表现你看了吧?就差把我奉若神明来供着了。

这可不是好事情。

当臣子的,锋芒怎么能盖过了皇帝呢?这就是取乱之道。

金梁凤的手微微一颤,手中的一枚棋子不由自主的掉到了棋盘上,打乱了一方棋局。

秦霄有些恼怒的叫了起来:老小子,想作弊也不用这样吧?金梁凤呵呵一笑,将掉落的棋子儿捡了起来,又将棋盘上的格局恢复了原样,自我解嘲的笑道:喝多了,喝多了。

多你个毛。

喝多了还将棋局记得这么清楚,一子不差?秦霄瞟了他一眼,冷笑道:别装蒜了,给我支招儿。

说吧,我该怎么办。

金梁凤微皱起眉头盯着棋盘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其实在皇帝和朝廷的眼里,天下也就是一盘棋。

不管是谁,也就只是一颗棋子罢了。

皇帝和朝廷想的,是整个棋局的大局局面,也就是攻守的平衡。

大帅说得没错,如果一颗小棋子不服管教的要乱来了,那么它的命运……秦霄轻拧了一下眉头:嗯,接着说。

金梁凤轻掳了几下胡须,悠悠说道:做臣子的,最难也最重要地,就是揣测到皇帝的心思。

眼下皇帝对你的信任,可以说是超过了任何人。

可是月圆则亏,物及必反。

正是因为这样无上的信任,大帅才要多多注意。

我给大帅说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要让皇帝产生有信心驾驭和信任你的理由。

和我想的一样。

秦霄说道:一个帝王的心术,无非就是要平衡臣子之间的力量,利用他们彼此约束,方便自己驾驭;另外,就要利用臣子的缺点来驾驭。

金梁凤微微一惊,不由得摇头叹道:这样的话可是大不韪,在别的地方可千万别说出来,心里明白就好。

这是自然。

秦霄微微一笑,信手投下了一子:我又不是那种心怀异志贪得无厌的人。

我只是想既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又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才想到了这样的事情。

你说得不错,我和皇帝的私交的确是很深厚,彼此之间还有亲戚关系。

可是这些东西在政治立场和大局利益面前,简直就是不值一提。

为将者,难得有什么好下场。

不是阵上亡,就是死在自己人的手上。

从走出潭州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一直琢磨着,怎么让自己有个好的结局。

事到如今,这件事情不得不仔细的思量一下了。

看来,你真的比我想象的还要谨慎小心。

金梁凤微笑道:也难怪,在朝中经历过那么多次重大事变的人,想不变得成熟和冷静也不可能。

这么说吧,你也是聪明人,我们不妨打开天窗了说亮话。

最开始呢,皇帝只想一门儿心思启用你,来解决幽州大患。

眼下看来,他的目的算是基本达到了。

于是,他不得不想一想,如何来对待你。

你说得没错,帝王心术,最重要地就是要做到平衡。

眼下,不管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这远离朝堂的辽东边关,你的威望和功绩都无人匹敌。

放眼整个天下,已经没有人能够与你平起平坐平分秋色。

这是一个帝王最不愿意看到的。

圣意难测,我不清楚皇帝自己是不是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可他迟早一天也会像大帅一样,认识并面对这个问题。

所以,大帅应该提前做一些事情,消除皇帝心中的这个顾忌。

怎么做?秦霄一挑眉,目露精光的看着金梁凤。

金梁凤微微一笑,淡然说道:知足者常乐。

该放弃的,就要放弃。

皇帝找不到人来平衡你的力量,那你就自己找一个人出来,分削自己的实力。

有道理,我也愿意这样做。

秦霄挑嘴一笑:具体就请你指点了。

说罢,秦霄还给金梁凤倒了一杯茶。

说到正事,金梁凤也不就不跟他胡闹了,正色说道:眼下大帅身上有多少头衔?这是首先要处理的。

因为在百姓和将士、臣子们看来,这些都是最明显的标志。

秦霄深吸了一口气,一边掰着指头,一边颇有些夸张的说道:头衔嘛?你听着:河北道行军大帅、幽州大都督府大都督、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辅国大将军、太子太保、辽国公、宰相。

一共七个。

嗯,其中最有实权的,就是幽州大都督府大都督,和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但在外人看来,最有份量的却是河北道行军大元帅。

在朝臣文官们看来,你对他们最大的威胁就是宰相身份。

金梁凤说道:出将入相,尊荣之极。

可是这四个最有份量的头衔,大帅至少要放弃两个,才能让外人放心,堵住流言蜚语。

秦霄略假思索,点点头说道:有道理。

这个河北道行军大元帅的头衔,大得有些夸张了。

整个河北的府兵、驻军都归我调谴,可我也没真正的用到过 除了之前在河北各地抢劫粮饷的时候小用了一下。

这么大顶帽子,我早想摘掉不戴了,这个我愿意放弃。

另外,什么劳什子的宰相,我也不要去当。

我在千里之外的边关,又不会进阁部议事,要来做什么?哪一天回了朝,皇帝能够不砍了我,给我个虚职散官让我平安过这辈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个‘同紫微门下平章事’的宰相,我也愿意放弃。

另外,四个最有用的头衔,我准备放弃三个。

幽州大都督府的大都督,我也不要当了。

我就当我的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安心带我的兵。

等过了年,就去营州。

带着士兵百姓们声不作、气不出的修城种地放羊去。

有仗打,我就再跳出来。

幽州大都府辖下有八州,眼上又要多一个饶乐都督府管治奚族旧地。

放眼看下去,整个大唐的东北都是我秦霄一个人说了算,简直都有些像是割地为王了。

我才不要干这样的事情。

又累人,又不讨好,还危机重重。

大帅果然是睿智过人,佩服。

金梁凤拱手称赞起来:舍得、舍得,不舍,哪里会有得。

如果大帅当真舍弃这三个重大头衔,就不难明哲保身了。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置身事外免去许多的非议,大帅也更能专心的带兵打仗,不负皇帝社稷所托。

另外,辅国大将军的头衔,我也建议大帅弃了算了。

因为眼下我大唐,武将最高官职就是十二卫大将军和皇城御率司的大都督,也就只有三品。

唯独大帅一人鹤立鸡群封了个二品。

这样的虚职,不多一兵一卒也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却是让大帅硬挺挺的站到了所有武将的前面,不划算。

有道理,听你的。

秦霄欣然点头笑道:图虚名,往往取实祸,的确是很不划算。

我这人不贪心的,也没打算将官做到尽头。

知足者常乐,做臣子的,就要这样才能真正的平安,享受实实在在的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