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盛唐风流武状元全集 > 第459章 十万天兵

第459章 十万天兵

2025-03-30 18:01:26

李嗣业坐在城头,吹着清爽的风,脸上却是一阵杀气四溢。

他光着帮子,露出了一身狂虎般的板扎肌肉,皮肤上伤痕累累。

那柄废风大刀被他架在腿上,用一块棉布在上面抹着油,一阵星光闪闪,夺人眼球。

桓子丹从城楼边噔噔的踩着步子上来了,左右环视一眼看到李嗣业,朝他走了过来。

只见一向狂放粗蛮的李嗣业,却在极其细心的擦拭着大陌刀,一时也忍住了没有出声叫他,轻手轻脚的走到了他身边。

李嗣业头也不抬手中不停,吐了两个字:有事?桓子丹点头:我想知道,西面来的那股大军,是什么个情况。

还有,我请缨出战。

唔……李嗣业也不置可否,继续闷头擦着刀。

桓子丹愣了一愣,也只得识趣的不再追问,转了一个话题说道:大将军,这就是那柄圣后赏赐的大刀么?是啊!李嗣业却露出了一个罕见的、有点温柔的微笑,抬头看了桓子丹一眼,继续说道:当年,我和你师父武举登科,我愣头愣脑的只要了这么一样东西。

一转眼,圣后就已经躺到乾陵里好几年了。

我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

想来,你师父也是快三十的人了吧?时间过得真是快……刚满了二十八……桓子丹有些愣愣地说了出来。

李嗣业呵呵的笑。

站起了身来,拿一件长袍披到了身上,看着远方说道:你师父的身上,永远有着超乎年龄的东西。

我跟他认识也快有十年了,也一直搞不清楚。

他究竟为什么会跟我认识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有么?桓子丹憨笑:我怎么不觉得?那是你身在福中不知福,臭小子!李嗣业在桓子丹地头盔上敲了一下,披上了自己的战甲,然后恢复了那个粗声粗气的语调,说道:刚才斥候来报过了。

那股军队是新罗人,大约有二万人。

开到泊勺城以西三十里就停住了,大概是在派人往这边打探消息。

我的想法不是,固守城池。

等你师父的大军开过来。

固守?桓子丹有些不满的叫道:用不着吧?李嗣业闷闷的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敌人的动向有些奇怪。

明明是急行军突击而来,却又在三十里外停住了。

敌人虚实未知,我们不宜出战。

更何况,我们是孤军深入,竟是新罗人的地盘。

我们的脚下不够稳,不比在大唐的国土上作战。

所以。

先稳住再说。

看他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如果他们来攻城呢?桓子丹道。

那就我们就守城。

李嗣业斩钉截铁的说道:等候援军。

桓子丹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得点头应允。

李嗣业却是看了他几眼,仿佛自言自语一般的说道:我们的任务,是扫清障碍为大军提供方便。

如果我们中了埋伏打了败仗,反而为后面地大军带来了麻烦。

我们没必要怕新罗人攻城。

二三天的时间,是攻不下来的。

而那时候,主力大军已到。

桓子丹吁了一口气:明白了。

当天,李嗣业就让城中的唐军开始准备守城战。

加固了城门。

准备了大量的擂木炮石和箭矢,粮草也准备得相当充份,足够城内所有人吃上十天半月的了。

只要新罗人攻来,就死守泊勺城。

桓子丹有些想不明白。

为什么一向骁勇擅战、性如烈火的李嗣业,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按他地性子,应该是要豁出去了跟新罗人拼命才是。

这一次他却为了,不给后续大军添麻烦,决定龟缩固守,大改以往的作风……看来,这李嗣业也不仅仅是个莽夫。

平常看似大咧咧的毫无心机,其实也是个粗中有细识得大局的人物。

再或者。

他与秦霄的友谊已经超出了一切,愿意为了他做出任何的牺牲,时时都能为他考虑?三十里外的新罗大军,仍然盘踞不动。

既不退,也不攻,看似有些犹豫不决,甚至在搭建桥梁要渡过鸭绿水。

李嗣业想,他们或许是想走水路突袭来泊勺城以南。

先为自己铺好退路。

万一打不下泊勺城,也能走水路退走。

再或者。

这批人根本就不是来打泊勺,是来支援或路过的,知道泊勺被攻陷,这才改道?心中疑惑不定,李嗣业只能下令大军严阵以待,以不变应万变。

一天一夜过去了,新罗人没一个来泊勺冒头,李嗣业和桓子丹不禁有些纳闷起来——这些棒子,难道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么?与此同时,秦霄亲自率领三万精锐铁骑,已经日夜兼程赶到了泊勺城以北百余里去。

前面有些山有沟地地带已经逾越了,眼下只剩下一马平川的大平原,骑兵的突击速度更快了。

这一路来,自然是畅通无阻顺当无比。

散居在些的新罗百姓们,都逃避得远远的,或是沿涂惊慌的跪拜恭送大军。

秦霄很满意这样的现象。

被征服了的地方,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他不知道桓子丹和李嗣业这一路来杀了多少人,让这些新罗人都心惊胆战了。

他也不关系这样冷冰冰地数据。

他要的,只是新罗人这种诚惶诚恐胆战心惊地样子。

狂奔了半日了,将士们的马匹都累得有些吃不消。

秦霄下令大军停住休息一个时辰,吃些干粮休息一下马匹,然后一鼓作气在天黑之前突击赶到泊勺。

这一两天以前。

泊勺地李嗣业也派斥候来通报了消息,泊勺城已经攻陷,只是在城西突然出现了二万新罗大军。

这个消息一度让秦霄十分的紧张,害怕再有新罗人从鸭绿水杀过来,将先锋围杀。

可后来李嗣业又派人送来了消息。

这股新罗人并没有攻城。

这也就让秦霄更回纳闷了——这些棒子,搞的什么名堂?休息过半的时候,秦霄昨天晚上派出了信使和斥候都回来了,泊勺城依旧安然无事,新罗大军仍然没有攻城。

怪了!秦霄不由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跟身边的李邵固说道:大首领,你说……这新罗人,是想干嘛?李邵固也纳闷地摇头:我也想不通了!这新罗人。

在自己本土作战,既不攻,也不退,连围都没有围。

真是怪事!来做个设想。

秦霄说道:假如我是新罗大将,为什么不攻打这个只有一万人守城的泊勺小城呢?城中都是新罗的百姓,他们来攻城,新罗百姓没理由会帮助唐军的。

他们将占尽优势。

李邵固凝神想了一想。

道:除非,攻下这个泊勺城没有意义。

秦霄一醒神:没意义?你的意思是,他们想退守到鸭渌江以南?很有可能。

李邵固说道:泊勺城只是鸭渌江以北的一个孤城。

新罗人守在这里太不划算了,将被我们围击。

如果他们拧成一个拳头,固守在平壤安东都护府,将会更加有利。

而且,据河南面而守,要比据守一个孤城。

要容易得多。

有道理……秦霄缓缓的点了点头,但马上转念又道:不对呀!照地形来看,这批新罗大军应该是来自西面的都里镇和建安新城这两个大军镇,应该是水军。

水军哪里不能去呢?他们要撤退到平壤,完全可以走水路,怎么又从陆地到了泊勺城,然后再想着渡水回平壤?对呀……李邵固也想不通了:既然是水军,为什么不走水路?这是完全没有任何风险地,不用担心在陆地上遭受阻击,可他们却急行军到了泊勺。

我是有些想不明白了。

呵呵!秦霄会心一笑。

说道:我想,水军放弃水路走了旱路,只有两种可能。

其一,是急着来驰援泊勺,走水路太慢。

等他们一赶到泊勺,却发现这里失陷了。

泊勺失陷,都里镇和建安新城也就被孤立,成了待宰羔羊。

所以他们才必须撤回平壤。

这批军队,很有可能是高文简那厮安排的援军。

准备跨海登陆一起来攻打幽州的,没想到高文简大败,他们也就一直滞溜在了那边。

对,有可能……李邵固点头认可,然后说道:大帅说,这只是其一?这其二嘛……秦霄说道:大首领你来想想。

水军不走海路进鸭渌江,却从旱路绕了一段朝泊勺城而来,会不会是有可能,这海路也不安全了?怎么不安全?李邵固一时没回过神来,纳闷的问。

秦霄呵呵的笑:大首领难道就以为,我大唐几千里海岸线,就没有水军么?当年高宗朝,我大唐平定百济时在白江口击败日本大军,不就是刘仁轨指挥的水军作战么?啊!李邵固惊讶道:大帅的意思是,这批新罗人是战败了败逃而来地,来泊勺是为了逃命,而根本不是什么驰援?很有可能!秦霄一板一眼的说道:你想想,既然是来驰援,应该趁我军立足未稳急速攻城才是。

他们却恰恰相反,停住不动了,只顾着搭桥要渡河。

这不是很明显么 他们根本就是败军,只顾着逃命!他们是被我大唐的水军,从两个大军镇里赶出来,并一路追杀到了这里的!他新罗人能跨海登陆而战,我大唐莫非就不可以么?新罗攻打了瀛州,河北道各地肯定都要炸开了锅了。

我大唐在登州、沧州、莱州可是有三个大的水军军镇哪!哈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太好了!李邵固有些激动的说道:水陆夹攻起来,踏平新罗就易如反掌了!嗯。

现在也只是假设,而且是最理想地假设。

秦霄站起身来,朗声道:下令大军开拔,火速突击。

天黑之前,务必赶到泊勺城!三万精锐铁骑。

飞速开动,朝南而来。

与此同时,据守在泊勺地李嗣业也接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三十里外的新罗人,搭起了数座浮桥,正在渡河,而且在更远的以西地带,出现了一大股军队,朝火速朝这边突然袭来。

而且这大股军队,是唐军!李嗣业头都有些晕了:这、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啊?都赶着来泊勺做客么?又是新罗人又是唐军地……而且。

这股唐军是从哪儿来的?按脚程时间算起来,秦霄大军主力应该还要半日才能到泊勺。

而且这股唐军是从西面突击而来……西面,那就是海呀!莫非,是我大唐的水军登陆杀过来了?想到这里,李嗣业好一阵兴奋,马上将桓子丹叫了来,对他道:把你手下的人马准备好。

随时准备杀出城去,截击那撮新罗人!桓子丹大惑不解:不守城了?你准备就是,先别问这么多。

李嗣业大声道:斥候!再出去打探。

只要新罗那边一打响,就飞速回报!桓子丹更迷糊了:这两天发生的怪事,可真是多!没过多久,斥候飞马回报——新罗二万大军刚刚开始渡河,就被一股唐军冲击攻打了!李嗣业欢喜地哈哈大笑:真的是咱大唐的水军来了——桓子丹,杀、杀出去吧!你不是早就要冲锋了么!现在是时候了!好!桓子丹顿时浑身都来劲了。

打开城门,率领着虎骑师奔腾而出,朝西面新罗大军冲杀而去。

出城不到二十里,果然就听到了西边传来震耳欲聋地喊杀之声。

十里战场上,已经是刀光火海,厮杀成了一片。

入眼所见,到处都是火红的大唐军旗在飘扬。

那鲜亮的衣甲悍勇的士卒,不正是大唐的将士么?桓子丹顿时浑身热血沸腾起来,大扬起凤翅锱金铛。

怒声喝道:兄弟们,冲啊!生猛地辽东虎骑,如同锋利的钢牙,插进了新罗大军地腹地,厮杀成一片!天色将晚,泊勺城北出现了一大股骑兵,铁蹄震震,大地颤抖。

李嗣业已经欢喜的迎到了城外十五里处。

见秦霄就拍马迎了上去,大声笑道:大帅!好消息啊!咱们的水军来啦!三万水军。

哈哈!秦霄和李邵固也哈哈的大笑起来:十万天兵!这次一定能踏平新罗!李嗣业拍马走到近前,乐呵呵的说道:大帅,你猜一猜,这领军的大将是谁?谁?李嗣业看着一脸诡谲神色的李嗣业:你还跟我卖关子了?是我们的熟人?那当然了!李嗣业却十足得意地说道:要不然我怎么会让你猜呢!你就应付俺老李一回,猜吧!行,我猜。

秦霄作势想了一想,眨巴了几下眼睛,然后摇头道:猜不着。

李嗣业满怀希望的看着秦霄,却没想到等来了这么一个结果,不由得很是失望的叫道:真没劲!好不容易可以考一考你!众人都笑了起来。

秦霄笑道:说吧,是谁呢?万雷,哈哈!李嗣业得意的大笑道:想不到吧?这小子没在万骑干了,调任了左武卫大将军、青州都督,节制莱州、登州、沧州三州的水军兵马。

哈哈,是他!秦霄高兴的笑了起来:这老小子,也好久没见了啊!这一想起来,我的熟人当中,也只有他熟悉水战了。

李嗣业一愣:你早就猜到啦?秦霄笑而不答,指了指泊勺城:走,快带我进城见见这个老熟人。

这都有四五年没见了啊!好,大帅请!李嗣业欢喜的在前领路,一边说道:这老小子到青州都三年多了,我也一直不知道消息。

他的水军厉害啊!打得新罗都里镇、建安新城两个水军军镇地大军没了脾气,直接将那两个地方给攻陷了,一路清扫杀了过来。

就在刚才,只有三个时辰的时间,他手下的两万登陆了的水军连同桓子丹手下的铁骑,硬是将二万新罗残兵收拾了个干净!我的娘啊,下手真是快啊!俺老李想过去捞一瓢汤喝,却只能让手下人收拾战场了——万雷正带着他手下的人在整理营帐军屯呢,就驻扎在西门外!带我去见他!秦霄也满是高兴的说道:大首领,就麻烦你带着将士们安扎营房了。

李邵固微笑:大帅只管去,小事交给末将就行。

秦霄和李嗣业两骑扬起了鞭子,朝泊勺城西门而去。

西门城门延绵十余里,就是万雷手下大军地军屯。

左出右入门户严谨,果然深得用兵布阵之妙。

李嗣业走到军寨前,扯起嗓子就大叫:老小子,快出来、出来!几个守军寨的小卒被吓了一大跳,呼喇喇地就挺枪迎了上来,大声喝道:站住,什么人!竟敢在我军军营前大吼大叫,活得不耐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