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国家中,在公共场所啐吐沫都被认为是很粗鲁的行为,而且向别人啐吐沫是一种侮辱行为,相当于打他一个耳光。
中指单独朝上伸出的下流手势,在全球都臭名昭著。
由于鞋底显然是身体的最低部分,也是最脏有部分,因而不难理解在某些地区,如泰国,展示你的鞋底是强烈地示意侮辱的方式。
五三 仪柬 Etiquette cards and letters在日常交际活动中,礼仪文书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们不妨在此将它们统称为仪柬。
礼仪文书讲究格式与规范,直接影响交际效果,是不容忽视的。
在这一章中,我要讲的是,西方人的一些使用仪柬的规则,写英文信的规矩以用称呼各式各种头衔的方法。
你可以把它同中国的仪柬加以比较。
1. 名片 Name card名片是最普遍、用量最大的一种仪柬。
现在人们常用两种名片,一种是印有名字联络电话、传真和地址、办事处地址、职衔的商务名片。
另一种是只有名字和通讯方式的。
欧洲人用的名片比较大,但我也看到过很小的。
尺寸在这里并不是重要的,上面的信息很清楚才最要紧。
a. 如何使用名片?一是用于会见。
在普通的交际场合中,当介绍自己时,向对方送上你的名片。
这是名片使用频率最高的场合。
(图)(图片说明:名片的使用礼节)二是用于求见。
如果你没有条件在见面之前事先打个电话上去,就在拜访前把有自己名片上加求见某某人字样,交由门卫人员传送,以示要求。
当然,最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打电话 。
还有其他些用法:贺喜:和礼物一起送上。
但如果是隆重的恭贺,比如朋友结婚,就不要只用一个名片,应再加上一张结婚贺卡才对。
慰问:如自己亲友住院,你不便亲自探望,可以在送花的同时,再在自己的名片名字下加慰问xx先生,祝早日康复 字样。
通常不太熟的朋友可以随花放上名片,但很好的朋友不光是这样,还会有张特别的卡片或一封自己亲笔慰问信。
b. 名片礼节在对方的名片上作一些简单的记录和提示是个好办法。
如果与交换过名片的人交谈时发现对方的一些特点或爱好,那么也可记在他的名片上,以利于下次交往。
几年前,我参加一位新加坡大使的晚宴。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聪明而有魅力的非洲人,他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因此我在他的名片写上有魅力的人,下次一定邀请来参加我的晚宴。
想不到过了几个星期后,他就是我在纽约的新邻居了,他就是安南Kofi Annan, 联合国现任秘书长。
北京有一个有名的记者,她注意到我在每一个人的名片上都写了一些字,忍不住要看看我在她的名片上写了什么——当时我写的是short(很矮),唉,真的很不好意思,但这确实是她留给我最直观的印象。
作为名片的使用者,在亚洲还有一些更正式的礼节:当你与长者、尊者交换名片时,双手递上,身体可微微前倾,说一声请多关照。
你想得到对方名片时,可以用请求的口吻说:如果您方便的话,能否留张名片给我?有些人在一大堆陌生人中散发名片,这有些过分,要有选择、有层次地递交名片,让你的名片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作为接名片的人,双手接过名片后,应仔细地看一遍,千万不要看也不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顺手往桌上扔。
2. 邀请 Invitationa. 邀请的四种方法(1) 电话邀请:如果你是打电话邀请所有的人,或你只是在对方的录音中留言,而你还是不能确定他们是否能来。
这时你要再寄一张提醒卡去提醒对方。
(2) 写信邀请:要尽量用质量较好的信纸来写邀请信(3) E-mail 邀请:如果你没有时间打电话或写邀请信,你可以发E –mail。
(4) 寄卡邀请:寄邀请卡并附上一个回执。
b. 选择你的邀请卡在文具或卡片商店现成的、不同场合专用的邀请卡。
如果是娱乐性的邀请,你可以用类似问候卡或带有摄影照片的卡片。
如果设计一个自己专用的邀请卡(Invitation Card),填好寄出去,可以传达出更多你自己的个性信息。
当然在店里订做你需要的卡片也可以,塑料的、有浮雕花纹的卡片,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来看国外的请柬,是专为邀请客人而发的书面通知,这是一种简易、明了的书信。
请柬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礼貌、尊敬而使用的一种帖子。
正规的请柬用硬质的卡片纸制作,通常是一张纸,也可以分封面、内文两部分。
很正式的请柬是特别印制的卡片,附有回执,还带有一个信封。
以下是一个十分正规、十分常见的一个邀请卡和回执的例子:(请参照《魅力何来》P210图555,56,57)还有一种是介于名片和请见柬之间的,只是一张硬卡。
考虑到用纸太大,用名片又太小,而这样的卡片刚刚好,叫做便条卡(Note Card)。
是特别强调的一种便条。
如果是一张硬质的卡片,还带信封。
写问候信或感谢信都可以,无论被邀请者的层次有多高,这都是一个最正规、最典型的邀请卡及回执,回执一定要回复。
尺寸大约是10cmx15cm,在国外用途非常广泛。
(请参照《魅力何来》P212图558a,5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