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美德读本 > 世界美德读本 第三章(2)

世界美德读本 第三章(2)

2025-03-30 18:11:35

不过到底什么是适当的精神呢?我们可以达成下面几点共识:问题的根源在于心理状态;只有上帝参与,建设才能保持长久;先要拥有一种健全的精神,然后外交、经济学和贸易会谈才能起作用。

不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是健全的呢?在这一点上我们产生了分歧。

假如问,重建文明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素质,大多数人会说,我们需要的是爱。

照这种说法,人们要彼此相爱,国家亦应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制止正在对我们产生毁灭性威胁的一系列灾难。

对持以上观点的人们我表示敬意,却不敢苟同。

在个人事务中,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可以说是最伟大的事物;但是在公共事务中,爱却于事无补。

它曾屡次尝试过:先有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其后的法国大革命又从世俗的角度重申了人类的亲情。

然而,爱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归于徒劳。

想让国与国之间相爱,想让商业财团或者营销商们相爱,想让一个葡萄牙人爱一个他根本不认识的秘鲁人,这种想法不仅荒谬、虚妄,而且有害。

它使我们陷入迷蒙而危险的多愁善感之中。

我们所需要的是爱!我们这么唱着,唱过了就算完事,任由世界照老样子延续下去。

事实在于一个人只可能爱他自己所认识和了解的那些有限的人和事。

在公共事务中,在文明的重建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不像爱那样戏剧化、感情化的东西,那就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很乏味的美德。

它让人厌烦,它比不上爱,向来没给人留下什么好印象;它是被动的,它只是要求你去容忍别人,去忍受别的事物。

从未有人想到要为宽容写赞歌,或者为她塑像。

然而,宽容正是战后我们所需要的品质,正是我们所寻求的健全的精神状态。

只有依靠它的力量,不同的种族、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利益集团才有可能聚在一起为重建出力。

世界上现在挤满了人,拥挤到了前所未有的、可怕的程度,这些人不断地互相磕磕碰碰。

在这些人当中,多数是你不认识的,有些是你不喜欢的,比如说不喜欢他们的肤色,不喜欢他们鼻子的形状,不喜欢他们擤鼻子的样子,不喜欢他们总不擤鼻子,不喜欢他们讲话的方式,不喜欢他们的气味、他们的服饰、他们对爵士乐的迷恋或者他们对爵士乐的反感等等。

那么你该怎么办呢?你有两种处理方法可以选择。

一种是纳粹式的:对于你不喜欢的某些人,你把他们杀掉、流放,或者隔离,然后你就昂首阔步地向世人宣称只有你才是人类的精华。

我喜欢的是另一种方法,它远不如上一种那样激动人心,可是它符合民主国家的立国原则。

如果你不喜欢某些人,你要尽可能地容忍他们。

别试图去爱他们,那只会徒劳无获。

你要努力对他们采取宽容的态度。

只有以这种宽容为基础,我们才有可能建设一个文明的未来。

除此之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够作为战后世界发展的基础。

我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这个世界现在正需要静态的美德,傲慢、暴躁、愤怒和复仇欲都解决不了问题。

我已经对一切动态的、攻击性的理想失去了信心,因为它们一旦实施起来,几乎总要使成千上万的人受到残害或者监禁。

对于我要清理这个国家或者我要把这个城市清洗干净这一类的话,我的反应是恐惧和厌恶。

这种做法在从前也许不那么可怕,因为那时世界还比较空;现在则不同了。

在当今世界,国与国相互交织在一起,一个城市与周围地区也有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