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美德读本 > 世界美德读本 第十一章(2)

世界美德读本 第十一章(2)

2025-03-30 18:11:36

行善的动机可以说是人性所固有的。

如果这种仁爱之心不施于人,也会施之于其他生物的。

例如土耳其人虽然似乎是一个野蛮民族③,但他们对狗和鸟等动物却很仁善。

据伯斯贝斯④的记述,有一个欧洲人在君士坦丁堡,由于戏弄一只鸟,险些被当地人用石块打死。

但人性中这种仁善的动机,有时也会犯错误。

所以意大利有句嘲讽话:过分仁慈,就是傻瓜。

马基雅弗利⑤曾写道:基督教的教义使人成为软弱的羊羔,以供那些暴君享用。

他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确实没有其他法律、宗教或学说比基督教更鼓励对人类的博爱了。

为了不做滥施仁爱的傻子,我们要注意,不要受有些人的假面具和私欲的欺弄,而变得太轻信和软心肠。

轻信和软心肠常常诱使老实人上当。

比如我们就绝不应该把一颗珍珠赠给伊索那只公鸡―――因为它本来只配得到一颗麦粒⑥。

《圣经》中曾说:天父使太阳照好人,也同样照坏人。

降雨给行善的,也给作恶的。

⑦但上帝绝不把财富、荣誉和才能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

一般的福利应该人人共享;而特殊的荣耀就必须有所选择。

另外要小心,我们在做好事时,不要先毁了自己。

神告诉我们:要像别人爱你那样爱别人。

但除非你已跟神一道走,否则还是不要把你的一切卖掉。

不然,你就等于以微泉去灌溉大河。

微泉很快就干涸,而大河的所得却微不足道。

所以人心固然应该向善,而行善却不能仅凭感情,还要靠理智的指引。

在人性中既有天然向善的动机,也有天然向恶的动机。

那种虚荣、急躁、固执的性格还不是最坏的。

最恶的乃是嫉妒以至祸害他人。

有一种人专靠落井下石、给别人制造灾祸来谋生―――他们简直还不如《圣经》里那条以舔疮为生的恶狗⑧,而更像那种吸吮死尸汁液的苍蝇。

这种憎厌人类者(misanthropi)与雅典的泰门正是相反⑨―――虽然他们的园子里并没有一颗能供他人使用的树,却也要引诱别人去上吊。

这种人也许倒是作政客的材料,他们犹如弯曲的木头,可以造船,却不能作栋梁。

因为船是注定要在海里颠簸的,而栋梁却是必须能立定脚跟的。

善的天性有很多特征。

对于一个善人,我们可以由此去认识他。

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人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作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与五洲四海是相通的。

如果他对其他人的痛苦不幸有同情之心,那他的心灵必定十分美好,犹如那能流出汁液为人治伤痛的珍贵树木―――宁可自己受伤害也要助人。

如果他能原谅宽容别人的冒犯,就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于一切伤害之上的。

如果他并不轻视别人对他的微小帮助,那就是证明他更重视的乃是人心而不是钱财。

最后,如果一个人竟能像《圣经》中的圣保罗那样,为了兄弟们的得救甘于忍受神的诅咒―――甚至不怕被逐出天国⑩;那么他就必定超越了凡世,且具有主―――耶稣的品格了。

(培根)注:①《圣经》中的故事。

传说撒旦(Satan)本是神,为了篡夺上帝之位,而堕入地狱,成为魔鬼。

②《圣经》中的故事。

传说人的始祖亚当、夏娃在天堂,受蛇的引诱,偷吃了知识之树上的果子,于是被逐出天堂。

③本文中,时见培根对落后民族的诬蔑之词,反映了他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民族观点,是应当注意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