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自少冲、神门而生的一股真气强势溢出,沿着心经脉络蔓延流入全身。
顿时,元孤成顿觉躯体内真气,如汩汩温泉,迅速温煦着五脏六腑,说不尽的舒服。
心神略一凝聚,周身大穴微微涌现鼓胀之感,体内真气随心念驱使,蓄势待发……分神,消念。
触觉到元孤成体内真气变化,三师父毋必压在元孤成悬枢穴位上手指轻微一震。
微闭的双眸缓缓睁开,眼睛一扫香案上香炉内升起的袅袅清烟,脸色略沉,又慎重说道:聚水属性真气。
是。
元孤成随声应道,右手下垂,手指轻压在右脚太溪、水泉、大钟三处穴上。
心神轻转,伴着有节奏的呼吸吐纳,一丝心念才能触及温凉气流从涌泉之穴空自生成,如蝌蚪一般沿着肾经经络潺潺而游动。
三师父毋必身形微动,眼眸随之轻合。
这是元孤成修习神功最重要的一天,虽知晓他躯体别异,任督二脉打通,但如果体内自身修习的真气相互抵制甚至自噬,那么对五行神功的修习,元孤成也将与常人无异,只能按部就班修习了……正如师父所言,能真正修习五行神功这门旷世神功,这般经络奇特的武学奇才,端的是万中无一!当年在百万军中,师祖苦苦找寻,才寻觅到那叫量源的大师兄,就连师父老人家,也只是依靠过人的天资,到现在这一境界,至于天资平庸之辈,连望之都不能及,更妄学修习了。
因此,在他师兄五人寻找的二十多年中,也只有元孤成的经络符合,但如果现在他不适宜修习,那么这二十多年的心血将付之东流,师父多年的夙愿又付之一炬,想到此,面色越发凝重。
滋生的潺潺细流,在经络内缓慢流动。
温凉之感也沿着流动的源头,继而在身躯内随之扩散。
时间悄然而逝,元孤成忽觉那股细流,随着流动正渐渐扩大,犹如一条流动的小溪,在汇集了涓涓细流后,越加快速。
那温凉之感,趁势逾越浓厚,渐渐地,整个右边躯体,温凉之感竟越来越低,竟有凉风吹拂之感。
感受来自身体的变化,元孤成不禁在内心轻咦了一声。
感觉到元孤成体内的真气变化,坐在身后的三师父毋必忽然开口说道:驱动心经经络真气。
另一手指紧接着抵在元孤成风府之穴。
闻声,元孤成心神一闪,体内起初那汩汩温泉瞬间扩散,与躯体右侧那温凉之气悄然而遇,就如黄河入海口一般,泾渭分明,一边温凉,一边湿热。
也随着两股真气的不期而遇,身体左右两侧温差逐渐加大,一边愈加冰冷,一边越发炽热,渐渐地自己竟不知不觉颤抖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元孤成暗自叫道,心内宛如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
就在此时,元孤成忽觉从悬枢、风府两穴有股强悍气流顺着督脉经络迅速流动,就如在左右冰冷和炽热交汇处拉开一条拉链。
随着气流强悍的流动,拉链打开的同时,两股冷热气流相互融合,然后跟着那股强悍气流一起注入到丹田之内,汇集后那股温热气流,在丹田内沿着经络蔓延至全身,身体左右两侧冷热之感逐步消除。
而随着气流向全身流动,一股雄浑真气竟勃然而生,比前竟暴涨许多。
感觉体内莫名升起的雄浑之气,盘膝而座的元孤成猛然睁开双眼,竟觉得昏暗的祠堂明亮了许多,他微微抬起手臂,对着那清烟冉冉升起的香炉,轻轻一掌拍出。
顿时,如一阵疾风吹过,垂直升腾的烟柱猛然飘散开去,香炉内飘落的烟灰四处溅射。
见此,元孤成睁大双眼,不由地一愣,心道:怎么会这样?竟然呆住。
望着四处飞溅的烟灰和飘散开去的清烟,三师父毋必体内骤然升腾起燥热之感,面容也愈加红润,他双手合十,轻轻地说了句:师父,您老人家放心的修行吧!话毕,竟不由的放声大笑。
多年来,师兄弟们的苦苦找寻、对元孤成悉心救治及师父不惜伤及自身的通脉,在这一瞬间,竟变得如此美妙。
眼前的这孩子,真让他们多年来的心愿成为现实。
心念至此,一向沉稳慎重的三师父毋必,双眼突变得模糊起来。
听着三师父毋必那爽朗的大笑声,元孤成迷惑的转过头来,看着在笑声中乱颤的三师父,心中茫然一片。
他跪倒,结结巴巴地叫道:师父,这……这……究竟怎么了?看到略显惊惶失措的元孤成和感到有些失态的自己,三师父随收起笑容,和颜悦色的问道:成儿,怎么,有何事困扰?元孤成努努嘴,目光不定,清秀的脸上泛着些许迷茫之色,他嗫嚅说道:师父,我感觉刚才那一掌,竟然强横许多,请师父明示?三师父毋必一听,旋即说道:成儿,你现在试试丹田之气,有何感觉?闻言,元孤成气沉丹田,忽觉丹田之气流转浑厚,与修习前那散薄之气竟截然不同。
随说道:师父,现丹田之气有暴涨之感。
这就是了,三师父毋必轻声说道:你知为何有此种感觉吗?元孤成摇摇头,说道:不知道,师父,弟子愿闻其详。
好罢。
三师父毋必点点头说道:成儿,对于五行神功。
我师父也就是你师祖对我等也言知甚少。
我想,这里面也有怕我与你几个师兄自愧之意。
听三师父如此说,元孤成更加迷惑不解。
随随口问道:怎么?呵呵。
三师父毋必轻声一笑,竟有些自嘲说道:上次师父讲五行神教时,说他也只修习了神功十之**,而我与几个师兄不及一半。
讲到此处,毋必略微一顿,又沉沉说道:师父此言不假。
当初那量源师叔成立五行神教,以一教之力,力战整个江湖门派,也决非虚言。
他手下五个堂主,也个个武功出众,即使各门派掌门,也难之一抵。
听大师兄所言,当初江湖门派歼灭五行神教时,也是用了些不正当手段。
若非这样,也恐难将他毁灭。
元孤成越听越疑,心道:那五行神功真如此厉害。
见元孤成面现犹疑之色,三师父毋必又接着说道:我五行神功,乃武林绝学。
非凡人能习之,就我师兄几个,虽都是恃才傲物之人,但在神功面前,也自感形秽。
其实,五行神功修习之法,与各门派功法也不尽相同,也讲究内外兼修。
但在真气内力修习上,却又大不相同。
五行神功外学分为:五行神掌为起始式,而后五行神拳,五行玄指,五行神剑。
这些外学虽看似简单明了,一至于斯。
但却蕴涵玄秒,博大精深,这些你日后自会了解。
这里为师主要讲我五行神功内学修习,五行内功绝学,玄机重重,丝丝相扣。
乃师祖参破天机而成,自又不是其他功法可比,就连少林内功心法‘易筋经’也难以比之。
讲到此处,三叔父毋必眼中闪过一抹自豪之色。
顿了一顿,三师父又接着说道:我五行绝学内功心法,据‘孤阳不成一事,孤阴不成一物’,依人体五脏六腑五行之说,又分为金、水、木、火和土五种经络修习之法。
每种经络修习之法生金、水、木、火和土五种属性真气。
这五种内力修习之法,能和江湖各派任何一种修习之法相媲美,这就是五行神功之玄妙之处。
然则,在修习上,要求之高让人又望而止步。
常人修行,却只能修习相生两经络之法,如金与水,水与木等,想在修习任何一种功法,都万万不能。
这是为何?元孤成听到此处,不禁问道。
唉!三师父毋必长叹一口气,又淡淡说道:这就是五行神功之绝妙之处,因除了相生的两种功法外,任意一种功法都会与之相克。
金与水功法相生,你修习后,如强再修习木、火、土三种任何一种功法,必然与前相克,所以修习之后,不仅自身功力不但不增,反而还会因功法相互抵制甚至自噬,使内力受损,严重者甚至会走火入魔,毁坏经络,后果极其严重!所以除了经络奇特的武学奇才,他人均皆难以将神功完整修习。
我和你四师父、五师父,也是只修习两种经络功法。
其他便难以修习。
那大师父和二师父呢?元孤成张大眼睛,心想:难怪师祖如此说,原来几位师父都未曾修习完整。
十几年前,师父根据脉络气息,创出一套‘散易’功法。
这功法依据五行相生相克之关系,能改善常人脉象,使修习功法之真气,能相克而生,相生而融。
但由于改变太过缓慢,还需先习两相生真气需达到炉火纯青后效果才好,故只有大师兄及二师兄方才习之。
大师兄现已将另外一相克真气相融,而二师兄,所习第三种真气还必须用‘散易’功法施压分散,否则,真气相克,身体会有不适之感。
其实,武功修学,博大精深,遥无止境——稍作一停,三师父又接着说道:就算我和你四师父、五师父今日修习,也足以使我等纵横江湖,名扬天下了。
讲到此,三师父脸上忽现一种难以名状的豪气。
看三师父那瞬时散发出的勃勃生气,元孤成一脸茫然,一句为何?竟脱口而出。
见自己突然如此孟浪,面上顿时浮现尴尬之色。
哈哈。
对元孤成突兀的疑问,三师父毋必没有丝毫在意,他哈哈一声,眼中骤然变得炽热起来。
身形一挺,轻飘飘站起,信步轻移,更显得神采飘逸,用傲视天下的口吻说道:我五行神功,玄妙就在这内学修习之上。
别家内力修为,哪怕都修至巅峰,体内也自有一种真气,而我五行神功,却能真气叠加,就是所谓的‘叠气’。
如我和你四师父、五师父所修习,都只修习两种经络真气,叠加之后,却似汇集了两大高手内力。
一旦对决,就如以二敌一,再加上精妙绝伦的外学修为,岂有不胜之理。
想当年,那量源大师,以一人之力,敌少林三位‘了’字辈大师,都不言败,可见神功之强悍。
成儿,你体内集师祖十年功力和几位师父疗伤时存留在体内的四道真气。
你如好好修习,将来必将绝步天下,傲视群雄,连师祖都不能及闻言,元孤成眼睛直直地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PS:传文两周,唉,看看那弱弱的点击和收藏,心里怪怪得感觉,谢谢大家还一直陪着此书,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