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盛世收藏全集 > 第二十二章 参与竞争

第二十二章 参与竞争

2025-03-30 18:14:41

这是一件书写在一张长约一米、宽约半米的长幅米黄色的草书手稿,手稿并没有经过装裱,就是一张素纸。

-==网==-手稿的字体恣意潇洒,如龙飞凤舞;奇劲有力,如疾风骤雨;气势磅礴,如千军万马。

如此大气之字,书写的内容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最右端,从上至下为四字竖书草书,正是千古绝句的名称——赤壁怀古!此四字为大字,之后为中字竖书,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还江月。

短短百余字,让风聚精会神的看了五六分钟,他抬起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大江东去的浩荡雄姿。

由此,那场天下定鼎三分的大战便徐徐的拉开了大幕,一江通红的江水在熊熊的燃烧,一场金戈铁马的撕杀溅起腥红的血光,周公瑾运筹帷幄,谈笑之间决胜千里。

之后,那一个个英雄人物,一段段感人历史,便在唐风眼前鲜活起来,最终定格成为永恒的三国。

这不是唐风的神经质、臆;症,而是文学作品所凝聚的气势给他带来的,从眼球到内心的强大冲击力、所生成的意象,怎一个豪迈奔放,荡气回肠!恨不生在汉,大错矣,重振旧河山方显男儿本色,如有穿越定为宋里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壮志,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的豪情;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的雄壮,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凉;有小轩窗、正梳妆的婉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暧;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痴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的怨太多太多如不亲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手稿的左下端留有一排较小竖草书,曰:久不作草书,适乘醉走笔,觉酒气勃勃从指端出也。

东坡醉笔。

但是件手稿没有、没有印,唐风感觉很奇怪,难道这真是苏老先生醉笔,醉了,写了,就睡了?那他第二天也应该加个个人标签什么的才对啊。

~~网~~不过有年款印并不见得是坏事,到这里有百分之五十的鉴定者会怀这件手稿的真实性,就算他们鉴定为真手稿的估价也会大打折扣。

在很多时候。

古玩估价是颠倒主次拿瓷器来说。

气死官窑地质地肯定要好于同期官窑。

但只是因为少了一个官款。

价值就会大大降低。

要怪只能怪封建文化。

它对被统治者地思想地荼毒太深。

在封建社会。

等级制度森严。

御大于官、官大于民。

这种思维惯性一直持续到现在。

并影响着现代人地价值观。

看古玩地市场行情走势就知道了。

御款比官款贵。

官款比民款贵。

这并不是真实价值地体现。

但是。

唐风想得到这件手地目地是收藏。

而不是拿去换钱。

所以。

他一点都不在乎款识。

真东西就是好东西。

既然没有年款印。

唐风就开始辨认字迹。

苏东坡是北宋地书法大家。

他擅长行书、楷书取法于颜真卿、杨凝式。

并自创新意、自成一家一直被历代藏家视为珍品。

苏东坡地草书取法于张旭、怀素。

几无传世。

更为珍贵。

他传世地书法真迹有数十件。

大多都是书帖、手卷之中地中小字手迹。

大字草书手迹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过。

从字迹上来看。

这件手稿上地字迹跟苏东坡地字迹是不尽相同。

不像是他地真迹。

其中。

人道是和人生如梦中地人字跟后面地字体相连。

不符合他在其它书画作品中人字收笔戛然而止、了无痕迹地独有特征。

而且。

这件手稿渴笔严重。

几近无法书写才会添墨。

也符合他地书写习惯。

到了这里。

剩下地一半鉴定者中。

又有三分之二地人会持否定态度。

千万不要以为专家组地综合水平就是所有专家水平地叠加。

除去内耗。

甚至还及不上一位专家地水品。

唐风现在可以肯定。

文化部地专家组还是没能达成共识。

一眼货谁都会看。

但这不是一眼货。

而是有争议地东西。

各抒己见之下。

意见很难统一。

在古玩行。

真理一般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眼睛雪亮地群众只会添乱。

字迹方面。

唐风觉得并不难解释。

既然是醉笔。

酒喝高了。

当然要比平常随意。

不到墨尽不添墨。

渴笔在所难免。

从整体上来看。

这件手稿上地字迹虽有偏差。

但神韵犹在。

应该是苏东坡地亲笔接着,唐风开始看纸,这是他的强项,如果这件手稿是真的,距今应该有900多年,近千年的漫长岁月,这张写有手稿的薄纸却没有一丝半点的腐蚀迹象,在没有装裱的情况下,显得有些新了,这又是一个争议。

唐风仔细的观察着这张米黄色的手稿纸,这张纸颜色淡旧无杂质,气色沉重不鲜活,摸上去细薄光润不粗糙;再看纸质,别看这张纸的纸质很薄,但它的毛边截面却显现出了层次感,相对表面的旧色,内里的颜色略淡显新。

唐风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这种纸是南唐澄心堂纸,不是原版就是宋仿,应该是元代之前的古纸。

宋代仿南唐澄心堂纸仿得最好,后世的仿纸质量大不如前,这个要怪只能怪蒙古人,泯灭人性的黑暗统治将整个历史往后倒推了数百年。

说成吉思汗是民族英雄的历史学家脑子肯定被马踩了,除了元青花和元曲,元代有文化吗?至此,唐风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认为这件手稿是真品,先不说有没有可能,欠一屁股债的唐风已经打算去争取了。

鉴定古纸今纸其实不难相,难的是要鉴定为澄心堂纸,古代造纸原料就那么几种,翻不出什么花样来,宣纸、澄心堂纸、开化榜纸、太史连纸和藏金纸等古代名纸在材质一样的状况下质地相差无几。

举个例子来说,它不是草纸跟报纸的区别,而是不同品牌的A4纸的区别。

唐风在鉴定的同时,任望祖也在鉴定,唐风完成鉴定之后抬起头,任望祖已经在等他了,他微微一笑,问道:小伙子,你觉得怎么样?敬老爱老,不代表脑袋长包,现在的唐风可不傻,他才不会把自己的鉴定结果公诸于众,这不是培养竞争者吗?他挠了挠头,说道:嘿,还没看出来,我还是先下去吧。

接着,唐风转身向了观众席,在座的都是有头有脸有层次的人,当然不会因此而笑话他。

不过,当他们看到唐风灰溜溜的走下台时,心里却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嘿嘿,小子,玩现了吧。

唐风现在在盼望奇迹出,要是任望祖看不出来的话,这事儿就好办了。

但天地下哪来这么好的事儿,把你想卖的都鉴定出来了,独独鉴定不出来你想买的?请任老先生教。

说完话的柳月将话筒递到任望祖面前。

奇迹注定不会发生,任望祖说道:然这件手稿的字迹跟苏东坡其它手稿上的字迹略有差异,但苏式草书书法的神韵犹在,是苏东坡的真迹无;再说这张纸,此纸纸质细薄光润、坚洁如玉,观之细密如蚕茧,触之滑如春水,应该是宋仿澄心堂纸,宋代书法家大多都使用这种纸,苏东坡使用这种纸写诗作画压在情理之中。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这件手稿为真品。

此话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了交头接嗡嗡声,一听这生意,唐风马上联想到了苍蝇,这次麻烦了。

文化部专家组的专家们听到任望祖的结论后,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说话,既不赞同也不反对。

等到观众席安静下来之后,柳月说道:最后一件展品,宋苏轼《念奴壁怀古》真迹手稿的最后估价为,人民币3000万元。

啊,要3000万,这么贵?陈彦长叹了一口气,岂止是贵简直是离谱,估价不代表成交价,看眼前这形势,鬼知道最后的成交价会被炒到多高,要想拿下这东西,准备一亿人民币差不多。

现实生活不是大富翁游戏,扔个骰子就能来一亿。

陈彦转眼看了看若有所思的唐风,问道:你现在怎么打算?没办法,死马也要当活马医!唐风用肯定的语气说道:现在只有一条路,想方设法弄钱,不参与就退出,我不甘心!陈彦再问道:但是,你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钱?唐风说道:我决定了,抵押房产贷款,再加上卖那两幅画的收益,可以去碰碰运气。

避无可避,唯有正面作战。

听完唐风的话,陈彦摇了摇头,明显的信心不足,以唐风的能力,捡漏无人能比,烧钱遥不可及。

唐风接着说道:陈彦你要帮我一个忙。

说吧。

陈彦说道:不争取你会心痒痒的,我尽力而为。

放心,不会让你去抢银行的。

唐风说道:明天,你把我的唐卡和鎏金佛像拿到北方卫视去,报名参加他们的鉴宝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