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仕道官途全集 > 第七十一章:乌云密布

第七十一章:乌云密布

2025-03-30 18:24:48

古贤俊和李景耀和大家握了握手,互相寒暄了一下,在路上的一番客套之后,大家各自上车,队伍继续前进。

李景耀婉言拒绝了孔令才的邀请,回到了古贤俊的吉普车上,怪地是古贤俊也回到了吉普车上,似乎不给江东新区班子面子似的,脸色还比较黑。

车子开动之后,古贤俊冷冷说:李主任,有人把你当发配下来的对待了,按规矩,不该只有我一个人送你下来。

古贤俊可谓是话里有话,还有一份怨气在其中。

同时也是在提醒李景耀,有人在故意制造这个气氛。

李景耀现在可以算是两眼一抹黑,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他在暗暗后悔怎么不早点了解江东情况的同时,面不改色的笑了笑,低声说:路不好走,要修一修啊。

管委会的大楼足足20层,远远的就能看见这座区里最高的建筑。

车子在大院门口停下后,迎面的一阵逆光照的李景耀一阵眼花,定了定神后看着这座极其气派的建筑,政府大院内一个巨大的花坛,摆满了开的正艳的花盆。

欢迎会议在顶楼的会议室内进行,之前没有搞什么欢迎仪式,而是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班子里的领导全部到齐,一共十多个人,在大家各自落座后,欢迎会议开始。

首先由孔令才致欢迎辞,他再次在发言中强调了李景耀的到来,必将给江东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新思路。

李景耀始终是面带微笑,无声的承受着所有人送来的各式各样的目光。

看着孔令才一张一合的嘴巴,说的啥内容李景耀基本没听进去。

脑子浮现的是章卫国弄来的材料。

孔令才,48岁,本科学历,原惠南区沙川镇党委书记,从普通干部到县级镇的党委书记的过程,足足十八年。

因为结合当地情况,发展种植业颇有成效,三年后被任命为江东新区筹建小组的副组长,江东新区管委会成立之后,他顺理成章变成了第一副主任,孙昌友走了之后,他又变成了管委会主任,一把手。

在李景耀看来,普通人这一辈子,摆在面前的机会几乎不存在,机会要靠自己去发现,去争取。

这个孔令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连升几级,把握机会的能力可见一斑。

作为一名年龄刚满三十周岁的副地,李景耀可谓是一个官场宠儿了。

在做的几十个人,是否都在想一个问提,这么一个年轻的副地,为啥会被发配到江东新区来呢?整个沪南有的是好地方,谁愿意到这里来受罪。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值得讲究的地方呢?这么一个年轻的副地,要说没点背景,谁会相信?关注李景耀的目光,往往都是复杂的,在座的各位,有很多事情都想不明白。

李景耀从目光中感受到地。

更多的是一种谨慎的审视。

不经意间李景耀察觉到第一副主任金友成的目光正在注视着自己,李景耀微微的扭头时,金友成赶紧低下头去,装着在面前的本子上写写画画的。

金友成的资料,章卫国那边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只知道四十岁。

干过惠南区的共青团书记,后来还在惠南干过一任副区长。

关于金友成最大的传闻,就是他的老婆和原来惠南区的书记洪建有过一腿。

据说以前洪建在惠南下来视察地时候。

每次金友成的老婆都会出现在陪同的队伍中。

李景耀觉得这个传闻不可信,洪建要玩女人。

没必要搞一个半老徐娘啊,要说这男人上了年级,都喜欢嫩一点地。

不过,也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每个男人的嗜好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

李景耀就认识一个人,专门热衷于搞寡妇。

孔令才的讲话大约十分钟就结束了,然后说:请市委组织部古部长给大家做指示。

啪啪啪。

掌声响起来,李景耀跟着拍手。

古贤俊打开面前的话筒,慢悠悠地说:我没什么指示,我是来送人的,给江东新区送人才来地。

李景耀同志就读于国内一流大学,本科学历,原本李景耀同志是分配到国家计委的,是被我们市领导硬生生挖过来的。

以前在企业改革办公任副主任,对企业改革、经济发展方面非常有经验,我的话讲完了!古贤俊的话有点刚开始就结束的意思,搞的下面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要鼓掌呢,只有李景耀一个人率先啪啪的拍了几下。

显得格外地醒目。

所有人地掌声也都跟着响过后。

孔令才继续说:请李景耀同志讲话。

第一次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讲话,李景耀多少有点紧张。

深呼吸之后慢慢地站起来,朝大家微微的一点头,缓慢的说:尊敬的市委组织部古部长,在座的各位区领导,大家好。

尽管有点多余,我还是要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李景耀。

刚才古部长也说了,我很年轻,刚刚30岁。

中国有句古话,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今后我将在区管委会孔主任为首的领导班子正确的指引下,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并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多多帮助,谢谢大家,我的话讲完了。

像是这种新领导上任的事情,基本上所在地的领导都会招待新来的同志,和送新领导下来的人吃顿饭,吃过招待宴席,古贤俊就回去了。

晚上的江东,并没有像是沪南那么热,由于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所以李景耀能感觉到微风带给自己的一丝丝凉意。

由于和沪南离的比较远,李景耀的第一天晚上是住在区管委会招待所的。

站在2楼的走廊上,朝远处望去,一片灯火通明的所在,就是江东区广场。

下午接手工作的时候,李景耀搬回来一堆的材料,足足看了两个多小时也没看多少。

江东新区的情况要比李景耀之前了解的更为严重,孙昌友在位的两年,在这个地方干了不少事情,可是虽然楼变多了,行政区划的级别提高了,配合市里面的领导把江东新区管委会的这块招牌弄下来了,但是也欠下了一屁股的帐。

作为李景耀这个主抓经济的管委会副主任,李景耀实在是想不通为什么刘鼎助要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地方,想要让自己把这孙昌友的事情全抖出来,好把这个人拿下,然后从打锣鼓另开张,反正这个江东新区成立的时间很短,但是仔细的想想,李景耀觉得不可能,这要是干这种冲锋陷阵的事情,犯不上让自己这样一个年轻小伙子来,放个检察院的人过来不是更好,或者觉得本地人不可靠,直接从外省调一个来不就行了,李景耀觉得这件事情是自己想不清楚的,要是不向刘鼎助问清楚了,自己这个觉都睡不安稳。

李景耀想了想,拨通了刘鼎助的电话。

哈哈,是景耀啊,不错,很有耐性,我还以为你一下班就要给我打电话呢。

刘鼎助好像知道李景耀会找自己一样,这让李景耀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

刘市长,我觉得要是想简单的处理江东新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这一类事情,我完全可以以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的身份派驻的江东啊。

李景耀一上来就是一副请教的口气。

你是不是已经看了关于江东新区现在情况的一些材料?我知道你会有这样一问的。

电话那边的刘鼎助脸上露出了微笑,这个李景耀真是一个可造之才。

景耀,你要明白,江东新区是从惠南区分出来的,原来市里面是想发展江东,把浦江东西打造成一个经济圈,但是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能这么引起中央的注意,现在江东新区已经是名声在外了,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事实,让市里面的各种计划都有些措手不及,但是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江东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我们就不能不顾及原来江东出现的一些问题,真要是吧这些事情全都抖露出来,很多人脸上会不好看,我脸上也会不好看,所以才会把原来的管委会主任孙昌友弄走。

整个江东新区的班子才会有现在这样的调整。

这还是其次,最关键的是明年一开春的两会牵扯到换届,江东新区这个派驻机构将会被取消,准备成立江东区委和江东区人民政府,人大、政协全套班子都要配备,这里面就需要大量的人员,但是这样一个发展重镇能否顺利过渡,就又是一个重要问题,现在的江东班子非常复杂,所有的领导基本上都是原来孙昌友在的时候的人,而孙昌友现在正在积极的争取入常,你现在所在的位置可是非常关键啊。

最后,在这样一个岗位上,现在是非常关键的,面对这么好的机遇和政策,如果没有什么发展,很多时候是交代不过去的,你要知道,现在级别上符合条件的同志大多数是年龄比较大的,并不适合这种新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运作,也没有超前的眼光,我和王书记手里面的牌的确不多,有些捉襟见肘啊。

(第一章到,今天会比较早,好好看看以前写的,读者们的意见要重视,你们都是满堂的衣食父母,满堂要勤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