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逝水东流不复还全集 > 第六十四章 武汉生活(二)(重新修改)

第六十四章 武汉生活(二)(重新修改)

2025-03-30 18:26:27

武汉最有名的要算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昌蛇山上的天下第一楼黄鹤楼。

萍是扬州人,李白的一首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把武汉和扬州联系了起来;萍登黄鹤楼顿觉武汉变得亲切起来。

武汉的市花是梅花,可是萍最难忘的还是武汉大学的樱花。

樱花虽然不是中国花,但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武汉大学的校花。

八七年春天,早春三月,萍羡名去武汉大学看樱花。

一进校门,远远就闻到樱花的香气,长长的道路两旁,整齐排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高大樱花树。

看着满树朵朵樱花,萍惊得目瞪口呆,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萍清楚地记得那是三月二十五日,一个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日子,武汉大学校园内人流如潮,樱花开放期间,不仅对外开放,供市民和游人观赏游玩,还邀请名流,举办各种活动……萍满载而归,兴致勃勃从书市买回一大摞作者签名的书籍……武汉大学的樱花可以和南京紫金山中山门外的梅花山媲美。

梅花山即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

位于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南麓。

一到梅花开放的时节,踏春看花的游人也是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到武汉大学看樱花的人气不比南京梅花山差。

说到梅花山,江苏苏州好像也有一座梅花山,且有一个美丽、优雅的名字——香雪海,只可惜无缘一睹芳容。

萍出差倒是路过苏州好几回,只是不是未到开花的季节,就是错过花期……所以有些事情要靠缘分,强求不得。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萍的家乡扬州也有个梅花岭,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即葬于此处,墓碑上铭刻的是一副名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二分明月应该出自唐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夏天萍下东湖游过泳,划过船。

武汉素有百湖之城的美誉。

东湖号称中国最大城中湖。

东湖很大,真的比杭州西湖有气势,有气魄。

据说,是杭州西湖水域面积的六倍。

武昌起义纪念馆和**农*动讲习所也很有名。

萍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前拍过几张身穿北伐军(也称国民革命军)的灰色军装,腰系武装带,头戴大盖帽的照片,看上去威风凛凛,神气活现。

年轻人都喜欢这样的打扮。

归元寺取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的佛偈而命名。

这里古树参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绿,曲径通幽,是汉西一境。

归元寺有五百罗汉。

五百罗汉依田字排列,殿堂里尽管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却没有拥挤之感。

走进罗汉堂,游客们无不被罗汉的生动形象所感染。

只见有的盘腿端坐,有的卧石看天,有的研读佛经,有的驱邪除恶,有的勇武,有的温良,有的天真憨厚,有的饱经沧桑,个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如第463尊罗汉是陀怒尊者,周围有6个童子,为罗汉挖耳,掩嘴,遮眼等,称六戏弥勒。

六即眼、耳、鼻、舌、身、意。

它告诫佛门弟子,不要为凡情所染。

塑像中把孩子的天真烂漫,娇稚顽皮和罗汉的慈祥憨厚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数罗汉是人们游罗汉堂的趣事。

据说,任意从一尊罗汉开始,顺下数完自己的现有的年龄,这最后一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便可昭示数者的命运。

这一活动为人们参观罗汉堂增添了不少乐趣。

五百罗汉是由湖北黄陂县王代父子用九年时间塑成的。

黄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乡,有悠久的泥塑传统,技艺娴熟,艺人辈出。

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创造而成的。

工艺上采用脱胎漆塑,又称金身托沙塑像。

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渐沾巾套塑,称为漆布空塑,最后饰以金粉。

它的特点是抗潮湿,防虫蛀,经久不变。

两百年间罗汉堂几次受水灾侵袭,但水退后罗汉仍完好无损。

归元寺属曹洞宗,又称归元禅寺,它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并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在龟山电视塔上瞭望、鸟瞰武汉三镇。

龟山武汉电视塔时称亚洲第一高塔。

登上亚洲第一高塔,更能体会什么叫晴川历历汉阳,芳草凄凄鹦鹉洲。

鹦鹉洲实际上是长江上的江心洲,在武汉长江大桥的下游。

汉口的民众乐园,汉正街小商品一条街。

改革开放后,汉正街率先恢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在八十年代更凭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发挥着引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流通功能,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不过,当时汉正街还很小,也没有名气。

汉正街真正闻名全国,是从一部叫《汉正街》的电视连续剧开始。

萍还学会打武汉的二五八将麻将。

武汉留给萍的美好记忆才多了,萍在武汉两年没有半点不愉快。

工作之余,闲暇之时,萍逛遍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所有的书店。

(未完待续)延伸阅读:方言武汉地处中部地区,各种方言交汇形成了特别的武汉话。

武汉话是大部分武汉城区居民的母语,也通行于整个武汉市乃至武汉城市圈。

武汉话在方言学的分类系谱上,属于官话方言中的西南官话,与川渝黔等地的方言同属一个系谱,也是西南官话地理分布上的最东端。

武汉艺术家夏雨田用办事脑子灵,说话喉咙喳来形容武汉话。

同时,武汉还有弯管子普通话,这种语言通常是调侃而用。

现在武汉部分电视台开辟了方言节目,比如经视故事会和都市茶座阿星笑长开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