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虹的嫂子一番话让萍很扫兴,但他也没有太往心里去。
毕竟大年三十了,家家户户都在和和美美,热热闹闹忙过年,没时间想这些。
父亲忙着贴对联,萍去请爷爷来一起吃年夜饭。
爷爷已经八十三岁,八十三属于高寿。
在萍的家乡,形容一个人岁数大,或者看上去很显老,就说他:你老八十三啦!家乡的风俗还认为:八十三,有一关,阎王老爷请去吃中饭。
爷爷面色枯黄,脸和身体好像一年比一年在缩小。
虽然没灾没病,但精神越来越差。
爷爷拄着拐杖,原本驼背的腰弯得更加厉害,屁股蹶得比头高。
走路不仅慢,而且吃力。
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气。
萍搀扶着爷爷,脑海里浮现起一组漫画来。
第一幅是一个幼儿在地上爬行,第二幅是一个成人直立行走,第三幅是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
三幅画底下分别配了三句话。
小时候,四条腿。
长大后,两条腿。
年老后,三条腿。
这组漫画简要概括描写了人的一生。
其实,像爷爷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就像一棵自然枯老的树;或者更像快要燃尽油的灯,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正所谓风烛残年矣!爷爷的晚年生活实在过得有点凄凉,有着四个儿子的爷爷不应该单过!生活起居没有人照顾,这叫颐养天年么?所以,在萍的心里一直固执地认为,父亲他们弟兄几个不能算孝敬的儿子!父亲是次子,伯父承嗣叔祖父,父亲实际上是,不是长子的长子。
且伯父一连上面生了四个女儿,下面的儿子比萍还小三岁,萍是事实上的长孙。
吃完年夜饭,喝罢守岁酒,爷爷照例要给他们全家发守岁钱。
年年如此。
接着爷爷又问起萍的亲事,萍是爷爷最宠爱的孙子嘛!爷爷等着抱重孙子呢,爷爷再三嘱咐萍,不要挑三拣四,像你叔爷爷一样!叔爷爷的婚姻故事萍略知一二,当然也是以前听爷爷讲的。
爷爷的兄弟姐妹多,父母去世后,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爷爷的大哥、大嫂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大家庭的责任,供弟弟念书,为他们操办婚事。
可是,黄鼠狼专拣病鸡咬,就在爷爷结婚不久,爷爷的大哥、大嫂——萍的大爷爷、大奶奶相继去世。
这真是祸不单行!其时最小的叔爷爷还在念私塾,叔爷爷念书不仅用功,而且非常聪明。
从古到今,凡天下教师可能都一样——喜欢用功、聪明的学生。
叔爷爷的书念得好,深得私塾先生的欢心,有意把唯一的爱女许配给叔爷爷。
而叔爷爷和师妹也早已两情相悦,两心相许。
他们原本从小就在一起玩,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可是现在供叔爷爷读书,情同手足,恩如父母的大哥、大嫂相继去世,没有人,没有钱再供他读书。
不仅是叔爷爷的书念下去了,大哥、大嫂还留下一溜线四个儿子,需要人抚养。
大侄儿只比他少五岁。
叔爷爷毅然决然地承担起抚养侄儿的重任,就像当初大哥、大嫂对待他们兄弟,为他们兄弟付出的那样!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大家庭,没有因为树倒而猢狲散,更没有大难当头各自飞,凝聚力来自其自身保有的传统的优秀美德!其实,在过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中国,纵然叔爷爷的师妹愿意默默地苦苦等待他,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萍只知道,私塾先生后来招了另外一个学生为婿,并继承他的衣钵——教书。
这是叔爷爷为家族付出的最大牺牲,也是他一生的遗憾。
后来,萍去叔爷爷家,在他刨根挖底追问下,也是孤身一人单过的叔爷爷深情而详细地回忆了这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证实了萍的猜想——萍还有一个终生未嫁的姑奶奶,只是在萍出世前已经去世。
姑奶奶比爷爷还大一岁,也是被她的四个侄儿耽误的。
只是萍不知道,这是爷爷最后一次和他们吃年夜饭,喝守岁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