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爷爷回来,父亲已经放过辞年爆竹。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长大的缘故?这两年,萍越来越感到年味一年比一年淡,内心缺少了童年时候的那一份喜悦,那一份激情。
那时候,萍能兴奋得一夜都睡不上觉,伴随着彼起此伏,通宵经久不息的爆竹声,盼望着天快快亮起来,好和小伙伴们一起挨门逐户去拜年。
他们拜年收到的礼品正常是每户人家给一把炒蚕豆,或者一把炒葵花籽,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会在里面掺几粒炒花生,或者一两块小水果糖。
水果糖是最珍贵的礼品,在拜年结束后,他们会比谁得到的水果糖最多。
没有人轻易舍得吃,一直到水果糖变软要融化,才不得不消灭掉。
拜年的收获仅此而已,就这么简直。
可是他们年年乐此不疲。
为什么?为什么童年就那么快乐呢?为什么童年就那么容易满足呢?怎么尽想些小时候的事情,自己早已不是小孩子啦!萍对自己说,洗脸洗脚,早点睡吧!萍坐在床上,翻开日记本,想写点什么。
今天是除夕,题目就叫除夕抒怀吧!除夕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应该留下点什么。
写点什么呢?……知足而不足,追求更无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个人要有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一个人要有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一个男儿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总之,人不能甘于平庸。
不仅要有志气,有理想,还要能甘于孤独,甘于寂寞。
人的一生焉能无所作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除夕自我勉励萍的内心充满孤傲与冷寂。
萍一直以为,人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想到自己在家庭里所处的位置,想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萍一直这样勉励自己。
虽然心里有时也很矛盾,甚至想:值得吗?将来弟妹们能理解吗?不管值不值得,自己已经别无选择,必须做出牺牲,仿佛弦上的箭。
纵然弟妹们将来不能理解,自己也无怨无悔。
就像一首港台歌曲唱的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伟人说为有牺牲多壮志,牺牲是悲壮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走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头也不回地走了。
自古燕赵多慷慨之士,《易水歌》气贯长虹,壮士的情操超越了时间与空间。
萍觉得自己虽非壮士,也有着壮士的情怀。
更可笑的是,萍竟常常被自己的献身精神感动得流下泪来!……后来想到娣,萍又在日记上写上一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
虽然,他们从未相见,但娣早已存在于萍的生命和灵魂里。
爱情就是这么奇怪,萍明明知道自己是在单相思,但是无法制止自己不去想她。
萍情愿为她孤独,为她寂寞,为她痛苦,为她奉献自己的一切……爱情不是占有,同样是奉献。
萍希望能够每天快乐着她的快乐,幸福着她的幸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表面上是天增岁月人增寿,实则上是人生的倒计时,而每一部文学作品又都是人生的倒叙。
童年只有一个目的,盼望着快快长大。
正像一首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大陆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童年》里唱的:盼望着长大的童年。
而长大成熟,以致老去,离死亡越来越近。
长大,不仅意味着死亡,还带来烦恼。
童年生活虽然艰苦,但精神上是快乐的。
少年的欢乐没有童年多。
童年无忧无虑,少年开始有烦恼。
青年的烦恼又比少年多。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中年以后的快乐呢,恐怕只能到回忆中去寻找。
所以说,年龄与快乐是成反比的!……萍很快迷迷糊糊睡着了。
也别说,这两年很少动手,这两天在家帮助做了点事,还真有点累。
萍这一夜睡得还挺香。
一日劳作,可得一夜安眠;一生勤劳,可得终身幸福。
谁说的,萍记不清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