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逝水东流不复还全集 > 第八十章 “送麒麟”(重新修改)

第八十章 “送麒麟”(重新修改)

2025-03-30 18:26:28

[[[CP|W:252|a:345|A:C|U:http://file1../chapters/20101/25/184158634000127324526250402253.jpg]]]唱凤凰作为民间传统口头说唱艺术,和相声、东北二人转一样,常常即景生情,即兴表演,内容大多诙谐风趣,为增强吸引力,也会有黄段子,荤段子。

唱结束,捧托盘的上前连道:恭喜!恭喜!萍丢了两包牡丹香烟在托盘里,母亲又另外封了个红包。

要给少了,这帮人嘴会‘宣’呢,母亲说。

唱凤凰的有时比较势利,嫌贫爱富,专拣有油水的地方跑。

母亲是个要面子的人,有点爱虚荣。

唱凤凰的遇到另一班唱凤凰,就要对凤凰。

对凤凰最见功底。

你唱一段,我唱一段,双方对唱,哪一方对不上来就算输。

按照惯例,对唱输掉的一方要将自己的凤凰踩碎或撕毁。

萍的家乡地处泰州与扬州交界,泰州地区的唱凤凰向西在扬州地区,乃至到安徽东部就变成送麒麟,其内容实际上差不多。

送麒麟又名宫锣鼓、唱门子,据说源于风阳花鼓,源于明太祖朱元璋。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少时家贫,逃过荒,要过饭,还做过和尚。

父母去世,祖父曾将他寄养在**(江苏)金牛山脚下的舅舅家放牛,杀牛悬尾的故事便是出自于此。

朱元璋登基后,自感功绩丰硕,便命大臣们为他树碑立传。

然而,受命的大臣对朱元璋少年乞讨却不敢直言,遂生计称其为:送麒麟、送吉祥,非乞讨矣。

长此以往,送麒麟便取代了卖艺乞讨的称呼,流传于世,并成为一种深受民众欢迎的表演形式。

据说朱元璋非常喜爱它,在其发妻马娘娘病愈的庆贺宴会上,酒兴大发的朱元璋扯着嗓门喊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上天送来马娘娘。

朱皇帝语惊四座,博得众臣们的一片欢呼声。

有一个成语叫凤毛麟角,是用来形容珍贵与稀少的稀世之宝。

从这个成语我们知道,凤凰和麒麟都是稀世珍宝。

凤凰和麒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麟凤龙龟四灵的重要组成部分。

凤凰和麒麟都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

一个是幸福的化身,一个是吉祥的象征。

凤凰是百鸟之王。

凤凰的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

神话中说,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磐。

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鸟的名称。

凤凰是雌雄统称。

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

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

自古以来,凤凰就是代表幸福的灵物。

麒麟为四灵之首。

传说中,麒麟是神的坐骑,长寿,能活两千年。

能吐火,声音如雷。

其外部形状,糜身、牛尾、狼头、有角。

麒麟也和凤凰一样,雄性称麒,雌性称麟,现实中常认为长颈鹿是麒麟的原型,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

后由于帝王对龙凤的褒扬,麒麟被排挤到民间,成为民间祥瑞的独特代表。

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子嗣。

相传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其院。

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

这个典故成为麒麟送子的来源。

民间有麒麟儿之称,萍的小名就叫麟儿。

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

通行的木板画《麒麟送子》图,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实际上是民间祈麟送子风俗的写照。

具体方式是由不育妇女扶着载有小孩的纸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转一圈。

(未完待续)附:【相关文献记载】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

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

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

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麟麒送子。

按麟麒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麒者。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十七:麒麟送子】图案:童子手持莲花、如意,骑在麒麟上。

解题: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如龙、凤、龟称为「四灵」。

象征吉祥和瑞。

据《圣迹图》载:「孔子生,见麟吐玉书」。

故「麒麟送子」,意指圣明之世,麒麟送来的童子,长大后乃经世良材、辅国贤臣也。

民间年画:民间年画也画仙女抱一男孩骑于麒麟背上,谓「天仙送子」。

麒麟与玉书、如意组成图案谓「麒麟祥瑞」、「麒麟如意」。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十七:麒麟送子《麒麟送子》图多出现在民间艺术作品之中如刺绣、陶瓷器、年画、漆器等等而宫廷用品少见。

清代出现较多。

【文物】名称:麒麟送子种类:陶制作年代:清制作地点:安徽尺寸:纵7.4厘米横10.4厘米收藏者:景德镇陶瓷馆介绍安徽界首陶器,历史悠久,唐代已有生产,为著名的三彩釉陶,有唐三彩的韵味而独具风格,饮誉海内外。

麒麟送子是昔时民间常见的瑞祥装饰。

西汉《礼记。

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为四灵之一。

东汉《说文》: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牡麒也。

今已统称麒麟。

前秦《拾贵遗记》:夫子(孔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

(即阙里,山东曲阜孔子之故里)后有麟子、麒麟儿之颂词吉语。

麒麟送子、天仙(骑麟)送子由此演化而成。

图中麒麟送子,造型质朴,刻划自如,民间色彩甚浓。

抱子之天仙,实为农家大嫂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