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科长杨,人称木易杨。
朱科长主外,杨科长主内。
朱科长主管外交,自然有语言天赋。
但杨科长的口才也不差。
那我也来讲一个。
杨科长说。
我讲一个《圆梦》的故事。
相传,有个穷秀才,屡试不第,十分郁闷。
这一年又逢开考,秀才要去应试。
由于过分担心,临行前一天晚上,秀才连做了三个怪梦,内心十分困惑。
因其丈母娘专为人圆梦,第二天便去请教老丈母娘,看能否有望考取功名?丈母娘业务繁忙,不在家,小姨妹接待了他。
秀才转身要走,小姨妹拉住他手:姐夫有什么事?秀才吞吞吐吐说:来找母亲圆梦的。
小姨妹连忙说:姐夫为什么不早说。
小妹也能圆梦,母亲替人圆梦有拿不准,或难解之梦,还常来问我呢,姐夫但说无妨。
秀才犹豫片刻,只好说:我的第一个梦,是梦见我家高高的墙头上孤零零地长了一棵草。
小姨妹叹息道:那是说你根基浅。
秀才又说:第二个梦,是梦见我戴着帽子还打着伞。
小姨妹张口就来:这是说你多此一举。
秀才听了十分扫兴,十分绝望。
小姨妹又问:那第三个梦呢?秀才看了看小姨妹,犹疑道:第三个梦恐有冒犯,就不说了罢。
小姨妹正在兴头上,那里肯罢休:自家人面前,不必拘礼客气。
秀才只好说:第三个梦,是梦见我和你背靠背睡在一张床上。
小姨妹不悦,杏睁圆睁,指着书生大骂:这是说你痴心妄想,这辈子休想!秀才碰了一鼻子灰,内心十分懊恼,倍感晦气倒霉。
于是垂头丧气,悒悒而归。
行至半道,正好与丈母娘撞个满怀。
丈母娘问女婿:来有什么事的?秀才说:原是想找您老人家来圆梦的,现在不必了,姨妹都解释了。
丈母娘却说:她一个黄气丫头晓得什么?不要听她瞎说,你再说与我听听。
秀才遂把第一个梦又说了一遍。
丈母娘闻言大喜,连连拍手叫好说:好梦,好兆头。
墙头上孤零零地长了一棵草,那是说你高高在上,高人一等。
将来必定出人头地。
那第二个梦呢?秀才迫不及待地问。
秀才说完第二个梦,丈母娘又连声喊好。
秀才不解。
丈母娘解释道:戴着帽子打伞,这是冠(官)上加冠(官)啊!第三个梦呢?秀才眉头渐展。
第三个梦是梦见和小姨妹背靠背睡在一张床上。
请问老人家,不知又作何解释呢?秀才结结巴巴地说,生怕老丈母娘怪罪。
那是说你终有翻身的时候。
丈母娘再三关照。
女婿你要记住老娘的话,你终有翻身的时候!秀才听了,喜上眉梢。
立即收拾行李进京赶考。
圆梦之说在人不在梦,世间万事皆在人为啊!杨科长最后感慨地说。
电机厂供销科常常被人戏称做猪窝羊窝(在江淮一带科窝读音相同,不分)。
朱科长和杨科长性格迥然不同。
杨科长个性刚直,说话咄咄逼人,为人处事比较强势,朱科长则相对温和软弱,但说话讲究艺术。
所以朱科长常常能以柔克刚,不战而胜。
但是朱科长和杨科长的战争并没有结束,俩个人还在继续斗智斗勇。
滕科长是第二副科长,但年事已高,与世无争,典型的和事佬这时,滕科长慢悠然地说:那我也来说一个。
话说仙城有一户人家,老子看不惯儿子,儿子瞧不起老子,一个不服一个。
老子说:做人要本份、要厚道,不要做表面文章。
儿子立马回嘴反驳:人是衣裳马是鞍。
你的那套大道理包包扎扎收起来吧,听得我耳朵都生老茧了,一点用处也没有。
如今商品还讲包装呢,不要说人。
这世上数人的眼睛最浅,只重衣裳不看人。
就是要会做表面文章,不然吃不开,不信我们打个赌。
赌就赌。
老子也想用事实教育儿子。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淮扬饮食休闲文化的精华。
父子俩约好,第二天茶馆见。
老子起的早,先进的茶馆。
跑堂的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工作服的老头进来,不冷不热地问:吃点什么子?老头说:来碗光面。
跑堂的指着角落上一张小桌子呶了呶嘴,就不再搭理他。
一会儿,从门外进来一个油头粉面、西装革履的小青年,嘴巴里哼的是古老的淮扬名谣:早上起来日已高,只觉心里闹潮潮,茶馆里头走一遭。
拌干丝,风味高;蟹壳黄,千层糕;翡翠烧卖三丁包;清汤面,脆火烧,龙井茶叶香气飘。
跑堂的飞奔迎上前去,指着店中央铺设最豪华的桌子,满脸堆笑、点头哈腰道:小老板,这边请。
请问,吃点什么子?跑堂的小心地把桌子重新收拾了一遍,接着说,小店汤包有重蟹、加蟹、鲍鱼汤包,素小汤包,虾籽小汤包,麻辣鸡汁汤包;包子有重蟹、加蟹、荠菜、干菜、青菜、萝卜、豆沙、三丁、什锦、笋肉、虾肉包,杂色小笼,千层年糕;蒸饺有鱼翅、鲍鱼、重蟹、加蟹、五味、荠菜、虾肉、笋肉、虾籽、鲜肉、菜肉、什锦、青菜、麻辣鸡饺;烧卖有鸡丁、松籽、荠菜、什锦、糯米、药芹、萝卜烧卖;干丝有蟹黄、虾仁、三鲜、什锦……好了好了,不要碎嘴,拣好的上。
小青年边说边打了个响指。
很快,各种各具特色的淮扬知名早点摆了满满一桌。
小青年享用得差不多的时候,看到老头还一个人干坐着。
毕竟是父子,于心不忍,对跑堂的说:小二,端一笼给老头送去。
跑堂的好奇,问好心的小老板:老板认识他?邻居。
儿子搪塞道,怕跑堂的不相信,又补充了一句,我和他儿媳妇是相好。
哪知道这跑堂的是个好多嘴的,他把小笼包子端过去,忍不住对老头说:知道那位老板为什么给您老小笼包子?为什么?老头气冲冲地说,他不给我给谁!您老知道?知道什么?跑堂的附到老头耳朵上低声说:我告诉您老,您老可千万别生气,更不能说是我说的。
小老板说,他和你儿媳妇是相好。
想不到老头一听,卟哧一声笑了起来:小子,你去告诉他,就说我和他妈己经好了几十年了!我这个故事就叫《父子打赌》。
最后滕科长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