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逝水东流不复还全集 > 第四章 父亲不平凡的经历

第四章 父亲不平凡的经历

2025-03-30 18:26:23

萍的父亲是转业军人,父亲至今仍保存着部队的退伍证书、xx大学人事处的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农村第一线,还乡参加生产返乡证明书和一张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字样的大红奖状。

父亲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1956年2月应征入伍,196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由部队抽调到xx大学。

回忆当年的情景父亲记忆犹新,火车一进北京站,高音喇叭就喊:热烈欢迎解放军同志进入我校,增强我校政治力量!学校对这些经过选拔、优秀的年轻军人抱着很大的希望,称赞他们是一支坚强的队伍。

刚入xx校园,学校给他们献红花,举办宴席,部队首长、学校领导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父亲转业到xx大学,安排在水利系电测仪器车间工作,主要是生产、维护实验器材,为教学服务,同时兼职录音(父亲在部队是无线电兵)。

学校有重要讲话,指定他录音。

父亲说,他清楚地记得一次为郭沫若先生录音——当时郭沫若先生在xx大会堂作出国考察报告,父亲将报告录下来,然后送到工地上放给同学们听,内容是介绍拉丁美洲国际形势。

xx大学为提高校工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组织校工们上夜校,其时正在xx大学水利系念书的一位国家现任主要领导人曾经担任过他们的政治辅导员,父亲清楚地记得当时这位领导人为他们上课的情景。

后来,由于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影响,以及众所周知的原因(有天灾有**),党中央提出事关国计民生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政策。

动员城市人口下放农村,支援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xx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动员转业军人回乡到农业第一线去。

萍的父亲积极响应。

离校前,水利系用专车送他们到市区景点参观旅游,为他们拍照留念。

并跟刚进学校时一样,办宴席,献红花,热烈欢送,校领导讲话说:你们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国家有困难,你们挺身而出,丝毫不考虑个人的私心杂念,服从国家需要……还讲:你们这种行为是值得敬佩的,将来国家经济环境好转,发展富强了,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

说得他们热血沸腾,心里暖洋洋的,年轻单纯的他们踊跃报名返乡,奔赴农村第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他们相信农村广阔天地一定能大显伸手、大有作为。

这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萍不止一次听父亲说过。

就这样,萍的父亲1961年6月,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担任着农村最基层的干部——生产队长、会计,并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队长、先进个人等。

当年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中坚力量,他们为建设新农村无怨无悔奋斗一辈子,奉献出全部的青春、热情与智慧。

上世纪五十年代参加工作的人思想单纯,忠诚老实。

所受教育也是听党话,跟党走。

萍的父亲也是一样,做事认真勤奋,做人谨慎正派。

用萍的父亲自己的说,自己一生就象一条老黄牛,牵到那里,走到那里,党叫干啥就干啥。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人有些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