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盛大起点**独家首发**严禁转载**违者必究》……牛头马面几个人打麻将,越打越快活,居然在牌桌上兴奋得唱起来。
他们嘴上叨着香烟,哼着半荤不素的《麻将歌》。
出牌不是单调的报出什么牌,而是唱出去,那是一种近似于苏北民间小调的悠闲、休闲歌曲。
上家唱过下家唱,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得像一台戏。
……诈胡出众你全包,看你瞎造不瞎造。
这是警告诈胡出众的。
碰牌则唱:碰一碰,免去了抓。
吃不到上家的牌,则带怨气唱:吃你家不到,只好又摊我抓,以后少来这一套。
姑且不论人们对麻将的爱恨情仇,以及麻将对人的负面影响,单说说《麻将歌》。
打牌者嘴里哼着《麻将歌》相互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含蓄诙谐,却疲提神,这是其他任何牌具都不及的。
唱《麻将歌》不局限于打牌的人,围观的人看得兴起,也会哼上几句。
《麻将歌》使牌桌上有了娱乐、艺术的氛围,少了赌博、厮杀的气息。
萍虽然不喜欢打麻将,但对《麻将歌》却非常好奇。
象形是《麻将歌》的基本表现形式,每张牌都展现了人们丰富的联想。
例如一饼,一面打锣两面敲,月亮缺角亮不了,说的是一饼像一只铜锣,当然也像天上的圆月,这就是象形。
三饼,三星不出天不早,要吃花生地里刨,说的是三饼像是夜空的三星,又像是一只花生。
只要一唱出来,另外三家不用看牌,就知道你出的是什么牌。
典型的还有八条,看上去像一扇窗户,因此唱到:窗户外面把手招。
哥哥等妹心发焦。
七饼看上去像一把盒子枪:盒子枪来盒子枪,打得鬼子哇哇叫。
九条像流淌的酒:汤沟大曲汩汩汩,看你糊涂不糊涂。
九万像鱼钩:勾你半天未勾到,看你现在朝哪跑。
《麻将歌》谐音的表现方法自然朴实,随口唱来,犹如拉家常一般。
例如三万。
三十晚上忙嘈嘈,又蒸馒头又打糕;九万,九曲黄河弯套弯,哥不知妹住哪滩;再说九饼,久病不起别着急,家中自有好儿媳;六条,柳条编筐又编篓,鸡鸭鱼肉背着走等。
《麻将歌》在内容上,主要有民间传说,描写生活,抒发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例如:九条,九江汉口你常跑,红头绳子绿系腰;五饼,五朵梅花开五朵,儿孙满堂乐呵呵;二条,横吹笛子竖吹箫,八仙没有我逍遥。
麻将歌烘托气氛,愉悦身心。
大家都是歌者,又都是听众。
打牌本身的输或赢,或许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苏北《麻将歌》不仅有名,而且有诸多不同版本。
泰州出了梅兰芳,梅兰芳是泰州人的骄傲。
可能有许多京剧爱好者不知道泰州在哪里,但是他不可能不知道现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
泰州地处江淮之间,古称海阳、海陵。
汉初置县,东晋设郡,南唐建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从此而始。
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应,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梅兰芳是唱京剧的,但泰州人更爱听淮剧。
淮剧在苏北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生命力。
淮剧源自淮海戏,苏北《麻将歌》的曲调大都用的是淮海戏的调子。
至于《麻将歌》与戏曲的联系,很多《麻将歌》唱的都是戏曲中的故事。
例如:一饼,一轮明月照高楼,月下张生跳墙头。
说的是《西厢记》里面的故事。
四万,四郎北国招驸马,想坏了家中的老妈妈。
六万,六郎要斩杨宗保,穆桂英晓得她不饶。
都是由流传极广的《杨家将》故事演变而来。
前者唱的是四郎探母,后者唱的是辕门斩子。
萍虽然听说过有《麻将歌》,但还是第一次亲耳听到——……小鸡无毛飞不高。
姜太公钓鱼你上钩,看你今天哪里跑。
(一条)一山更比两山高。
(三条)现在科技实在高,铁板压出火车道。
小两口上床四条腿,不是摸奶就亲嘴。
(四条)流水河里淹死小割草,问你知道不知道。
(六条)红**心,白**毛。
秃哥又娶秃大嫂,一家怎么秃逗巧。
(七条)扬州大姐花裤腰。
穿了道袍又束腰。
(八条)长江黄河浪滔滔。
绿荫桥下水滔滔。
(九条)小团他妈你不焦,熬过春荒就会好。
团你一夜未团到,贴了半瓶雪花膏。
二丫头睡死觉,亲嘴摸奶还不知道。
(一饼)叶子眉的金中罩。
金丝眼镜挂眉梢。
大圆眼,双眼箍,长大跟你说媳妇。
(二饼)三星斜挂柳树梢。
山东老侉卖生姜,有钱就找小大娘。
(三饼)四个板凳一般高。
(四饼)四个热菜一个炒。
(五饼)金知了爬树梢。
(六饼)水烟袋翘的高。
头一伸,眼一瞄,瞄你心里乱跳跳。
(七饼)对襟马褂赶时髦。
八洞神仙赴蟠桃。
(八饼)满脸麻子卖什么俏?满脸大麻不俊俏,看你敢要不敢要?(九饼)天一晚,门一关,小两口上床把事办。
(一万)媳妇的小**儿来玩。
(二万)出水蛤蟆水上飘。
(发财)樱桃小口带把刀。
(红中)东风吹战鼓擂,如今世上谁怕谁?!(东风)挂了羊头卖狗肉。
(南风)西风飘飘。
进了棺材还戴帽。
昨夜星辰昨夜风。
(西风)北风那个吹。
两人背坐又翘脚。
夫妻不和背靠背。
(北风)东风吹战鼓擂,如今世上谁怕谁?!(东风)……《麻将歌》是口头即兴创作,含有很多民谣民歌成份,内容也会随着社会风俗人情的发展而演变。
(未完待续)附一:苏北语版《麻将歌》(全版本)掷庄:掷下庄各归槽,东西南北西风哨,紧对慢吃而后掏,三牌过后再会钞。
催出牌:快点抓活淘淘,莫叫下家光发躁,叫什给什不许赖,报错请你把庄包。
出牌:东风:从小学习不用功,你把来字写成东,从东台坐船尾,一路顺风到涟水。
西风:西门庆结交武大嫂,武松回来定不饶,西湖边上风景好,西边太阳落山了。
南风:小头男人精神好,付在身上轻飘飘,南天门里大雪飘,歪头男人没多高。
北风:北风吹吹年来到,难坏喜儿杨白劳,黄世仁心发焦,逼着喜儿上山腰。
红中:不前不后大红袄,横冲直撞为那条,中央开会我未到,多少精神不知道。
白皮:少年寡妇穿白袍,白日好过夜难熬。
发财:出去个个将你要,究竟不晓得多少,我当会把洋财发,洋财未发抬回来。
一条:小鱼打花浪不高,一条小鱼见不着熬,坐我飞机不打票,一翅飞到九云霄。
二条:横吹笛子竖吹箫,笛子声声盖过萧,床头安上电话条,想起干妹电话摇。
三条:两山没有一山高,这山还比那山高,山伯搂着英台腰,不能成婚哭嚎啕。
英台去吊山伯孝,叫他棺材奔胡桥,新式皮鞋后中高,歪了脚脖扭了腰。
四条:门前对着火车道,火车一开路两条,四人小轿坐坐瞧,一直抬到汴梁桥。
五条:五更头心发慌,妹子起来鸡蛋汪,不吃不吃端上床,一勺豆油一把糖。
六条:流水河不能洗澡,昨日淹死小割草,六根竹子水上漂,一根一根往上捞。
七条:伸伸头缩缩腰,鬼头鬼脑惹人笑,小小蜡烛没多高,头上一点火就冒。
八条:拍拍窗户你不来,拾起砖头往里栽,八个妹妹一样高,每人长枪带刺刀。
九条:九妹我身上到,不能陪你开玩笑,上海洋姐三截腰,个个都穿花旗袍。
一并:金钱怀表挂郎腰,锣鼓没边使劲敲,团你一夜没团到,贴上一瓶雪花膏,团长娘子实在标,圆胖脸儿朝人笑。
二并:两眼不住将你瞄,奴家心事你知道,前娘留下肉眼泡,两眼晞困想睡觉,太阳镜是香港造,戴在眼上赶时髦。
三并:三星出来天不早,要吃花生地里刨,山东过来侉大嫂,不走正路走斜道。
四并:平顶房子四角高,打得鬼子哭嚎啕,四面八方贴布告,抓到赌钱吃不消。
五并:五月端阳天气好,五朵梅花节节高,梧桐落叶秋风扫,严霜降临寒来到。
六并:六冬生产未搞好,村民会上作检讨,六只柳筐盛葡萄,每人一挂吃得好。
七并:三四盒子新式造,光有把子没枪稍,安上枪稍就能用,对准坏蛋后脑勺。
黑狗下乡催粮草,盒子张嘴命难逃。
八并:八路过来穷人好,又分粮食又分草,打鬼子他们有诀窍,打得鬼子嗷嗷叫。
九并:九垛洋钱一样高,分脏不容会吵闹,麻脸大嫂刮刮叫,劳动致富有门道。
一万:万一知道事不好,一晚不到派人找,鬼头鬼脑没大俏,小鬼头上杀千刀。
二万:二姐房中睡死觉,人到房中不知道,二姐朋友我知道,头上戴着大沿帽。
三万:大年三十忙吵吵,又炸栗子又弄糕,三湾改编人不少,红军领袖是朱毛。
四万:事事就怕弄凑巧,四郎探母未回朝,师范毕业把书教,一颗红心有新苗。
五万:五老头子风寒腰,上上下下不活套,五姐匹配老龟腰,不图人才图钞票。
六万:两马抬一杠,一马站上望,六郎要斩杨宗保,穆桂英知道定不饶。
七万:秃哥又娶秃大嫂,一家怎么秃逗巧,七姐下凡董郎找,槐荫树下把子交。
只要大哥才学了,管你长毛没张毛。
八万:八姐朝人微微笑,俊就俊在两眉毛,杨八姐下幽州,不知那天能回头。
九万:九万湾湾有弯,樊梨花许薛丁山,勾他几次未勾到,幸亏大姐警惕高。
勾狼鼻子吊眼梢,阴阳怪气是**。
附二:闽南语版《麻将歌》人生海海不一定要了解若讲着麻将着抹冻衬彩有时运好有时手气歹若遇着PRO粘咪着扛去埋有人嫌底不够大前飘后搁插嘛有东仔圈打抹煞便所走五六趟我是相公三家包放枪搁放炮博甲戴帽仔来阮兜归间抓了了麻将要打着不通打二桌博输着看破不通想要讨问我到底打外多底卡好若这罗时机按怎赢觅输着好人生海海活久你着知若讲着麻将无打会害若打着无花自摸搁无算台未博人着倦无博搁抹驶看人昂某相争打二个拢鲁肉嘛有瘾甲批批抖三脚嘛块打我是归暗直直摸摸甲破伤风博甲北仔尾吊红中杠顶搁连庄朋友要好着不通打同桌若想要过水怪局死好问我到底打外久卡嘟好若照我的体格三圈着好三晚着好觅博尚好(郑进一演唱)附三:麻将简介(有兴趣的朋友关注一下)麻将四人骰牌游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
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稍有不同。
麻将的牌式主要有饼(文钱)、条(索子)、万(万贯)等。
在古代麻将的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说麻将牌实际上是一种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
麻将历史和起源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
另一方面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
例如:筒图案就是火药枪。
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
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
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
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
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
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
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
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
如碰即彭的枪声。
又如成牌叫糊糊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
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
那麽为何又叫麻将呢?在太仓地方方言叫麻雀为麻将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
【由来】麻将牌(又称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
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是血缘关系。
现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戏娱无不是在博戏的基础上发展、派生、演变而来的。
古博戏始于何时准确年代很难说清。
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
我国最早的博戏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个棋子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相当于今天打麻将牌时所用的骰子。
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分大博、小博。
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
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经》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其方法是:两人相对坐棋盘为12道两头当中为水。
把长方形的黑白各六个棋子放在棋盘上。
又用鱼两枚置于水中。
比赛双方轮流掷琼(即骰子)根据掷采的大小借以决定棋子前进的步数。
棋子到达终点将棋子竖起来成为骁棋(或称枭棋)。
成为骁的棋便可入水牵鱼获筹。
获六筹为胜。
未成骁的棋就称为散棋。
骁棋可以攻击对方的棋子也可以放弃行走的机会而不动散棋却不可。
【麻将的转变】汉魏以后博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博戏中的棋子脱离琼而独立行棋向象棋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游戏。
而博戏的琼变为五木即五个木制的骰子也独立成为一种博戏用具称为樗蒲。
以掷点分胜负。
相传这又为曹植所造的骰子当时用玉制成后改用骨制。
变五木为两骰立方体其六面刻点点数从一到六。
所以当时又叫双六。
博戏到了唐代骰子成为一种独立的博具。
并且由两个骰子变为六个骰子。
据《西墅记》所载唐明皇与杨贵妃掷骰子戏娱唐明皇的战况不佳只有让六个骰子中的两个骰子同时出现四才能转败为胜。
于是唐明皇一面举骰投掷一面连呼重四。
骰子停定正好重四。
唐明皇大悦命令高力士将骰子的四点涂为红色因此直到今天骰子的幺、四两面为红色其余四面都是黑色。
自唐代后用六个骰子合成各种名目以决胜负的戏娱方法在当时称为骰子格。
在骰子格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最完善的戏娱用具是宋徽宗宣和年间产生的骨牌(又叫宣和牌即现在一些地区仍流行的牌九、牛牌、天九牌)。
骨牌用象牙或象骨制成变骰子的立方体为长方体变骰子的六面镂点为一面镂点。
骨牌有21种花色。
每色都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组合而成因此骨牌中最大为12点最小为二点。
每色有两张或一张共32张。
唐代中期与骰子格同时又有种叫叶子戏的游戏出现。
关于叶子戏的由来说法不一。
唐《同冒公主传》说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
这是最早的有关叶子戏的文字记载。
此外还有几种说法:系叶子青所作;系妇人叶子所作;系唐贺州刺史与艺妓叶茂莲船上戏骰子格。
这些说法似乎都牵强附会。
其实当时所称的叶子戏并非一种成形的游戏。
只不过是玩骰子格时记录输赢数值的纸片。
这可从欧阳修《归田录》中得到证明: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如今之手折凡文字有备检查者以叶子写之。
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
文中所谈的叶子就是纸片但这种并非游戏只是记录数值的纸片我们却可以把它看成是麻将牌的鼻祖。
【马吊的出现】到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经过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
马吊牌是一种纸制的牌全副牌有40张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4种花色。
其中万贯、索子两色是从一至九各一张;十万贯是从20万贯到90万贯乃至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各一张;文钱是从一至九乃至半文(又叫枝花)、没文(又叫空汤)各一张。
十万贯、万贯的牌面上画有《水浒》好汉的人像万万贯自然派给了宋江意即非大盗不能大富。
索子、文钱的牌面上画索、钱图形。
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八张放在桌子中间。
四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击小。
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
庄无定主可轮流坐。
因而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之下庄。
成吊牌名称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
但根据此牌是从马子演变而来牌面上所画又都与钱有关:文钱是钱一贯是一千文钱索是穿钱的绳子即钱串;而且古时一千文钱也叫一吊钱从中似乎可以看到马与吊的影子。
若如此认识马吊牌的名称的涵义便不言自明翻译过来大概是关于钱的牌。
【现代麻将的形成】在明末清初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也叫默和牌)的戏娱用具。
纸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纸制成的牌长二寸许宽不到一寸。
纸牌开始共有60张分为文钱、索子、万贯三种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两张另有幺头三色(即麻将牌中的中、发、白)各两张。
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
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对牌者为胜。
赢牌的称谓叫和(音胡)。
一家打出牌两家乃至三家同时告知以得牌在先者为胜。
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
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其后人们感到纸牌的张数太少玩起来不能尽兴于是把两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来玩从此纸牌就变成120张。
在玩法上除了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可以成为一副以外三张相同的牌也可以成为一副。
也就是说上手出的牌下手需要还可以吃、碰。
这时牌的组合就有了坎(同门三张数字相连)、碰(三张相同)、开杠(四张相同)。
此时的纸牌又叫碰和牌。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中贾母、薛姨妈、王熙凤等斗的就是碰和牌。
书中写道:鸳鸯见贾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张二饼便递了暗号与凤姐儿。
凤姐正该发牌便故意躇踌了半晌笑道:我这一张牌是在薛姨妈手里扣着呢我若不发这一张牌再顶不下来的。
……二饼就是二文文字门在马吊中已绘成圆饼状(见明潘之恒《叶子谱》)这里正是一个发出顶牌的例子。
与此同时骨牌中也出现了一种碰和将21种牌色每种五张合成一副。
并且有了开杠、自摸加倍、相公陪打、诈胡受罚等规定。
骨牌的这些打法和术语也由纸牌接受、继承下来。
大约到了清末纸牌增加了东、南、西、北四色风牌(每色四张)。
那时人们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又叫八仙桌。
八仙桌的名称是从就餐时可以坐八个人得来的。
用于打牌时总是面向一方这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坐两个人。
逐渐地形成了玩牌由四人来玩的习俗四人各坐一方。
人们还从四方得到了启发在纸牌中增加了东、南、西、北风。
至于三元牌中、发、白的增加可能是人们对升官发财的向往。
中就是中举(中解元、中会元、中状元称为中三元)发即发财中了举做了官自然也就发财了。
白板可能是空白、清白之意。
后来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感到扫兴。
为弥补这个缺憾于是又增加了听用。
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直到发展为有绘的麻将牌。
但由于纸牌的数量一多在取、舍、组合牌时十分不便人们从骨牌中受到启发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来就方便了。
正宗的麻将牌从此开始。
至于说麻将牌名称的由来现在无从考证。
可能由发音讹变而来。
吴人音鸟为diào马吊牌就成了马鸟牌麻鸟牌成了麻雀牌再变成了麻将牌。
麻将牌形成以后上至朝廷下至平民无不喜爱。
平民百姓们也从打麻将中得到了乐趣。
有一个牌运好的人写了一首诗道:今日赢钱局排排对子招。
三元(中发白)兼四喜(东南西北)满贯遇全幺。
花自杠头发月从海底捞。
散场远避竹杠怕人敲。
有这样的好牌运谁能不高兴呢?由上所述我们可知麻将牌形成的大致的轨迹。
棋→象棋(现行)古博戏箸→琼→骰子→骰子格骨牌(现行)(叶子戏)马吊牌(纸牌)→默和牌→麻将牌(骨制)麻将牌序数牌万(万子)饼(筒子)条(索子)番子牌风牌箭牌花牌麻将牌中序数牌每类从一到九各四张共二十七种一百零八张牌。
又加上七种番子牌每种各四张有风牌:东、南、西、北、箭牌:中、发、白共计二十八张牌。
总共一百三十六张牌。
后又添加同扑克中的王(JOKER)功能相近的花牌一般有八张:春、夏、秋、冬、梅、兰、竹、菊。
共一百四十四张牌。
麻将玩法以下的叙述以广东麻将为基础。
洗牌:把牌全反扣过来使牌面朝下。
玩家双手搓动牌使牌均匀而无序地运动称为洗牌。
码牌:洗均匀之后每人码36张牌两张牌上下摞在一起为一墩各自为18墩并码成牌墙摆在自己门前四人牌墙左右相接成正方形。
开牌:庄家掷骰三颗骰子的总和所得的点数就是开牌的基数。
以庄家为第一位按逆时针方向顺序点数数到点数的位置为开牌的牌墙。
从右向左依次数到与点数相同的那一墩由庄家开始抓下两墩牌下一家再按顺时针方向顺序抓牌直到每个人抓3次共12张牌再由庄家跳牌(隔一墩)抓上层两牌其他人依次各抓一张。
庄家共有14张牌其他人各有13张牌。
理牌、审牌、补花:分类整理手中的牌整齐排列审视牌势。
如手中有花牌首先由庄家补花即是从牌墙的尾端取一张牌。
另外三家依次逐一补花若补回来的是花牌则待该轮完结后再补。
行牌:行牌即是打牌进行过程。
由庄家打出第一张牌开始此过程包括抓牌、出牌、吃牌、碰牌、开杠(明杠、暗杠)、补直至和牌或荒牌麻将种类以下的叙述以广东麻将为基础提出各地麻将其中一些特色。
江南麻将心皇麻将:江南麻将其中一个玩法。
每家少拿一张牌心中想像一张牌。
心皇牌不能用来上牌或碰牌只能用作胡牌。
排列出牌:每家出的牌依次序整齐放在自己门前。
曾放过的牌既不能上更不能胡。
上牌、碰牌的摆放:上牌的那一张横放或是在求搭的两张中间。
例如三四万上五万则横放五万或是把五万放三万和四万中间。
碰牌则视乎由哪一家打出:由下家打出的横放靠近下家的一张上家打出横放靠近上家的对家则横放中间那张。
福建麻将活动百搭:开牌时将杠尾的一张牌翻开该牌就是百搭。
其中一张白板可以用作代替该张翻开的牌。
带弟百搭:若杠尾的张牌翻开是三万则四万是百搭。
带弟百搭指定序数牌九一相连而番子牌以东南西北中发白首尾相连故开九万则以一万为百搭开北则以红中为白搭。
台湾麻将十六张牌:开牌时每家取十六张牌。
上牌、碰牌的摆放:与江南麻将相同。
连庄、拉庄:连庄即是连续做一次庄。
每连庄一次便加上一番。
闲家可以向庄家提出拉庄即是暂不清还输给庄家的总数留三分一作下一盘的博注。
一炮三响:一家出重而三家齐吃胡。
日本麻将立直:在叫胡时拿出一千点筹码放在列牌区前表示立直其后不能再上或碰牌那当然可以胡牌。
排列出牌:每家出的牌依次序整齐放在自己门前。
曾放过的牌不能胡。
宝牌:分牌之后把扛尾倒数第三墩上层的牌翻开宝牌排列方式如下:1.万索筒开出一万宝牌为二万;开出八索宝牌为九索;开出九筒宝牌为一筒如此类推;2.风牌(东南西北):开出东宝牌为南;开出北宝牌为东;3.番牌(中发白):开出白宝牌为发;开出发宝牌为中;开出中宝牌为白。
若胡牌一家手上亦有该张牌每张多算一番有两张加两番如此类推;举例:宝牌开出七万胡出者用两只八万做眼即加两番。
上牌、碰牌的摆放:与江南麻将相同。
美国麻将查理士顿(Charleston):四家拿了牌后依次序向下家、上家、对家换三张牌。
庄家有权再来一轮查理士顿。
开杠不补牌:故有一杠成独眼两杠则无眼。
广东麻将把对子唤作眼。
百搭牌:百搭牌可碰任何牌成搭四只成杠五只成昆(Quint)。
越南麻将特别百搭牌:计有花、元、喜、合、筒、索、万、总、一皇、二皇、三皇、四皇、一后、二后、三后、四后共十六只。
摸花加两番并非百搭。
元、喜分别当作箭牌或风牌合可当番子牌;筒、索、万可当本门牌任何一子总可当任何序数牌;皇、后当通天百搭分一二三四等级。
所有特别百搭牌可碰或上。
碰时可能会发生抢碰以两只真牌碰牌者优先。
以一真牌与一百搭去碰时则视乎百搭的级数决定优先权。
菲律宾麻将窗百搭(WindowJoker):比福建麻将的活动百搭更进一步除翻开的牌外相连的两张牌及有相同数字的序数牌都变成百搭番子牌则以西北中发白的次序决定相连的五张为百搭。
例如翻开的是四万则三万、四万、五万、四筒(饼)、四索(条)共五张牌皆为白搭;开红中则中、发、白、东、南为百搭。
南京麻将花牌:南京麻将包括20张花牌即把箭牌也算入花牌中所以没有大三元大四喜之类的胡法。
掷骰:一般为两颗骰掷两次第一次由庄家掷按点数逆时针旋转到的玩家掷第二次从第二次掷骰的玩家那测从右以第二次的点数为起始抓牌。
例如:庄家掷6点择由下家掷下家掷11点择由庄家开始从下家第12敦开始抓牌。
合肥麻将断幺九:整付牌没有一九万、一九筒、一九条以及东西南北风和各色花牌。
八枝:胡牌时需要一门有八张以上。
胡牌:不许吃牌只能碰一对必须有八枝。
掷骰:用两颗骰掷一次。
以骰点的和作为开始抓牌的牌墙以最小的点数作为起始敦数。
比如4点加5点为九自手从自己门前牌墙开始抓牌但是从第4敦开始。
成都麻将简介前不久成都举行了寻找成都名片活动偶认为成都的名片是——麻将之都。
麻将在成都开展的普及范围之广、群众热情之高举世无双大街小巷、茶馆饭庄、公园商铺处处都有麻友奋战的身影。
成都麻将规则的灵活性也是其它地区不可比的分别有两人麻将、三人、四人。
至七人以上麻将。
成都麻将主要规则:去掉所有的字仅有筒、索、万三门花色;不能吃牌;数番:1、杠或四归一、对对和、杠上开花为一番;2、七对、清一色为两番;3、无番也可和为P和;4、必须是清缺才可和。
两人麻将:必须是清一色不能吃、碰打出的牌背面向上以使两人都不知对方打出了什么牌;三人麻将:可商量是否必须打清一色;四人麻将:为正常麻将;五人麻将:每方起手只拿十张牌;六人麻将:每方起手只拿七张牌;七人以上:每方起手只拿四张牌。
另外:有一种血战到底打法即和牌者只需声明自己和了并不将自己的牌亮开余下之人继续战斗直至最后一人。
麻将在中国麻将运动不仅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而且具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动魅力及内涵丰富、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麻将运动在我国广大的城乡十分普及流行范围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我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智力体育活动。
麻将运动的客观存在是当今中国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麻将运动确有其表现形式上的多元性。
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麻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价值堪称国之瑰宝;也有人深恶痛绝认为麻将是赌博之首其罪恶程度几与吸毒无异。
麻将与赌博并没有必然联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赌博消失了麻将却在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健康地存在了许多年。
今天当有人用麻将作赌具的时候其罪责当不在麻将。
桔生于淮南谓之桔植于准北谓之积。
事在人为。
对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的麻将运动既不能采取简单肯定的方法不加筛选和比较全盘接纳;也不能采取断然否定的方法无视现实不加分析地一律加以排斥。
将孩子与脏水一起泼掉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充分地看到麻将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积极的社会意义和其本身滋生的弊端采取扬弃的方法对其进行积极的疏导和改造弃恶扬善除旧布新才是使这项传统的智力运动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之路的当然之举。
纵观人类的体育发展史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要经过玩耍(PLAY)----游戏(GAME)----竞技(SPORT)这样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这正是体育项目从无序到有序从混乱到正规的由之路也是体育项目发展的自我保护机制。
麻将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经规律性地走到了即将产生质变的阶段。
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袖手旁观任其恣意演变以至全面沦落为赌博工具滑入罪恶的泥潭才是真正的悲剧。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我国麻将运动的客观现实确已到了必须正面引导的状况。
多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军队、地方的老干部中组织的此起彼伏的竞技麻将比赛在麻将向健康化、竞技化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无疑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对麻将运动正确发展方向的有益尝试也使我们看到开展健康的、积极的、规范的麻将竞赛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是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目标相辅成的。
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国家体育总局授权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组织专人历时两年多对麻将运动的现状、历史、文化含量、理论范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其间不仅多次主持召开了由社会学、体育学、体育运动管理学等多学科专家参加的麻将理论专题研讨会试办了不同规模的麻将竞技比赛而且还对社会不同阶层进行了大量摸底抽样调查从而摸索出一套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切实可行的麻将运动竞赛规律。
大量的事实证明:麻将运动可以以健康、文明的体育竞赛的形式存在和发展。
麻将只有一百余张打起来却丰富多彩既斗智又斗勇。
前人对参加打麻将的牌手曾有要求:入局斗牌必先炼品品宜镇静不宜躁率得勿骄失勿吝顺时勿喜逆时勿愁不形于色不动乎声浑涵宽大品格为贵尔雅温文斯为上乘。
这正体现了麻将娱乐本身的旨意和精神。
正因为麻将牌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和益智性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流行很文影响很大。
20年代初期麻将牌不仅在亚洲盛行而且还流行欧美。
当时出口的麻将牌牌面上往往还有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
国外有许多详细叙述麻将打法的书籍和研究麻将打法的杂志。
日本等一些国家还有专门研究麻将牌的团体以及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麻将大赛。
在欧美把麻将视为体现东方情趣的古董装进雕刻精致的盒子珍藏起来也不乏其人。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触角已经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有人开发出麻将软件人坐在计算机前按动键盘就可以同计算机打起雀战其乐无穷。
在我国麻将牌在一个时期内曾被打入冷宫。
现在已成了许多人的一种娱乐活动。
退离休的老同志有闲暇时打上几圈精神焕发。
家庭里逢年过节举家团聚打几圈麻将也洋溢着节日的欢快。
现在打麻将已成为一种普及的健康的娱乐活动。
麻将的基础花样源於明代的纸牌马吊。
顾炎武《日知录》中说:万历之末太平无事士大夫无所用心间有相从赌博者至天启中始行马吊之戏。
同时代的宁波文人李邺嗣有《马吊说》支持上述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马吊纸牌的花色中有万字、索子和文钱三种基本与麻将的花色栩同但是打法不一样。
我们现在能够查到的关於麻将的早期资料主要见於徐珂《清稗类钞》:麻雀马吊之音转也。
吴人呼禽类如刁去音读。
此外关於麻将的传播有一条史料值得注*杜亚泉《博史》称相传麻将牌先流行於闽粤濒海各地及海舶间清光绪初年由宁波江厦延及津沪商埠。
也就是说麻将是清末年间经过宁波然後推广到全国的。
宁波在麻将形成中的作用其实不仅仅在於传播而且在於创造。
清咸丰前後宁波有一闻人陈政钥字鱼门旧居在城内蒋祠巷此人与英国驻宁波领事夏复礼相交甚笃後乾脆迁居至江北外国人留居地内并教会了英国外交官打麻将。
这件事我们已经从英嗣人当年的回忆录中找到了依据;今天陈氏的裔孙直言麻将是我的前辈发明而蒋祠巷旧居的居民仍知晓屙老爷(陈鱼门)发明麻将的事。
麻将是宁波话麻雀的读音这是因为陈鱼门在骨牌麻将的打法中额创了一对麻雀。
今天秘本人仍将麻将写成麻雀而读作麻将但真正的麻雀在日语中读成另外的音而且日语中的所有麻将术语也都採用宁波方言的读音。
与此同时陈鱼门还新创了杠、吃和用骰子定位的方法。
总之麻将是宁波入陈鱼门根据马吊的基本花色和牌九的基本形式新创的一种骨牌博弈方式从宁波传到各地创造的时间大约在清同治、光绪间。
麻将是宁波话麻雀的淡音严格地说它应当写成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