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给自己加油下!希望点击多点,票票再多点,收藏多点,最重要的是书评多点)林牧风虽然在《周易》上弄得头痛不已,但他已经是初知这本《归藏注解》的妙处,这些天时时遵循其中呼吸吐纳之法修炼,已经感觉身体明显精力勃发了许多,相比以前,更是耳清目朗。
可知《归藏注解》实乃是天底下神奇之物。
所以林牧风即使一开始看得昏昏欲睡也都坚持下来了。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就过去了四天。
这四天,林牧风干脆把易经给带回房里,整天一有空闲就在看,其实这些天,林牧风除了吃饭睡觉,也就再也没有什么不空闲的时候。
对于《周易》也算是入了门,对《归藏注解》的理解也是进了一步。
这些天来,他手臂上的伤口长出了红嫩的新肉,已经不痛了。
估摸着再有三五天就能痊愈。
薛九爷这四天没给林牧风什么消息,林牧风仔细想过他为什么把如此美人许配给自己,最终还是没得出个像模像样能够合情合理的答案。
虽然对这个问题林牧风的好奇心不下于对《归藏注解》的探索,几次想问,但想到毕竟人家给出个居所给自己,免了自己许多问题,生怕这一问倒坏了现在的平稳状态,况且即使是有什么阴谋诡计,自己稍微小心留意,也不怕落入圈套。
不过看薛九爷也并不像这种人,如果是,那么他的心计城府之深,恐怕该达到了顶端。
薛素素对林牧风的态度完全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改善,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个跟林牧风差不多大的女子每次在饭桌上见到林牧风都要冷言冷语一番,就是一心想要把他赶出薛府去。
不过林牧风一来脸皮巨厚,二来对薛素素的遭遇也多抱同情,所以也不恼怒。
这反倒让薛素素不知所措,在她理解中,无论哪个男儿都难以忍受这般冷言冷语,换作他人早就从薛府逃出去了。
可林牧风却毫不在乎,所以薛素素气他没气着,反让自己每日心情不佳,天天气呼呼往外跑,估计跑去太守府找她的闺密姐妹去了。
唯一在这几天烦林牧风的就是竹心姐妹俩,这姐妹俩得薛九爷吩咐服侍林牧风,结果竹心天天劝林牧风别生薛素素的气,要他对薛素素也好一点,也别老惹她生气。
这小姑娘至少每天在他耳边游说三五遍,林牧风晕死,这小丫头也太搞不清情况了,自己可是天天乖乖呆在房里,到底谁惹谁生气?而桃蕾儿和林牧风接触多了,了解这个姑爷完全没有架子,就完全没有丫鬟的拘束,在林牧风面前也敢上窜下跳,几次被竹心斥责,桃蕾儿也聪明,每当这个时候就向林牧风求救,林牧风都是笑呵呵给她开解,竹心对此也无可奈何,毕竟姑爷都没说什么,只好任她施为。
只在林牧风背后无关痛痒地教训几顿,桃蕾儿当时会唯唯诺诺,过后又把这茬忘得一干二净。
最后竹心也就死了劝她的心,任她胡为。
这一天,林牧风一如往常在天刚开始放亮就醒来了,然后盘腿开始一天开始的第一次打坐。
《归藏注解》中批注说,寅卯之时,万物始苏,精血神气横乱错杂,放浪于千穴百脉。
此乃轮转周天之金,若得呼吸吐纳良法,抱元守一,导精气,入丹田,循经脉,分四向,足以粗壮血脉,精粹精气,而长延寿命也。
意思是说,早上的时候,万物开始苏醒,人体血液精气杂乱无章,在全身脉络穴道乱走。
这个时候是一天轮回最珍贵的时候,如果有呼吸吐纳的方法,收敛心神,全神贯注,以呼吸吐纳引导精气汇入丹田,然后依循身体经脉散开到四肢百骸,(坚持不懈)就足够让血脉粗壮,精气充沛,也能延年益寿。
这几天下来,林牧风感觉身体清朗了许多,应该就是打坐呼吸吐纳的结果。
所以打坐就成了林牧风每天必修的科目。
睁开眼睛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估摸着,也就上午七八点的样子。
林牧风不等桃蕾儿来催他,穿上衣服,开门走到楼廊。
在这个时刻的薛府很安静,特别是林牧风所居住的南苑。
林牧风靠着楼廊的栏杆,看着院子里竹心微蹲着打理那些花草。
竹心看见林牧风,站直身子微笑着招呼了一声,道:姑爷早安,竹心给你打水漱洗!林牧风笑着摇头道:不用,我自己去就好!竹心这些天来知道林牧风的性子习惯,也不再坚持。
从南苑到水房,要途经演武场。
这演武场其实是一个大院子,是薛九爷每天打拳练武的地方,林牧风偶尔能看到薛九爷在里面打拳。
此时演武场里与往日不同,竟然又两个人在拆招,一个胡子花白形体微微佝偻,正是薛九爷;另一个年纪轻轻,身体健壮,却是郭子仪。
这一老一少你进我退,拳脚由慢到快。
这些天林牧风整天研究《周易》和《归藏注解》,眼光也敏锐了许多,看得出来薛九爷是在给郭子仪喂招。
郭子仪这套功夫打得熟络,脚下进退有度,招招生风。
林牧风这是第一次看到郭子仪动手,心里微微有些吃惊,这身手虽然不如杨暮雪那般精强,却也很不错了,只不过这拳法似乎有些不对劲。
薛九爷一手负在背后,一手招架喂招,看不出来这个老人身形竟然这么矫健。
林牧风不愿打扰他们,便站在原地观看。
看了良久,发现郭子仪每每出拳竟然都不是往薛九爷身上去,而是偏高,似乎就是往天上打去的。
林牧风疑惑,这路拳法居然不求伤人?但不求伤人,要这拳脚有何用?良久,薛九爷将手一收,向后退出一步,道:你这手功夫已经熟练了!郭子仪也停下手来,抹了把头上渗出的汗珠,脸上却没有露出喜色,反而疑惑问道:薛公公,阿生不明白行军打仗需要用这手近战搏击之术干什么用?行军打仗不是不讲究这些吗?林牧风恍然大悟,难怪郭子仪的拳路都是偏高,这拳法确实还是为了伤人,只是伤骑在马上的而已。
薛九爷微微摇摇头道:行军打仗可不仅仅如你所想的那般,只需仗着士气冲杀,就能胜的!这门拳法也不单单是近身搏击那么简单而已。
郭子仪道:行军打仗最重要的是阵法布置!这我知道的。
当年太宗一战仅以三千铁甲冲破突厥三万精兵,就是因其阵法精妙,衍化万千。
当然不是依靠士气冲锋陷阵就能胜!薛九爷无奈道:老夫所指的并非是阵法!你也知当年秦王三千铁甲典故,难道你以为真只要有良将妙阵就能胜吗?那需什么?郭子仪脑子似乎转不过来。
郭兄弟,你只知道借助奇妙阵法和英勇士气就能够破敌,那是不对的。
难道你不知道诸军之中,最精锐在于重甲轻骑?当年官渡之战,袁绍一万骑兵就将曹操两万兵马杀退。
若不是后来谋士献计,声东击西,恐怕曹家两万兵马就要被屠戮殆尽了。
所以如何杀伤骑兵可是一个极大地问题!林牧风见两个人拆招停毕,便向两人所在的场中走去。
薛九爷看着林牧风,微微点了点头,道:牧风所说的正是老夫所想。
子仪,你既知当年太宗三千铁甲大破突厥三万精兵,可知道所依仗除了百般阵法变化之外还有什么吗?就是这套拳法了。
当年突厥三万精兵中就有一万铁骑,太宗皇帝前锋三千精锐中却只有六百骑兵,无论在谁看来除非后援部队及时赶来,这场战斗都是必败的。
可是让突厥兵惊愕的是,这场战斗却成了太宗皇帝三千兵马的单方面屠戮,突厥仗以为傲的一万铁骑竟被两千步兵杀破。
骑兵失利,其余兵马也都胆寒,所以溃败。
铁骑乃是众兵之王,如何会被步兵所挫?而且是仅是两千。
原来以往朝廷都在突厥铁骑上吃过大亏,宰相杜如晦虽不通兵事,但誓要研究一种能破铁骑的法子来。
他想铁骑所依仗者,无非战马精强,若是骑兵失了战马,将几乎丧失战力。
于是他对骑兵战斗之法研究参透,终于创出了一套拳法,适用于与铁骑战斗。
太宗从诸军中挑选精英进行教授,并一举大挫突厥,太宗将此拳法赐名‘落马拳’。
从此东突再不敢用兵西向。
其所畏惧者,就是此拳。
郭子仪这才恍然大悟,他自从跟着薛九爷以来都是学习军中的弓马兵器,拳脚倒没学,他也一向以为个人拳脚在战场上是没有丝毫用处的,却没想到有这一手专伤马杀敌的拳法。
薛九爷看郭子仪已经明白,便道:今天就到此为止吧,三日之后再来,学习兵法机变。
你既然立志武举,这是不可不通晓的。
郭子仪点了点头,向林牧风问道:林大哥,你的伤好了没有?林牧风拍了拍手臂,笑道:不碍事了!郭子仪面露喜色,道:那就好!对了,今天我和几个伙伴约好进山狩猎,他们听说大哥一人杀了猪王的故事,想要见见你,如今你的伤也好了,左右没事,同我们一起去狩猎怎么样?林牧风心想,反正自己研究了那么多天的《周易》,正闷得慌,正想出去走动走动,去打打兔子,射射山鸡,听着也不错。
便看了薛九爷一眼,薛九爷道:你若是想去活动筋骨,那也好的。
看着林牧风和郭子仪远去,联想起这些天林牧风所看的书籍,《周易》、《三略》以及先秦诸多散文传记,薛九爷喃喃道:此子恐非池中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