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出茅山后续全集 > 西藏怪谈 第十二章 道经师宝印

西藏怪谈 第十二章 道经师宝印

2025-03-30 18:33:16

原来,妇人有一女儿,三年前认识一男孩,两人感情一直不错,后来男孩上门提亲,但自己的女儿当时正念大学,男孩一直都在外打工。

女儿当时也就没答应这门婚事,说是等到大学毕业在谈论感情,但男孩却不是这样想,往后的日子,女儿时常受到男孩的骚扰,日积月累,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人大吵一顿后便有很长日子没有联系。

但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个男孩竟然死了,事情的原因女儿也不跟自己说。

但那个男孩的父亲听说会些巫术,一直以为自己儿子的死,是因为女儿造成的。

自那以后,这人就经常好醉酒,大半夜的跑到这里乱喊乱叫,吵得好不自在,无奈下,只好报警,这件事情才算解决了。

从那以后,那人还就真没再来过,这件事情也就这样给淡忘了。

说到这,妇人浑身一阵无力,脸色也憔悴了许多,嘴里不断嘟囔道:唉!真是作孽啊。

几人明白了过来,纷纷点头,这感情可真是害人不浅啊!有因必有果,有法则成罡。

看着眼前这一家子,几人已是拿定了注意。

然而,此时的万泫然却是又皱起了眉头,当然旁边几人也看出来了,问道如何这般表情。

万泫然道:真是奇怪了。

万泫然走到院落里,抬头望向东北方,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那隐蔽的坟墓。

又道:坟墓离此地也有些距离,怨气怎会这么大?而且怨气好像只针对汉子一人而已,而那妇人却没事?万泫然说的不错,几人也都陷入沉思之中。

普大勒一想,又道:对,这件事情我也感觉有些奇怪,这汉子为何在房间里频频发抖,很畏惧的样子,而一到了屋外却开始恍若另类,开始兴风作浪了,怨气之重,令人发寒。

几人再次沉默了,片刻后。

那只有一个可能性,屋里有东西能够震慑住这些怨气。

想到这,几人又是走进屋里,仔细观察着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找寻着什么。

你们这是做什么?要找什么东西?妇人也看出了这些人的举动。

你们家供奉的有没有神像?或是驱邪的宝物?万泫然当即询问道。

没有啊!妇人肯定的答道。

哦!没有。

万泫然迷惑了。

几分钟后!师傅!他们家好像这没有这些东西,我们都找遍了。

都找遍了?没有?难道是自己判断错误,万泫然眉头皱的更紧了。

突然!那是什么?罗天然冲着门榄上一黑色包袱问道,几人也看了过去。

哦!那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从好几倍就开始传下来了,我拿给你们看看。

说话间,妇人拿来一竹竿就把包袱给挑了下来。

包袱上满是灰尘,妇人一层层打开包裹,显得小心翼翼,那可是她们家的传家宝。

啊!什么?这……万泫然震惊了,不光如此,罗天、罗寅两人也是一愣,但远远没有万泫然反应那么大,虽然他们知道这是何物。

当然!五位喇嘛却是不知道所以然,看着发愣的万泫然,疑道:不就是一块木头印章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万泫然呼吸却是渐渐急促了起来,浑身都有些颤抖,那是过于激动所致,半响!万泫然恢复了过来,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道经师宝印,竟然是道经师宝印!罗天、罗寅两人当然看得出来,道:师傅!不就是道经师宝印吗?师傅的家里就有好几方印章,再说,这印章在道教里面也很普遍也是最重要的一方印章了。

两人说的不错,所谓道经师宝,即道家三宝,又称作三归戒。

《云笈七签》卷三八云∶三宝者,谓道经师也。

《道教义枢》卷一云∶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师宝。

又云∶太上道君以形申教是谓师宝,以气感应是谓道宝,妙文示法是谓经宝。

由此可知,道经师宝所代表的即是道教崇拜的最高道境,故尔《雷2[:h9|]j1Q3J霆玉枢宥罪法忏》又统称其为无上至真道经师宝三境高尊。

《三洞众戒文》云∶三皈戒者,天地之枢纽,神仙之根柢,发行之初门,建心之元兆。

道经师者,众常通也。

抑恶举善,戒人天也。

身神命者,生妙宝也。

回元转化,根圣真也。

归之于道经师,若赤子归母,众物依地,不可须臾失戒。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忏》云∶志心归依十方道宝,当愿众生起心回向,一切信礼。

志心归依十方经宝,当愿众生心开悟解,受持念诵。

志心归依十方师宝,当愿众生普上法桥,无有障碍。

这表明道经师宝是皈依道法的最基本的内容。

因之使得道经师宝印有极大的应用范围。

《道法会元》卷二一0说∶未受籙者,奏申关牒通用道经师宝印。

《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廿五载此印云∶诸斋内一应疏文献状通用,谓之三宝证盟功德之意也。

看来只要属于道信徒,在各种道教文书上都可以使用道经师宝印.)综上:道经师宝印用处很多,可以说只要是道教的符,道经师宝印都能盖上,都能增强灵力。

只要是道教信徒,都可以使用此印,对于用印者要求不高。

万泫然却是没有责怪两人,忽的平静道:你们可知道我这次来青藏的目的吗?难道是……?两人也震惊了,冷冷的看着桌子上的宝印始终不敢确定。

万泫然又是一阵激动,道:不错,正是为了此事而来,清朝年间,太师爷早年来青藏弘道,带有我派几样宝物,后来遇到战乱,太师爷见西藏已乱,知道要想活着离开青藏很难了,因为那时正在四处招兵,年轻壮丁都要从兵,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道士,沿途凶险,太师爷为了宝住身边这几样宝物,便把几样重要法器放在了西藏的布达拉宫。

因为太师爷法器也比较多,只是把几件重要物品放在了布达拉宫,而其余的一些则是留给了当地的一些信徒,想必这汉子的爷爷正是太师爷的信徒。

说到这,万泫然一缓,严重充斥这一股坚定。

太……太师爷?那就是师傅的师傅的师傅了?啊!天呐!竟然……两人终于知道万泫然为何反应如此之大了。

万泫然一笑,又道:不错,当太师爷从兵回来之后,在山东落脚居住,当时已经年过半数,再加上常年征战,身上有伤,当时交通只有马车,要想回到西藏取回宝物已经很难了,便在山东收了一弟子,也就是我师傅。

当太师爷归西之后,没过几年,便到了我中华大国的一个转折,八卦联军侵我国土,而后日寇来袭,到处都是枪战声,师傅当时只有二十几岁,山东首先攻破,师傅只好转战他乡,后来来到茅山修道,但好景不长,国难当头,茅山前辈打着**的旗号打击日寇,最后力量悬殊,我茅山一派山脉近乎半数被毁,甚至宗派破烂不堪,里面的宝器,法物也被洗劫一空。

说道这里万泫然不禁杀气涌出,眼中闪过一道狠色,又道:师傅当年幸无遭害,经过多年奋战,日寇终于被赶出国外,但茅山门派已经被毁,天下道士更是可怜的妙妙无及,更何况我茅山一脉。

说到这,万泫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道:龙虎山正一派,天下道教总坛,张道陵祖天师亲创道派,后又统一道教,掌管天下符篆,也是当年所有道士汇聚之地,师傅也在其中,修道十几年,已然有成。

后茅山重修,天下道教重修。

各门各派的道士也都陆续归派,但师傅年事已高,也就返回了山东,后来就收了我这个徒弟,师傅本想当年找回太师爷的遗物,但正逢文化大革命,反对迷信等等,至此,也就拖到师傅驾鹤归西都没来西藏,直至今天我来到这里。

说道这里,万泫然又想起了以前的往事,罗天、罗寅甚至其余五位喇嘛都已听的入迷,还沉浸在刚才的气氛之中。

片刻后,几人目光又锁定了桌子上的道经师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