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出茅山后续全集 > 修行之路 第二十六章 金丹示众

修行之路 第二十六章 金丹示众

2025-03-30 18:33:17

老喇嘛道:刚才那人头顶金光,修为已如大成。

说完后、不理众人再次双眼薇闭了起来,呼吸近乎静止。

几位老喇嘛也都对望一眼,对于这老者所说的头顶金光是什么意思,他们当然能够知晓,同时也自叹不如那老者的一身修为。

接下来的时间,整个大会可谓顺畅自若,人心归佛。

等到晚上……密宗禅法大会已经接近尾声,人众也都各自返回了各自的住处,而此时却是有几人直接走进了布达拉宫的深处。

请问几位有何贵干?一小喇嘛上前问道,而后眼睛一闪,惊道:啊!原来是你们几位,请稍等片刻,我去通报一声。

万泫然点头应是,而后便打量起这布达拉宫来。

片刻后,万泫然几人被领进了一大殿内,而大殿中的几位人物,正是那几位老喇嘛。

就这样,等几人客套一番了之后,万泫然说明了来意,而那几位老喇嘛也都欣然答应了万泫然,这物归原主的道理任谁都知道。

名师出高徒,果然不假,没想到道兄的修为竟会如此了得,但老头子我还有一个要求,不知道道兄能不能答应?一老喇嘛上前回道。

哦!但说无妨。

老头子我想看下道兄的修为,以及感受下道教的功法,于密宗的功法到底有何区别。

同想!同想!几人竟是笑了起来,知己难求,道成身退,能遇到同道中人那当真是知己中的知己了。

关灯……你们几个等会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大惊小怪。

整个大殿内的灯已经关掉了,加上傍晚的渲染,显得格外神圣。

请!两人同时开口,而后盘膝而坐,双眼薇闭。

此时,只见两人先后张口,众人只看到两人口中有一缕光色物体飞出,同时异变也在此时发生了。

只见整个大殿内有些昏暗,但两人口中飞出的东西却一直悬浮在空中,最让人人难以置信的,竟是那物体近似萤火虫的样子,米粒般大小,微微发着亮光,显得格外神秘。

众人都仿佛被雷电劈中般,傻在了那里。

而那些小喇嘛则是直接跪在了地上。

晓蓝的反应也好不到哪去。

罗天、罗寅两人也都停止了呼吸,瞪大眼睛看着悬浮在大殿内的金光色物体,两人只感觉到头脑窒息,即便是他们跟在万泫然身边,但也从没见过自己的师傅竟然会有如此本事。

欧阳灵月则是直接惊呼了起来,心里暗道:这是拍电影吗?一定是我眼睛花了,我看到的一定是幻觉。

想到这,那欧阳灵月竟是直接走了过去,想是用手触摸下这金光色物体。

但当她伸出手的那一刻,却感觉到那小金光色仿佛有生命般,竟是奇迹的躲开了。

欧阳灵月极度震惊……片刻后,那犹如萤火虫般的金光色物体又是飞回了各自的口中,而万泫然以及老喇嘛两人也都收功静气,睁开了双眼。

打开灯光,几分钟……两人久久不语,各自回味着什么,片刻后,万泫然道:还是老喇嘛的修为高我一筹,在下自叹不如,恭喜老喇嘛要出阳神了。

老喇嘛倒也平常自如,道:我的年纪比你大的多,修为尚且到今天这种地步,以你的年龄若能潜心修炼,超我不在多日。

之后,几人有讨论了一些修炼上的心得,万泫然激动的取回太师爷的遗物,便起身告辞离开了布达拉宫。

然而,刚一出大门,顿时就被自己的两个徒弟,以及欧阳灵月,晓蓝七人给围了上来。

师傅,刚才那是什么东西,难道就是你常说的金丹吗?万泫然心情,可谓好到了极点,当即点头道:不错,那就是我体内的金丹。

只要你们潜心修炼,等通了周天,以人身为丹炉,精、气、神为药引,炼药成丹,自会跟我一样。

经自己师傅这般一说,两人顿时就精神阵阵,同时道:好,等回道山东,我就闭门独自修炼,争取早日打通小周天。

万泫然却是忽的正色道:不可胡来,道教把百日驻基看的很重要,待到丹田中真气发生时,必须要满一百天才能通小周天,地基越劳对你们以后的修炼就越有好处,切不可贪功急进,否则后悔就晚了。

两人顿时就出了一身冷汗,道:弟子知道,绝对不敢胡来。

恩!万泫然点头。

晓蓝却是旁边起哄道:精神可嘉,值得鼓励,一个人的幻想总是美好的,过程却是挫折的,结果有些时候是不可能的。

师姐,你这是什么意思?万泫然在旁边一笑,却是不答,因为晓蓝说的话,对于两个徒弟来说将是真言。

晓蓝道:我从小就跟在叔叔身边,修炼了也有十几年了,现在才通小周天而已,你们以为通小周天很容易吗?你们以为结出金丹是谁都可以的吗?罗天、罗寅两人沉默了。

晓蓝说的话不错,仿佛触动了两人的心弦。

要通小周天说难就难,说容易也容易,易在定性难在定性。

入定是道教的基本功法,要入定谈何容易,现如今社会,人心浮动,外面的世界吸引人心,要入大定就要万念俱寂,对于当时大好男儿来说,那情关当真是要人性命,枯燥无味的常年打坐,又有谁能受得了那?万叔叔,你能不能也教我修炼啊?欧阳灵月当即问道,幼稚的脸上充满了期待,不光如此,天成几人也来了兴致,因为今天的一切已经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

万泫然道:天命所归,自有人选,你们不适合修道,凡心不灭,尘世缠身,等你们身近于道、合乎泰然的时候在来找我吧。

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