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辚辚,舟行浅浅,莫约月余,众人已至元朝首都大都,但见城中百姓或蒙或汉,其中亦夹杂着不少色目人,只是他们旗帜分明,虽同处一地,却似乎毫不相干,只见沿途不少元兵往来巡逻,维持治安。
赵无邪瞧在眼中,不禁想起红云岛,摇头一叹。
马车上伯颜指指点点,谈笑风生,显然甚是得意欢喜;萧渐崇则死灰着脸,一脸冷漠;完颜明恢双目紧闭,似在谋算应付忽必烈之策。
不多时来到一处驿站,此地离皇宫已然不远。
完颜明恢决定先让杨楚儿小次郎暂留客栈,自己与赵无邪进宫面圣,临行前杨楚儿自是不忘叮嘱两人万事小心。
伯颜带了赵无邪和完颜明恢进得紫禁城,听说忽必烈尚未下朝,便由小太监带领前往养心殿候驾。
一行人拐弯抹角,行了大半个时辰才至养心殿。
过不多时,忽必烈下朝来见,圣上既到,伯颜等人自是退到一旁。
赵无邪正自耍弄玉器,知他来了,也不回头,笑道:完颜兄,你说皇帝盖这么一间宫殿,可得花上几千万两银子吧。
完颜明恢笑道:是该这个数吧。
忽必烈也不动怒,兀自微笑不语,但随驾的宦官侍卫见赵无邪对当今圣上如此无礼,均是勃然大怒,一名侍卫喝道:还不下跪嗑头。
见赵无邪仍是不理不睬,怒喝一声,一拳向赵无邪胸口砸到。
这人也算是百一挑一的勇士,更兼他有意在皇帝面前展示卖弄,是以这一拳乃有千钧之力,能开山裂石。
那知一拳之下,如中败絮,劲力反弹,一身劲力竟反噬其身,顿时惨呼飞出,口喷鲜血,眼见不活。
忽必烈见状色变,伸臂一拦,挡住后上侍卫,笑道:赵兄弟武功精进如斯,当真可喜可贺。
见到完颜明恢,展眉笑道:平章大人幸免于难,真乃我朝之幸,使朕如虎添翼,今日非得大宴群臣不可。
完颜明恢躬身行礼,道:罪臣德才浅薄,不得以匡扶社稷,罪加一等,还请圣上宽宥则个!忽必烈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两位里边请。
当下三个进了养心殿,众侍卫宦官守在门外。
他们见皇上对这两个布衣平民如此礼让,均觉两人定然大有来头,有人想那姓赵的莫非与亡宋遗臣有关?一时间众说纷纭,以讹传讹,民间便有不少名著问世。
忽必烈坐稳龙椅,笑道:两位大侠游历江湖日久,若对朕治理江山有所良见,朕愿洗耳恭听。
完颜明恢笑道:皇上雄才大略,四海靖平,八方朝拜,怕是当年的成吉思汗也是有所不如,只是……忽必烈正听着得意,忙道: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完颜明恢道:在下听闻圣上欲将京城汉人迁至边境,胡人入京,窃以为不可取。
忽必烈神色一变,道:愿闻其详。
完颜明恢道:古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又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皇上此举乃是欲各族和睦相处,重塑大唐之盛世。
但各族文化大异,生活习惯也自不一,若强将其揉为一体,只怕将生动乱。
忽必烈不以为然,道:如今天下已定,当是各族融洽合一之时,朕之所作为,虽然未必谈得上泽被苍生,但对后世终是有益。
赵无邪忽道:若他们不肯领情,聚众造反呢?忽必烈笑道:想我大元国势强盛,雄兵百万,莫非还怕了这几个虾兵蟹将不成?赵无邪笑道:世上哪有什么万世之君,千古盛世?皇上百年之后,你的子孙后代若是能力不济,却不知能否守住这江山基业。
忽必烈几番受他羞辱,心下大怒,完颜明恢查言观色,忙道:我这兄弟性子直,若有得罪之处,还请皇上恕罪。
忽必烈寻思:这两人往日势成水火,今日却称兄道弟,世事之奇,莫过如是。
忽必烈见赵无邪手握倚天剑,笑道:听丞相说,他为朕寻了一件瑰宝,此剑当世无匹,可否容朕一观?赵无邪横捧长剑,走近几步,笑道:皇上就不怕督亢地图,图穷而匕现?忽必烈吃了一惊,双手迅速缩回,一意识地跳离龙椅。
赵无邪心想:这皇帝养尊处优,身手却是还在。
忽必烈心下怒极,但他含养功夫极好,面上却甚是平静,眼望完颜明恢,突道:近日朕欲兴师伐高丽、东瀛等国,两位可愿助我?赵无邪大吃一惊,望向完颜明恢,却听他道:臣愿统兵十万,踏平东瀛国。
赵无邪闻言顿时脸色惨白,紧紧瞪视着他,却听忽必烈道:如此甚好,便由赵兄弟为副将,望两位能凯旋归来。
两人出了养心殿,默然行了里许,赵无邪终于忍不住道:你真要带兵攻打东瀛国?完颜明恢叹道:你难道没看出忽必烈动了杀你我之心?赵无邪回想当时忽必烈的眼神,只怕确有此意,却听完颜明恢又道:我若不得令,便是立死当地,但若真的攻下东瀛国,他大可加个阴谋造反的罪名将我处死。
赵无邪沉默半晌,道:那咱们现下该怎么办?完颜明恢叹道:如今咱们只能走一步是一步,更何况东瀛国如今国逝虽微,但假以时日必定强盛,若不及早将其剿灭,乃是我华夏之心腹大患。
赵无邪心想:求同存异,互补互足,为何一定要你杀我我杀你,那不是自寻麻烦,还将遗毒后世。
突得想起千百年后的那场大屠杀,不由得义愤填膺,暗想:若真早早将他们灭了,兴许能改变历史。
主意正定,心头蓦地闪现出一副画面:如意躺在血泊中,含泪看着自己,不住叫唤着自己的名字……刹那间赵无邪泪水滂沱,如雨而下,心中只响一个声音:再也不能有战争了,再也不能了……完颜明恢见他忽得脸现不屑,忽得咬牙切齿,到后来竟是泪流满面,渐自猜出他的心思,不禁眉头深锁。